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威宁的灾害性气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5280951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6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威宁的灾害性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上威宁的灾害性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上威宁的灾害性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上威宁的灾害性气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上威宁的灾害性气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上威宁的灾害性气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威宁的灾害性气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上威宁的灾害性气候,威宁的气候,威宁县海拔高,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特色,南部和西部少部分河谷地区为亚热带气候,有“隔山不同天”,“十里不同天”之称。 主要特点: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冬长无 夏;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冬春干旱;夏秋潮湿; 无霜期短。,猜一猜下列属于威宁灾害性气候的是哪些?,霜灾,Yes,冰雹,Yes,凝冻,Yes,紫外线,Sorry,灾害性气候:霜灾、冰雹、凝冻、六月冷涝、晚夏低温 、倒春寒、春旱、暴雨和山洪、大风、秋季 绵雨。,除了刚才选的那些还有其他的吗?,一 霜灾 (一)晚霜寒潮或倒春寒结束后转晴产生。 晚霜的分布特点: (1)高原面的

2、洼盆地区最重 (2)17502000米之间的闭塞河谷盆地较轻 (3)山坡和1750米以下的河谷轻 (4)同海拔的南部比北部轻,据19541984年统计,30年共出现67次, 以3月下旬最多,出现41次,占统计年数的61 ,4月以后26次,占39 .,(二)早霜 早霜的分布特点: (1)北部向北的撮箕口地形和高原上封闭的洼地较重 (2)山坡和低洼河谷较轻1960年以来,10月5日前早霜出现过7年9次,9月30日前出现过5年7次。,二 冰雹冰雹的地理分布:(1)雨季早的年份东北部比西南部多, 路径是由北向南(2)雨季晚的年份西南部比东北部多, 多出现在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其路径是由西 南向东北据19511984年统计,33年中发生冰雹 92次,年均发生2.8次。,三 凝冻威宁县是全省凝冻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气象记录,平均每年凝冻日数为51天, 最多的是1977年,达86天。19541984年期间:10天以上的长凝冻 出现31次,15天以上的长凝冻出现9次。凝冻最重区是北部迎风坡和东南部的梅花 山。,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