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课堂练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5272826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课堂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课堂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课堂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课堂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课堂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课堂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课堂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淮安模拟)右图为参加2009年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的陕北“安塞腰鼓队”。陕西省安塞县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回答13题。,1.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风力强盛 C.土质疏松 D.高原地貌,3.人

2、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2009年2月1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45题。,4.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5.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

3、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2008海南高考)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67题。,6.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4、7.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 C. D.,(2010湛江模拟)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810题。,8.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9.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

5、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10.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 A. B. C. D.,分析下表,回答问题。,(1)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把以下的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的空格中,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土壤肥力下降; 暴雨增多; 进一步毁林开荒; 洪水灾害增多,(2)结合上表和框图,解释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的原因。,AACBC DBCDB,(2)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单产减少,因此粮食总产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 暴雨增多; 进一步毁林开荒; 洪水灾害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