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关节和脊椎影像解剖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80933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肢骨关节和脊椎影像解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肢骨关节和脊椎影像解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肢骨关节和脊椎影像解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肢骨关节和脊椎影像解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肢骨关节和脊椎影像解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肢骨关节和脊椎影像解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肢骨关节和脊椎影像解剖ppt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肢骨关节和脊椎影像解剖,第一节 骨关节影像解剖总论 第二节 上肢骨及关节影像解剖 第三节 下肢骨与关节的影像解剖 第四节 脊椎的影像学解剖,第一节 骨关节影像解剖总论,骨的构造及正常X线表现 骨的发生和骨龄测定 骨周围软组织的X线表现 关节的X线表现 骨关节结构的MRI表现,骨的构造及正常X线表现,骨的构造:骨是由骨质、骨膜、骨髓和神经血管等附属结构构成 1.骨质:按组织学结构可分为致密骨和松质骨。 致密骨:由多数哈氏系统(Haversian system)组成。见于长骨皮质、扁骨内、外板、短骨和不规则骨表面 松质骨:由多数骨小梁构成。自致密骨向骨髓腔延伸,并占据骨髓腔。位于长骨的两端和短骨

2、内,也存在于扁骨和不规则骨内,骨的构造及正常X线表现,2.骨膜:分为外骨膜和内骨膜。通常所说的骨膜是指外骨膜。骨外膜分为两层外层为纤维层起固着作用,内层为细胞层对骨的修复和塑形起作用 骨外膜包裹除关节以外的整个骨皮质的表面(子骨表面无骨外膜)。骨内膜衬贴于骨髓腔的壁上,故又名骨髓膜,有丰富的血管 3骨髓(腔):充填在一切松质骨的小梁间隙中,也存在于长骨的髓腔中 4骨的附属结构:骨的血管和神经,由骨表而的滋养孔进入滋养管,穿行到骨髓腔内。也可由骨外膜穿行于伏克曼管进入骨内,骨的构造及正常X线表现,正常X线表现 利用骨结构的自然对比在X线平片上,能把骨骼的内部结构,诸如骨皮质、骨小梁、骨髓腔等表现

3、出来。 1骨质:X线平片上骨质显示为高密度影像 致密骨:因其覆盖骨表面,故又称为骨皮质。骨皮质以长骨干的中段最厚,是人体X线平片上最致密部分。短骨和不规则骨表层骨皮质表现为线样致密影。骨外表的骨皮质,如果与X线投照方向相切,则表现出高密度的线条影像,外侧缘通常光滑锐利,内侧缘与骨松质相连,显得不够整齐,骨的构造及正常X线表现,松质骨:松质骨构成骨小梁,骨小梁互相交织成疏松的海绵状,故松质骨又名海绵骨(cancellous bone)。海绵骨比骨皮质易为X线穿透,并且密度不均匀,X线相上呈海绵状或网状影像。骨小梁的粗细和排列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一致。颅盖骨的松质称为板障,其内有板障静脉通过,骨

4、的构造及正常X线表现,每块骨的骨皮质内方都是骨松质,只是松质多少不同而已 骨松质堆集的部位形成网状或海绵状影像,由粗细不均、相互交叉的骨小梁构成。骨小梁之间的空隙称为小梁间隙,内含骨髓,表现为低密度的网眼影像。通常小梁间隙宽窄大致与邻接的骨小梁粗细相仿,骨质疏松时,骨髓间隙会增宽。常说的骨纹理就是指的骨小梁网状影像。各骨的密质和松质的配布与该骨的功能相适应,骨的构造及正常X线表现,2骨膜:因骨膜为软组织结构,正常时骨膜在X线平片上不形成影像 3骨髓(腔):X线像上骨髓被穿透,不形成影像。在长管状骨可以观察骨髓腔的影像。表现为骨干两侧边缘长条形致密影(管状骨壁的切线影像),中间的低密度腔,它是前

5、后壁骨皮质相重叠的影像,骨的构造及正常X线表现,4骨的附属结构:正常时血管神经等不显影。滋养管(孔)可在X线平片上形成影像。其表现为在致密的骨皮质影中,边缘光滑,约1mm粗细的斜穿骨皮质的透亮影 5副骨:是由多个骨化中心未合并或额外独立的骨化中心所形成。永存骨骺也是副骨 6籽骨:是指位于关节附近、肌腱和韧带内的无骨膜小骨,骨的发生和骨龄测定,骨的发生 骨组织由中胚层的轴旁中胚层和散在的间充质分化而来 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 膜性骨发生:由含有骨原细胞的结缔组织膜直接骨化 软骨性骨发生:由间充质先形成软骨雏形,然后软骨不断生长并逐渐被骨所替换少数骨为混合化骨,骨的发生和骨龄测定,膜性骨发生 它们在发

6、生过程中与软骨无关 在将要形成骨的部位,血管增生,间充质细胞密集成膜状,并分裂分化形成骨原细胞,其中部分骨原细胞分化增大为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并逐渐被类骨质包埋,继而类骨质钙化为骨质,但在骨质的表面始终保留着成骨细胞或骨原细胞 在结缔组织膜内形成一个骨化中心,围绕它逐渐出现许多呈放射状排列的原始骨小粱 骨化的过程由中央向周围不断扩展和增厚,最后,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在松质骨的表面形成密质骨,骨的发生和骨龄测定,软骨性骨发生 主要是软骨性骨发生,同时在骨外膜的内层又有膜性骨发生并存 这种骨发生的过程较复杂,它包含着软骨的生长和退化、两种骨发生的同时进行、骨的生长和骨组织的重建等,骨的发生和

7、骨龄测定,以长骨的发生为例 软骨雏形形成 间充质在将形成骨处密集,分化出骨原细胞,部分骨原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并分泌软骨基质 软骨周骨化 类似膜性骨发生过程,发生在软骨雏形的中段(骨干部),是最早出现的成骨区 (3)软骨内骨化 在骨领形成的同时,被骨领包围的软骨开始退化,软骨细胞肥大,基质钙化呈强嗜碱性,这是将出现初级骨化中心的先兆。成骨细胞在残留的钙化软骨基质表面开始形成原始的骨小梁,于是在软骨内出现了初级骨化中心(一次化骨中心、原始化骨中心),骨的发生和骨龄测定,骨发生和生长的过程很长,在长骨的两端又先后出现次级骨化中心(二次骨化中心、继发骨化中心)。次级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各骨有所不同,从出

8、生后数月至数年不等 次级骨化中心的发生过程与初级骨化中心相似,它呈辐射状扩大,在骨端形成骨骺 骨骺出现后,在关节面终身保留一薄层透明软骨,即关节软骨,此处无软骨膜。在骨骺与骨干之间暂时保留的软骨,称骺板,它是长骨增长的基础 从胚胎时期骨开始发生至生后青春期末,长骨随着个体的生长而不断增长和增粗,骨的发生和骨龄测定,骺板和骨干之间发生的这一连续过程,从形态上可区分为下列四个区 (1)静止软骨区:位于骺板的骨骺端 (2)软骨增生区:位于静止软骨区的骨干侧,是由软骨细胞增生而形成的 (3)软骨基质钙化区:此区的软骨细胞进一步增大,呈空泡状,核固缩,退化死亡的软骨细胞及钙化的软骨基质被破骨细胞吞噬清除

9、,故可见许多扩展中的原始骨髓腔 (4)骨化区:在残留的钙化软骨基质表面,可见整齐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它们不断产生类骨质,随即钙化为骨质,形成骨小梁,骨的发生和骨龄测定,以上四区的依次变化使骨长度不断增长。约至1720岁时骺板软骨完全被骨质所替换,骨停止增长。骨的增粗是由骨膜向骨表面不断形成外环骨板的方式而实现的,一般在2530岁时停止增粗 成年后,骨生长(成骨过程)和骨吸收(破骨过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方面骨继续生长,另一方而又在不断吸收,生长程度与吸收程度大致相等,因此骨的大小和外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恒定不变(只能是相对的)。老年期,破骨过程超过成骨过程,骨的大小和形状便向萎缩方面变化

10、,骨的发生和骨龄测定,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 儿童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但骨骼数目、大小与成人不同,在外形、结构方面也不一样 小儿长骨干细而短,骨皮质薄,随着年龄增大,骨干变粗加长,骨皮质增厚 小儿长骨的干骺端是骨生长活跃的部分,此部较骨干略粗,常表现轻度不规则 在骺软骨还是软骨板时,X线平片上表现为低密度的透亮带。年龄越小,此透亮带越宽,随年龄增大逐渐变窄,最后成为致密骨线,表示干骺已闭合 到一定年龄,分开骨骺和骨干的骺软骨完全骨化,骨骺和骨干便结合成一整体,骨的发生和骨龄测定,骨龄测定 利用影像学的方法观察二次化骨中心的出现、骨骺与干骺端愈合的时间,并以此来推断生理年龄的方法称为骨龄测定 影响

11、骨龄的因素很多,如性别、种族、营养和内分泌状况等,所以骨龄测定应采用本地近期制订的标准进行。另外骨龄值是统计学值,可有一定的正常差异,骨的发生和骨龄测定,临床上粗略观察骨龄的常用部位是腕关节。其二次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为桡骨远端的骨骺在1岁内;头状骨在出生时;钩状骨1岁左右出现;三角骨3岁;月骨4岁;舟骨5岁;尺骨远端骨骺在6岁;大、小多角骨6岁;豆状骨10岁 在统计骨的数目时可以看到,成人骨共有206块,内包含髌骨,而不包含其他子骨和副骨。新生儿骨数目约为270块,青春期增加到350块,以后仍在继续增多,到骨发育成熟时,由于骨骺等的连结而减少到206块,骨周围软组织的X线表现,骨表面及周围都有

12、软组织影,颅骨还重叠脑组织、躯干骨还重叠着内脏等阴影。熟悉各种软组织阴影,也有利于判断骨是否正常 在投照条件合适的X线片上皮肤呈中密度影,皮下脂肪为低密度影,肌肉为中密度,筋膜又为低密度,骨密度最高。正常情况下这些密度有差异的组织能够区分开来,关节的X线表现,骨与骨之间的连结称为骨连结。骨连接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直接连结是指两骨之间借结缔组织直接相连,无滑膜。不活动或仅有少许活动。间接连结即关节 关节的组成 关节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构成。内有滑膜及关节腔,可活动。关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的X线表现,关节面:相对的骨面形成关节面,覆盖有关节软骨 关节囊:为内外两层。

13、外层纤维排列紧密,在与肌腱或韧带相连处明显增厚;内层较疏松,称为滑膜 关节腔:关节面相对处的解剖间隙,其内充满滑液 关节的辅助结构有韧带、关节盘、滑液囊等 位于关节囊外的韧带称为囊外韧带,位于关节囊内的韧带称为囊内韧带 关节盘是介于两关节面之间的软骨板,膝关节内的软骨板呈半月形,称半月板 滑液囊是由关节囊内层向外作囊状膨出,与囊外的粘液囊相通形成,关节的X线表现,关节X线解剖 1关节面:解剖学上的关节面指的是骨端关节软骨面,而关节软骨在一般X线片上不显影,X线片上的关节面则是关节软骨下的层骨皮质,称关节皮质。表现为纤细光滑的致密线。关节面上见到小凹陷,表示囊内韧带的附着处,如股骨头上的股骨头凹

14、 2关节间隙: X线平片上的关节间隙不等于解剖学上的关节腔。由三部分组成:关节软骨、关节腔和滑液。关节间隙的大小主要由关节软骨厚度决定。小儿关节软骨厚,关节间隙宽。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间隙逐渐变小。有关节软骨盘的关节间隙大。老年人关节软骨萎缩,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的X线表现,关节囊: X线片上关节囊外缘大多不显影 某些关节囊外有脂肪层,或可对比出关节囊的边缘。例如髋关节囊外的脂肪层,在股骨颈的内、外缘各形成一条低密度线,平行于股骨颈边缘,此低密度线的内方即为髋关节囊的外缘 关节囊的滑膜也不显影。某些关节内存在含多量脂肪的滑膜皱襞,如膝关节的翼状襞、髌下脂肪垫;或有滑液囊,如髌上囊,都为低密度影,能

15、在膝关节侧位片上分别显示于髌骨的上,下方,骨关节结构的MRI表现,MRI能显示X线平片、CT不能显示或显示不佳的一些组织和结构如关节软骨、关节囊内外韧带、椎间盘和骨髓等。并可多断面成像(一)骨 1骨质 骨组织缺乏氢质子,在任何扫描序列的图像中骨质均表现为极低信号影 2骨膜 骨膜由纤维组织构成,同样缺乏氢质子,也表现为极低信号影,骨关节结构的MRI表现,3骨髓 骨髓的MRI表现取决于其所含的脂肪和水的相对成分红骨髓含水约 40、含脂肪约40黄骨髓含水约15、含脂肪约80 随年龄的增加红骨髓中的脂肪成分也增多。在T1WI上新生儿红骨髓的信号强度等于或低于肌肉,儿童和成人的红骨髓信号应高于肌肉但略低

16、于脂肪 黄骨髓的信号与皮下脂肪的类似。充填在骨髓腔和小梁间隙的骨髓组织可衬托出骨组织的形态和结构,骨关节结构的MRI表现,(二)关节 关节软骨下的骨性关节面为一薄层清晰锐利的低信号影 骨性关节面下的骨髓腔在T1WI和T2WI高信号 关节囊的纤维层表现为光滑连续的低信号。关节囊内外韧带和关节盘在各种加权图像上均为低信号 关节腔内的少量滑液在T1WI呈薄层低信号影,在T2WI表现为高信号 由透明软骨组成的关节软骨可以表现为相对高信号,骨关节结构的MRI表现,(三)软组织 骨骼肌在 T1WI呈中等偏低信号,在T2WI呈低信号 脂肪在TlWl和T2WI上均为高信号 纤维组织间隔和肌腱、韧带等在各种序列上均为低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