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马克思原理概论第一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5300697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6.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马克思原理概论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哲学]马克思原理概论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哲学]马克思原理概论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哲学]马克思原理概论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哲学]马克思原理概论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马克思原理概论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马克思原理概论第一章(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27,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2018/9/27,2,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规律,第三节 客观的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2018/9/27,3,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018/9/27,4,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根本观

2、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2018/9/27,5,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哲学的基本问题,黑格尔:“(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了哲学的全部意义。” 费尔巴哈:“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2018/9/27,6,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3、的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2018/9/27,7,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对第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凡是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思维即精神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存在即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由精神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2018/9/27,8,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 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第三个历史形态辩是证唯物主义与

4、历史唯我主义 唯心主义的基本派别: 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2018/9/27,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 ,如水、火、气、原子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带有自发的、直观的性质,缺乏科学的论证。,2018/9/27,10,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在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将物理学中物质结构中的原子等同于哲学中的物质,认为物质就是原子。混淆了哲学与自然科学中物质概念。 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2018/9/27,1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

5、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和近代唯物主义的优秀传统,又克服了它们的缺陷。它建立在现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克服了古代朴素唯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2018/9/27,12,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复合”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018/9/27,13,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

6、离开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精神的表现和产物。朱熹鼓吹的“理”、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客观唯心主的典型。,2018/9/27,14,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我们的思维能够认识或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不可知论,否认我们的思维能够认识或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018/9/27,15,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

7、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2018/9/27,16,意识的由来,什么是意识?(P26) 意识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反映特性 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018/9/27,17,2、物质的客观实在,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018/9/27,18,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

8、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018/9/27,19,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它包括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世界真正的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018/9/27,20,(1)自然界的物质性,恩格斯:“运动,就它被理解物质的固有属性这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

9、本属性。,2018/9/27,21,运动与物质是密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着的物质。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物质世界的运动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018/9/27,2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形式,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018/9/27,23,社会的物质性: 第一,人类社会以来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的实践活动

10、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2018/9/27,24,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的特征:物质性, 能动性, 社会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2018/9/27,25,第一,物质生产实践,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018/9/27,26,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

11、实践的,2018/9/27,27,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018/9/27,28,第三,科学实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018/9/27,29,社会实践的基本内涵,无论任何一种实践活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交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2018/9/27,30,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第一,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第二,实践集中地表现人的社会性。 第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018/9/27,31,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的功能是改造客体和优化主体,其结果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

12、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但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 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马克思:“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018/9/27,32,从实践的视角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2018/9/27,33,马克思说: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

13、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结论:天人和谐,2018/9/27,3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实践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018/9/27,3

14、5,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规律,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018/9/27,36,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恩格斯:“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温暖自己精神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2018/9/27,37,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洛伦兹在1979年华盛顿美国科学家促进会的演讲提出:“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 “蝴蝶效应”这一生动的例子从一个极端的角度把宇宙中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刻画得生动而形象。,

15、2018/9/27,38,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跌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民谣起源于一场将决定由谁来统治英国的战斗。那是在1485年,在英国波斯沃斯,国王理查三世准备与里士满伯爵亨利率领的军队决一死战。战斗开始的当天下午,理查让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铁匠在给战马钉掌时,因缺少几颗钉子,有一只马掌没有钉牢。两军对垒,理查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冲啊;冲啊”,他高喊着,率领队伍冲向敌阵。理查国王的队伍眼看就要获胜,突然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士兵见国王落马,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率领的军队围了上来俘获了理查。,2018/9/

16、27,39,(1)联系及其特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经济学,地理学,数 学,2018/9/27,40,首先,联系是客观的。这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的特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2018/9/27,4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它包括:一是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二是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三是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2018/9/27,42,中国大陆的股市尽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和全球股市也存在着普遍联系。,2018/9/27,43,2007年8月17日全球股市概况,2018/9/27,44,第三,联系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