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组织再生技术临床操作流程介绍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5302818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1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位组织再生技术临床操作流程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原位组织再生技术临床操作流程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原位组织再生技术临床操作流程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原位组织再生技术临床操作流程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原位组织再生技术临床操作流程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位组织再生技术临床操作流程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位组织再生技术临床操作流程介绍(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位组织再生技术 In-situ tissue regeneration technology,治疗过程,治疗前准备,临床治疗,治疗后工作,3,患者诊断,体格检查: 下肢畸形状况、关节活动、关节囊及滑膜、半月板、韧带等检查。,影像学诊断: X线片、MRI片、CT及三维重建。,治疗前准备,术前诊断包括血液检查等,选择合适的患者;,4,患者资料收集,治疗前准备,治疗前需签订知情同意书:医院在提取血液样本前,首先获得患者许可; 收集患者资料:血常规检查结果、病程记录等; 根据患者检查情况制定相关治疗方案,填写治疗申请单;,样本采集,常规采集外周静脉血约30ml/次; 根据不同适应症,如骨折不愈、股骨

2、头坏死等适应症首次治疗需采集骨髓血25ml(如骨组织缺损严重则取50ml)。,临床治疗,采血前与临床沟通指派护士,由医院护士完成采血,取样人员未取得该院行医资格,不得自行采血; 取样人员在采血完成后,与采血护士完成交接手续,填写交接单,并将样本运输至车间进行后续操作;,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制备时间:外周血制备40-60min; 活性物质量:2-5ml 根据临床需求可一次制备一疗程(3次)生物活性物质,-20冰箱保存,37 水浴化开正常使用。,临床治疗,单人单次外周血制备时间为40-60min ,如果同时制备3次则需90-120min ; 如果同时处理骨髓血,则单次时间为90-120min(以所

3、有样本到达实验室为准); 如需制备凝胶,则每次必须现场采血,冷冻后无法制备凝胶;,7,样活性物质制备,临床治疗,运送人员在治疗前应先与主治医生完成交接手续,填写交接单,1,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软骨的创伤、炎症、退行性改变,未获得有效的治疗,会引起OA的发生,表现为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治疗方案,治疗前基本评价:慢性关节疼痛或肿胀(病史4-12个月) ,X线或者MRI显示有退行性变表现 。根据 Kellgren Lawrence分级标准,适用于: I 级:轻微骨赘 II 级:明显骨赘,但未累及关节间隙,常规注射1-2个疗程,每个疗程注射3次,每周一次;,治疗流程:,Case1,患

4、 者,女,68岁,临床诊断为膝关节炎,平常走路上楼梯能明显感觉关节疼痛,自体细胞因子注射治疗后,治疗一周,疼痛明显缓解。,Case2,患 者,男,61岁,临床诊断为膝关节炎,平时站立、行走、下蹲能明显感觉关节疼痛,自体细胞因子注射治疗后,治疗一周,疼痛缓解。,2,肌腱与韧带损伤,肌腱与韧带损伤,肌腱/韧带组织几乎无血管分布,肌腱/韧带细胞是一种分化程度很高的细胞,损伤后,修复能力差。,网球肘、肩袖撕裂、髌韧带炎、跟腱炎,治疗方案,治疗前基本评价:损伤部位疼痛超过6月,VAS疼痛评分大于5(0-10分),体检及MRI等检查提示肌腱炎或部分肌腱撕裂小于1cm,常规保守治疗3月无进展。,肌腱损伤处及

5、周边散点注射,每点0.2ml左右,每次2-3ml; 30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注射3次;,治疗流程:,Case1,女性患 者,篮球运动员,19岁,临床诊断为手肘外侧肌腱炎,自体细胞因子注射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治疗3周后,恢复正常训练。,Case2,男性患者,45岁,慢性髌韧带疼痛常规保守治疗3月无进展。自体细胞 因子注射治疗3次,1月疼痛缓解,3月影像学治愈。,3,骨折不愈,骨折不愈合,美国FDA诊断标准: 骨折延迟愈合是指骨折愈合过程中连续3个月没有进展。骨折不愈合(骨不连)的定义是骨折发生后9个月未愈合;,治疗方案,治疗前基本评价:骨折不愈合发生率高的骨折部位和类型,实施早期干预;已经发生

6、骨折不愈合,并且骨折内固定稳定;已经发生骨折不愈合,骨折内固定不稳定,认为单纯再次固定处理的疗效差,需二次手术的。,治疗流程(1):,治疗方案,治疗流程(2):,骨折断端骨缺损 3mm,可直接注射生长因子,无需骨髓血; 3mm缺损,生长因子配合骨髓单核细胞,配合植骨治疗; 配合手术治疗,术中直接应用一次; 单纯原位组织再生治疗建议连续治疗3次,每次间隔10天;,Case1,男,46岁,右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7个月断端硬化,延迟愈合。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治疗后3月大量骨痂形成,6 月骨性愈合,避免二次手术。,Case2,男,76岁,胫腓骨下1/3开放性骨折(创面植皮),术后6月

7、未愈合, 进行骨髓单核细胞浓集物+生长因子注射治疗,35天后开始愈合。,Case3,男,57岁,因左股骨颈骨折于外院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术。术后8月延迟愈合。采用骨髓单个核细胞及自体细胞因子注射治疗,8个月骨性愈合,避免了关节置换。,4,难愈性创面,创面修复,术后创面、褥疮、烧伤、植皮供区、微粒植皮区、切削痂创面等皮肤缺损和糖尿病足等难愈性创面,是皮肤修复和整形美容的难题。,治疗方案,治疗前基本评价: 术后创面、褥疮、植皮供区、微粒植皮区、切削痂创面、烧伤、糖尿病足等皮肤缺损。,治疗流程1:,28,治疗流程2:,处理完成后,使用功能性生物护创膜保护创面; 后续再行注射1-2个疗程,每个疗程注射

8、3次,每周一次;,Case1,男性,20岁,板状物跌落,切断跟腱与皮肤缺损。 行跟腱断裂缝合术。术后,皮肤缺损创面1月未愈合。,Case2,女性,47岁,车祸致左小腿肌肉皮肤缺损3周。 范围3*2*2cm。型糖尿病前期。,组织再生治疗0天,组织再生治疗14天,组织再生治疗28天,Case3,男性,68岁,糖尿病足伤口不愈2年。 范围1*1*0.6cm。,组织再生治疗0天,组织再生治疗7天,组织再生治疗14天,5,股骨头坏死,33,股骨头坏死,定 义:,股骨头坏死主要发生在30岁以上的成年人,在美国每年有15000-20000例新增的股骨头坏死病例。,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国际骨循

9、环学会(ARCO)及美国医师学会(AAOS)将ONFH定义为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极改变,股骨头塌陷,引起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股骨头坏死,34,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修订的成人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标准,临床可将ONFH分为: 早期ARCO 0-I期; 中期ARCO II-IIIb期; 晚期ARCO IIIc-IV期,适用于早中期,微循环障碍的重建仍是股骨头坏死治疗的重大难题。,治疗前基本评价:,治疗方案,治疗流程:,根据个体治疗方案,采集外周血量为20ml,骨髓血为25ml; 常规术中注射1次;,36,Case1,男性,53岁,股骨头坏死 II 期。术中注射生长因子+单核细胞,髓心减压术,注射生物活性物质,37,术后可根据不用适应症,进行相关康复训练,并及时到医院复查,术后康复,38,功能评估: 通过针对性功能评分表,评定结果可以反应损伤部位功能和症状的改善程度。,MRI检查: 通过MRI技术对相关组织进行探测,评价损伤区组织修复程度。,疗效评估,让再生医学为人类健康造福,Thank You!,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