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71841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ppt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1.结构和功能单位:_,神经元,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反射,3.反射的结构基础:_,由_、_、_、_和_共同组成。,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也叫_。,电信号,神经冲动,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电信号 _ _,电信号,化学信号,激素调节,1.由_器官(或细胞)分泌的_通过_作用于特定的_ 器官或_ 细胞的一种调节方式。,内分泌,化学物质,靶,靶,反馈调节,体液,2.基本调节机制是 。,3.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

2、官、靶细胞,应用:分析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 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体液调节概念,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起调节的物质:,激素、CO2、H+、组织胺等化学物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传递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单细胞和一些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反射弧,较广泛,较缓慢,短暂,1有关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3、A调节较缓慢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课堂反馈,C,2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况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课堂反馈,C,3: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调节速度快 调节速度慢 作用的范围广泛 作用的部位准确 作用的时间短 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 B C D,A,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实例二:人体水平衡的调节,1.定义:,2.临床测定:,口腔: 腋窝: 直肠:,36.737.7 (37.2) 36.

4、037.4 (36.8) 36.937.9 (37.5),人身体内部的温度,在37左右,资料分析,人体的体温调节,人的体温,人的体温及其意义,3.体温变动,(1)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新生儿、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2)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变动,特点:,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体温恒定是是人和动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死亡。,1.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思考与讨论,实例一 人体的体温调节,1.体温恒定的意义,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等

5、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体温恒定的原理,产热 = 散热(皮肤),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肝脏、骨骼肌最多),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人体安静时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散热:,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散热,由皮肤毛细 血管控制,舒张时血流量加大 而增加散热,收缩时减少散热.,体温恒定的原理,产热量 = 散热量,(环境温度30时,以蒸发散热为主; 环境温度体温时,只蒸发散热),温度感受器,分布:,在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类型,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神经中枢,下丘

6、脑体温调节中枢,实例一、体温平衡调节,思考:,人体体温的稳定受什么机制调节呢?,如何进行调节? 请画出概念图,神经 体液,22,当人处在寒冷环境时 冷觉感觉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 血流减少, 汗液减少, 散热减少,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增加,代 谢加快,立毛肌 收缩,骨胳肌战 栗,产热增加,肌肉和肝脏等 产热减少,保证了酶的活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新陈代谢 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当人处在炎热环境时 温觉感觉器兴奋,皮肤血管舒张 血流增加, 汗液分泌增加 散热增加,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兴奋,传出神经兴奋,体温恒定,体温恒定,意 义,(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寒冷环

7、境,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关神经兴奋,皮肤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肾上腺,肾上腺素增加, 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刺 激,兴奋,垂体,TRH,甲状腺,甲状腺素增加, 代谢活动增强,TSH,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2),炎热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刺激,2、汗腺分泌增加,传出神经,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减少,炎热环境中,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汗的分泌,使皮肤的血管舒张,增加散热,体温下降,回到正常的体温,体温回升,温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产热增

8、加,立毛肌 收缩、骨 骼肌战栗,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血管_,皮肤血流量_,皮肤温度_,散热量_,收缩,减少,下降,减少,正常体温,血管_,皮肤血流量_,皮肤温度_,散热量_,舒张,增加,上升,增加,2.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无限的吗?,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热量散热量,引起体温升高,(中暑),思考与讨论,1.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2.“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3.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

9、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特别提醒,4.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当外环境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5.高烧不退的病人不应加盖棉被。因为高烧不退,体温调节功能暂时丧失,加盖棉被不但不会排汗,反而影响了热量的散失。,4.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C.适当撤减衣被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

10、部位,A,课堂反馈,5.(2008山东理综,3)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体温下降 机体耗氧量降低 皮肤血管收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 B. C. D.解析 人是恒温动物,在寒冷环境中会加强有 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来增加产热量,同时通过收缩皮肤血管降低散热量。,D,课堂反馈,6.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至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的变化是( )A.均增加 B.青蛙增加,小白鼠减少C.均减少 D.青蛙减少,小白鼠增加,D,课堂反馈,7.(2010上海高考)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 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

11、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发热和寒战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战C寒战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课堂反馈,D,解析:分析图形,ab段体温升高,产热量增加,bc段体温降低,散热量增加。分析四个选项,寒战和剧烈运动会使产热增加,从而引起体温升高,出汗增加使机体散热量增加,使体温下降,故D选项正确。,答案: D,调节实例2,水盐平衡的调节,1、人体水的来源与去路,水和无机盐能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水多盐少:渗透压下降水少盐多:渗透压上升,饮水,1300ml,食物,900ml,消化道,粪便,100ml,内环境,细胞代谢,重吸收,肺400ml,皮肤500ml,肾,尿液1500ml,物质合成产

12、生的水,如DNA,蛋白质等,物质分解产生水,如有氧呼吸,300ml,饮水 食物中的水 代谢产生的水,肾脏排尿 皮肤排汗 肺排水汽 大肠排便,食 物,肾脏排尿 皮肤排汗 大肠排便,食 物,肾脏排尿 大肠排便,神经调节 抗利尿激素调节,醛固酮调节,醛固酮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盐的平衡,盐的平衡,盐的平衡,(1)血液流经肾小球,从血浆中过滤出一些基本不含蛋白质的滤液到肾小囊腔中,称为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形成终尿.与原尿相比,质和量都发生很大变化.(人每天约产生180L原尿)(2)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处,99%的水、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而代谢产物很少被

13、重吸收.(3)肾小管、集合管除重吸收外,还有分泌作用, 即分泌H+、K+进入尿液.,尿液的形成,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减少,(-),(+),(+),(-),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信息解读 (1)调节方式: (2)神经调节: 感受器: 调节中枢: 渴觉中枢: 效应器:,提醒 下丘脑部分神经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又能传导神经冲动。,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和传出神经末梢支配的 肌

14、肉,3)体液调节: 激素名称:抗利尿激素; 分泌部位:下丘脑神经细胞; 释放部位:垂体。 靶器官:肾小管、集合管。作用:加强对水分重吸收。结果: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水多时,(饮水过多、盐丢失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大脑皮层兴奋,抗利尿激素减少,垂体后叶,释放,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量少,尿量增多,若饮水过多,人体又是如何调节的呢?,第7课时,学习探究区,本课时栏目开关,水盐的平衡的意义,1、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盐水?,当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运动或是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和食盐,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这时只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因此,对于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重体力劳动者或是某些病人来说,应当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盐。,水盐的平衡的意义,2、大量出汗后为什么也要补充K+?,人在大量出汗、剧烈呕吐或腹泻时,除了丢失水和Na+外,还会丢失K+。K+不仅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到决定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的重要作用。当血钾含量过低时,会使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K+,只要保持合理膳食,就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