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糖尿病认识及治疗新进展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72802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糖尿病认识及治疗新进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品糖尿病认识及治疗新进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品糖尿病认识及治疗新进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品糖尿病认识及治疗新进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品糖尿病认识及治疗新进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糖尿病认识及治疗新进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糖尿病认识及治疗新进展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认识及治疗新进展,北京因苏林糖尿病医院 杭建梅,进展范畴,近20-30年才有较深认识 基础研究 病理、生理、分子、基因等等 临床研究 诊断(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药物等各方面) 流调研究 发病情况 (内外发病因素、预防、治疗),与病人相关临床进展介绍,新认识 新药物 新产品 新展望,近年对糖尿病的新认识(一),血糖诊断及治疗标准需再严格WHO糖尿病空腹血糖1980 年 7.8mmol/L 1999年 7.0 mmol/L ADA空腹血糖受损 1997 年 6.1 mmol/L 2003年 5.6 mmol/L “临界糖尿病”1997ADA FPG6.17.0 PG2h 7.811.1mm

2、ol/L,WHO,近年对糖尿病的新认识(二),餐后高血糖具有重要意义及危害 诊断 危害加速胰岛功能衰竭较大的 心血管危害(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硬化、心梗)餐后2小时血糖可预测心血管死亡率 是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 同样有微血管病变危害,近年对糖尿病的新认识(三),糖尿病分型更科学临床阶段正常糖耐量阶段 高血糖阶段(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 病因分型1型糖尿病:两个亚型(自身免疫性、特发性)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八个亚型妊娠期糖尿病 不再应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取消原2型糖尿病中的肥胖及非肥胖亚型,近年对糖尿病的新认识(四),强化生活方式对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强化生活方式包

3、括体重下降7%、低脂肪饮食、每周运动150分钟、个体化生活方式教育训练 DPP研究(美国27个中心、158177人)结论 1、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干预对预防均有效2、以上两种不同性别、种族均有效3、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危险下降58%,二甲双胍下降31%,近年对糖尿病的新认识(五),对糖尿病自然病史新认识,胰岛素抵抗 肝脏产生葡萄糖内源性胰岛素,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典型糖尿病诊断,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数年到数十年,时间,Ramlo-Halsted and Edelman: Clinics of NA 1999,26:771,无症状期,2型糖尿病的自然史,糖耐量低减,

4、显性糖尿病,近年对糖尿病的新认识(六),发现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炎性疾病内皮损伤、炎性反应、增殖、动脉硬化 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等危症糖尿病主要死因、发病率高、症状不典型、预后差、心梗病人不少是糖尿病、糖尿病心梗与非糖尿病二次心梗等危,近年对糖尿病的新认识(七),氧化应激是造成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土壤” 过度热量摄入/运动减少引起细胞内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增高,引发氧化应激 B细胞氧化应激导致功能降低,发生糖尿病 肌肉、脂肪氧化应激发生胰岛素抵抗 内皮细胞功能失常发生心血管疾病 3者之间的互动加重损害,所有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共同特征抗氧化 经临床验证的药物 糖苷酶抑制剂

5、 钙拮抗剂 ACEI/ARB 他汀 格列酮类 减少氧化应激将是今后防治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点,近年对糖尿病的新认识(八),胰岛素还有许多降糖外作用 扩张血管降血压 改善血脂降TG、APO-B 改善纤溶活性抗血栓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硬化 抗血管非特异炎症 促进B细胞功能恢复,近年对糖尿病的新认识(九),仅控制血糖不够 须“综合治疗、全面达标” 综合治疗:饮食、运动、教育、监测、药物 全面达标: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微量尿白蛋白胰岛素抵抗、尿酸等,治疗糖尿病药物进展(一),口服药物,口 服 降 糖 药 分 类,一、磺脲类: 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 第二代: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

6、、格列喹酮 第三代:格列美脲,二、双胍类:苯乙双胍、二甲双胍 三、-糖酐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四、噻唑烷二酮类: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五、非磺脲促胰岛素分泌药物:瑞格列奈、奈格列奈,治疗糖尿病药物进展(二),胰岛素动物基因合成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来得时)短效、中效、长效 、超短效 、超长效不同比例预混(30、50、70),糖尿病相关产品进展,监测系统血糖仪 (指-体)(多量-微量)连续监测系统血糖检测表注射系统玻璃注射器专用一次性胰岛素笔无针笔胰岛素泵吸入胰岛素口服胰岛素混合装置连续监测与连续输注结合,展望(一),口服药更多更好的降糖药及并发症的药正在研究及观察中 值得一题

7、的新药:长效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类似物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在肠道产生 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 减少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使食欲减退增加B细胞数目及体积改善胰岛素抵抗 由于半衰期短,静脉注射后小于2分钟,所以制备成类似物可注射、口服、并延长作用时间。有关胃肠道等副作用正在研究及克服中,展望(二),胰腺及胰岛移植 胰腺移植:1966年人类第一例1980年技术显著改善1998年达万例 胰岛移植:至2000年有355例在1型病人中应用将胰岛细胞移植到肝脏为多来源于动物、人胰腺 80%第一年不需注射胰岛素,远期不理想,仍需用免疫抑制剂、来源有限,展望(三),胰岛细胞来源: 诱导人胰腺导管细胞 诱导胎儿胰腺干细胞 克隆技术生产B细胞 基因治疗: 葡萄糖介导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原CDNA质粒基因治疗 多基因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