妈妈睡了说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19746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妈妈睡了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妈妈睡了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妈妈睡了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妈妈睡了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妈妈睡了说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中感悟读中感悟 直击心灵直击心灵 妈妈睡了妈妈睡了说课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是冀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亲情与关爱”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是让享受着 被爱,而往往忽视去爱他人的孩子们多一种思考的一篇文章。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 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给人亲切温馨的感觉。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 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 16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8 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积累部分词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 学生反复

2、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 师生合作,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重难点重难点: 通过读文反复体验,学生自己体会出妈妈的爱,再加上学生生活实践充分感悟。 2、说教法:说教法: 针对本课抒情性比较强的特点,我运用多媒体手段,音乐、图片在视觉与听觉上给学生 双重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文章时,采取读中感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的方 法。 3、说学法:说学法: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感情朗读的方法,通过学法指导培 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体会文章的浓浓深情。 四、教学过程四

3、、教学过程 我说的是妈妈睡了的第二课时,我把“感受亲情,感恩父母”作为这课教学的核心理 念,准备按四个环节展开: (一)启动情感,重温课题(一)启动情感,重温课题 1、课一开始,我首先让孩子们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谁的文章?“妈妈”那老师有一首 关于妈妈的歌曲想与大家分享,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利用歌 曲导入,既吸引学生,又能有效的调动上节课的情感储备,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 课文中来。 2、指生配乐读妈妈睡了 ,重温文章。 (二)读中感悟,体会深情。(二)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出示问题: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从那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2、学生自己边读课文,边

4、勾画重点语句。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汇报。 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 第一种情况: 有的学生可能对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感触较深, (板书)在谈论时,就抓住“明亮的眼 睛”、 “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 除了美丽还能读出什么? “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说明妈妈爱我们。 师小结:妈妈爱我们,我也爱妈妈,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再读这段。 学生练读。 第二种情况: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板书)(板书) “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我准备用读 文分析的方法。看看从那些词或句子看出妈妈慈祥?在教师的引导下

5、学生应该可以抓住 睡梦中妈妈在微笑,很温和,来体会慈祥的含义,这时,我再次深入提问:周围有那些 人你认为是慈祥的呢?学以致用,让知识走向生活,将抽象的词化为具体的表象,加深 学生的记忆。 第三种情况: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板书) 这时我抓住这段引导学生都来分析,从哪些语句看出妈妈累?学生回答后,我及时抓 住这里进行生活拓展,问:根据你的观察,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 妈妈累了刚睡着,应该怎样读这一段呢?(轻轻的)学生体验读。 (三)(三) 、融入文本,情感升华。、融入文本,情感升华。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慈祥,

6、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 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 (生随音乐读文。 ) 本课我的核心理念是“感受亲情,感恩父母”因此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说:妈妈, 用她无私的爱为我们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大伞,每一次跌倒,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 每一次成长,都有妈妈默默为我们付出,我们渐渐长大,妈妈逐渐老去,让我们学会感 恩,感谢妈妈,感谢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板书:感谢妈妈) 感恩的心音乐响起, 教师学生轻轻读文章。当今的语文教学已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演变为教学生做人,教学 生生存的大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中学会感受爱,也学会爱别人,这是我们语文教学 最终的追求。 (四)(四) 、走向生活,拓展延伸。、走向生活,拓展延伸。 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在此思 想的指导下我所布置的作业也力求体现人文性。 1、妈妈日夜为我们操劳,可她却无怨无悔,多么值得我们去爱呀!就让我们课下认 真观察自己的妈妈,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写写自己的妈妈,并写一句最想对妈妈说的话。 2、妈妈辛苦了,为妈妈做一件事,如倒茶,捶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长辈,消除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 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板书设计 真美丽 好慈祥 感谢妈妈! 好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