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门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7393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16.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腔肠动物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腔肠动物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腔肠动物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腔肠动物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腔肠动物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腔肠动物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腔肠动物门ppt课件(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腔肠动物门,水螅,僧帽水母,海月水母,海蜇,菊花海葵,脑珊瑚骨骼,海笔,全部水生;出现了固定的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体制;两个胚层;开始出现组织分化和简单的器官。腔肠动物是真后生动物,是其他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一个起点。,一、 腔肠动物门的特征 二、 腔肠动物门的分类,内容提要:,一、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 生活环境全部水生,大多数海生,少数生活于淡水。 2. 体形辐射对称 (Radial symmetry)适应固着和漂浮生活,水螅型polyp :适于固着生活,圆筒状,单体或群体生活。 水母型medusa :适于漂浮生活,圆盘状,单体。,4. 具消化循环腔消化循环腔实际上是胚胎时期的

2、原肠腔,腔肠动物是停留于原肠胚时期的动物。,腔肠动物最先出现了细胞外消化。,5 细胞分化与组织分化 5.1 腔肠动物细胞分化腔肠动物的内、外胚层主要分化成以下六种细胞:皮肌细胞;腺细胞;间细胞;刺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以水螅为例,外皮肌细胞:立方形,保护、运动功能;内皮肌细胞: 长形,消化、运动功能。,示皮肌细胞的分布和纤维走向,核,A. 皮肌细胞 Epitheliomuscular cell兼有上皮细胞和肌肉细胞功能。,B. 腺细胞:主要分布于口周围、基盘和内胚层,长形,端部常膨大。其功能有分泌消化酶;分泌粘液;分泌气泡;分泌形成珊瑚骨骼。 C. 间细胞:为胚性细胞,小而成堆存在内、外

3、皮肌细胞间,其功能有有性生殖过程中转化为生殖细胞;补偿所有其他种类损坏了的细胞;参与再生;参与出芽。,D. 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分布?类型?功能?,E. 感觉细胞 & F. 神经细胞:,5.2 出现了组织分化 5.2.1 肌肉组织低等种类的肌原纤维位于皮肌细胞内,皮肌细胞兼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高等种类如水母的伞缘、珊瑚的隔膜上也有肌肉。腔肠动物的上皮和肌肉没有分开,是原始现象的表现。,5.2.2 网状神经(扩散性、散慢性)多极神经细胞为以突触或非突触相连结,神经细胞又与内外胚层中的感觉细胞、皮肌细胞等相连结构成神经网,称为神经肌肉系统。有13个神经网, 最原始、最简单的神经系统; 无中枢、速

4、度慢、传导不定向,母体体壁外突,长出口、垂唇、触手,收缩,脱离母体,成为单体,6. 生殖6.1 无性生殖 - 出芽生殖budding - 分裂 - 再生 regeneration,6.2 有性生殖生殖腺由间细胞分化形成,无生殖导管。,完全卵裂,分层,分泌一壳 脱离母体,环境良好,水螅的有性生殖,环境良好时行无性生殖,环境不利时行有性生殖;生殖细胞来源于外胚层间细胞;同一个体可形成两种生殖细胞,但卵巢和精巢不同时出现;卵巢卵圆形,靠近基盘;精巢圆锥形,靠近触手。,水螅,海产种类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个浮朗幼虫期。,世代交替 metagenesis,水螅型个体,水母型个体,出芽方式,有性生殖,二、 腔

5、肠动物门的分类 (一)水螅纲 Hydrozoa 1. 代表动物 水螅:单体、生活于淡水,身体浅褐色、圆筒形,遇刺激时全身收缩,附着端为基盘(basal disk),另一端有口,口长在圆锥形突起垂唇(hypostome)上,口周围有610条触手(tentacle)。,Hydra, 薮枝虫(Obelia) :海产、群体、二态、发育过程中经过浮朗幼虫,2.水螅纲特征 成体体型多为水螅型,水螅体为其生活史中的主要阶段,多数种类在生活周期中有明显的水母体;少数成体体型为水母型,称为水螅水母。 单体或群体生活; 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不少群体种类具多态现象polymorphism 。,水螅水母:水螅纲中的

6、水母,与钵水母纲水母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体型小:需借助于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 生殖细胞来源于外胚层间细胞; 具有缘膜:缘膜即上伞和下伞相接处外胚层向里长出的一层薄膜。 感觉器官为平衡囊。,多态现象 群体内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与机能完全不同的个体的现象。,(二)钵水母纲 scyphozoa 真水母纲,1. 代表动物 海月水母 Aurelia aurita lamarck,海月水母消化循环腔,1. 钵水母纲代表动物 海蜇 Rhopilema esculentum,(二)钵水母纲 scyphozoa 真水母纲 2. 特征 体型大,以水母体为其生活史中的主要阶段,水螅体仅在生活史中出现且不发达或根本

7、不出现; 缺水缘膜,感觉器官为触手囊; 中胶层厚:比如海蜇 ; 生殖细胞来源于内胚层间细胞; 内、外胚层均有刺细胞分布。,(三)珊瑚纲 Anthozoa,1. 珊瑚结构,外胚层腺细胞在隔膜间向中胶层分泌形成骨针或骨片。,2. 特征 只有水螅体; 具口道:口部外胚层向消化腔褶入形成; 具隔膜:中胶层和内胚层向消化腔突出形成的片状结构; 生殖细胞来源于内胚层间细胞; 群体种类具骨骼:为腺细胞向中胶层分泌形成的骨针或骨片。,3. 主要种类 八放珊瑚亚纲群体生活、触手和隔膜各8个; 六放珊瑚亚纲:单体(海葵目)或群体(石珊瑚目)生活、触手和隔膜为6的倍数;,第五章 三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涡虫,日

8、本血吸虫,猪带绦虫,一、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二、 扁形动物的分类1 涡虫纲2 吸虫纲3 绦虫纲,内容提要:,一、主要特征 1. 生活环境:自由生活(水、土壤)、寄生生活(体内或体外) 2. 两侧对称 bilateral symmetry两侧对称体制适于爬行,是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3. 出现了中胚层(mesoderm)扁形动物首次形成中胚层,并分化出两种组织: 3.1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的出现使扁形动物达到器官系统水平:, 肌肉形成使运动速度加快,导致神经和感觉器官更趋发达并向前端集中: 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 梯形神经系统 肌肉形成使运动速度加快,能更有效地摄取较多食物:原始的

9、消化腔 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发展导致新陈代谢能力加强,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异化作用加强 原肾管型排泄系统,3.2 实质组织:为合胞体结构的柔软结缔组织(间质),充满在各组织器官之间,使体内无明显的空隙,扁形动物也称为无体腔动物。,功能: 贮存水分和养料 保护内脏器官 输送营养物质和排泄物 分化和再生新器官,中胚层的出现也是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4. 器官系统的分化 4.1 具皮肤肌肉囊 dermo-muscular sac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多层肌肉层构成体壁(body wall),包裹全身,即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又有运动的功能,这一结构称为皮肤肌肉囊(简称皮肌囊)

10、。,4.2 具独立的消化管,扁形动物开始出现独立的消化管,但有口无肛门,为不完全消化系统(in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消化道结构简单,由口、咽和肠道组成。自由生活的种类肠道有分支,寄生生活的种类消化道退化或消失。,组成:是外胚层在身体两侧内陷形成的网状多分支的管状结构,由焰细胞、排泄管及排泄孔组成。 功能:渗透压的调节及部分代谢废物的排出。也称为渗透压调节系统。 特点: 起源于外胚层;只有对外开口(排泄孔)。,4.3 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由 “脑”、“脑”向后发出若干条纵行神经索及各神经索之间相连的横神经组成链状神经系统。高等种类纵神经索减少为两条腹神经索,组成梯

11、状神经系统 。,4.4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4.5 生殖系统 reproductive system,多数是雌雄同体;具有中胚层形成的固定生殖腺、生殖导管以及前列腺、卵黄腺等附属腺。具交配器,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和体内受精现象,这是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要条件。,淡水种类为直接发育,如三角涡虫,海产种类为间接发育,有牟勒氏幼虫阶段,如平角涡虫。,Mullers Larva,二、 扁形动物门分纲 1 涡虫纲(Turbellaria),多数种类营自由生活,分布在海水或淡水溪流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潮湿土壤中或营寄生活。具消化管,感觉器官相对发达,是扁形动物

12、中最原始的。,1.1 涡虫纲的特征三角涡虫 Dugesia,1.1.1 外部形态 淡水生活,生活在洁净缓流水里的石块下面,1015mm,身体柔软扁平。 背面:稍凸,灰褐色; 腹面:扁平密生纤毛 前端:三角形,两侧各有一耳突 ,头部背面有二个黑色眼点 ,口位于腹面后近1/3,稍后有生殖孔。,1.1.2 体壁皮肤肌肉囊涡虫的体壁(皮肤肌肉囊)由三层构成:,表皮层: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里面有杆状体,上皮细胞间还有腺细胞分布。腹面上皮细胞外表面具有纤毛;,基膜 :表皮下一层非细胞结构,具弹性; 肌肉层:由外到内依次为环肌、斜肌、纵肌,另外还有在背腹间穿行的背腹肌,用以维持体形。,口:又作肛门 咽:

13、咽壁肌肉发达 适于抽吸食物 肠管:内胚层形成的盲管,1.1.3 不完全消化系统 in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涡虫捕食:,1.1.4 感觉器官眼点 :一对,位于体前端背侧表皮下,感知光线明暗 耳突 :一对,位于体前端两侧,司味觉和嗅觉 触觉细胞:体表各处布有感觉细胞,可感受触觉、化学刺激、水流等 平衡囊:原始种类脑神经节附近有平衡囊,2 吸虫纲(Trematoda),全部寄生(内寄生或外寄生),有自由生活的幼虫期。 2.1 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 2.1.1 具吸盘 有一口吸盘,体前端1/5-1/4处腹面有一腹吸盘;,华枝睾吸虫,肝片吸虫的体壁纵切,2.1.2 体壁(皮肌

14、囊)合胞体结构,皮层特化为皮膜。皮膜是由许多大细胞(核在实质中)的细胞质延伸、 融合形成的一层合胞体结构。 运动器官退化,体表无纤毛,也无杆状体。,2.1.3 消化系统简单:口咽食道肠,食道,2.1.4 呼吸外寄生的吸虫类以及内寄生种类营自由生活的幼虫阶段以体表进行气体交换。内寄生的成体都行厌氧呼吸。,2.1.5 神经感官退化仅在体表散布有感觉毛或感觉乳突。 2.1.6 生殖系统发达适应寄主转换过程中造成的大量死亡。 2.1.7 更换宿主、幼体生殖生活史复杂,有寄主更换现象,一般有24个寄主;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幼体阶段可进行无性生殖。,囊蚴在十二指肠中破囊而出,在胆管发育为成虫,穿过胆管

15、到肝,尾蚴成熟逸出螺体,于2448h内钻入淡水鱼类鳞下或肌肉中,形成囊蚴,华枝睾吸虫生活史,2.2 吸虫纲的分类吸虫的分类命名是以其在终寄主中的寄生部位为根据的,比如寄生在血液中的称为血吸虫;寄生在肝脏中的称为肝吸虫等。,3 绦虫纲(Cestoidea) 全部内寄生,无自由生活的幼虫期。随着寄生程度的发展,退化愈趋退化;强化愈趋强化。,体白色扁长、带状;由头节、颈节和许多节片组成,全长可达2-4米。,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增加了微毛 ,以增加吸收面积;具胞质通道(裂隙)皮层细胞还可分泌一些物质,来抵抗寄主消化酶的作用。,3.1.1 体壁,3.1 高度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3.1.2 具吸附器吸附器包括吸盘和小钩。,顶突,3.1.3 生殖系统极为发达,孕节,身体分三部分: 头节:圆球形,具小钩和吸盘; 颈节:可不断横分裂形成节片,为生长区; 节片:约有7001000节,根据节片内生殖器官的成熟情况可分:幼节、成节和孕节。,a. 幼节:生殖器官尚未形成; b. 成节:每节内有套完整的生殖器官; c. 孕节:为充满卵的子宫填充。,:数百个圆形泡状的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贮精囊阴茎囊生殖腔生殖孔。,:一个两叶状卵巢输卵管成卵腔,成卵腔为梅氏腺包围。由成卵腔向上伸出一盲囊状的子宫,向下通过卵黄管与卵黄腺相连,由阴道通至生殖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