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1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5263631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1章(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教学目的: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4)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特征;()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节 “三个代表

2、”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五节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从广义来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

3、使用的方法。”,列宁说:“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2)它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需要实现其中国化。,(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李大钊在1919年8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做工具,用以为实际

4、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李大钊,1930年,毛泽东在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围绕着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问题,作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论断。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15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报告中提出的。,“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5、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第331332页。,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报告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第335336页。,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说,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

6、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关键在于:,(1)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2)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实际 。,“的就是中国革命 ,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

7、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801页。,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为着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最主要的就是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即必须站在中国人民、中国社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创立

8、了毛泽东思想。,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3)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科学发展观,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其

9、次,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才能引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走向胜利。,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涵义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的关系,揭示其直接理论来源。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集体智慧与个人贡献的关系。,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0、毛泽东思想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与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的存在和发展,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壮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和阶级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重要文化来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萌芽于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形成于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11、萌芽的标志:具体分析了中国社会和社会各阶级,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领导力量、发展前途,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初步结合。 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萌芽时期的主要内容: 、关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任务。 、关于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 、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正确分析及对它的政策。 、关于现代产业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的分析。 、对中国农村各阶级、阶层作了正确分析。 、武装斗争重要性的初步认识。,基本形成的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及其相关的思想、政策的基本形成,标志着毛泽

12、东思想的形成。 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内容: 、明确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进一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 、创立了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建立了新型的人民军队,正确地解决了建军的原则,创造了人民战争的武装体制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熟的原因: 主观条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自身条件和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使其有能力对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做出正确的把握和总结,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客观条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及其规律得到充

13、分地展露;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时也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成熟的标志: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成熟时期的主要内容: 、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 、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 、完善了党的建设的理论。 、建构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 、进一步完整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继续发展时期代表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了一整套打败蒋介石,夺取全国最后胜利的路线方针政策。 、解决新生政权代替旧政

14、权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建国后: 建国1957.6: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并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进行探索。 1957.61966.5:在许多相互矛盾的估计和决策中曲折发展。 1966.61978.12:毛泽东错误发动并领导了“文革”,犯了全局性“左”倾错误,但也有一些正确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六个独创性方面及贯穿于其中的活的灵魂,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

15、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 确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政治报告,“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

16、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毛泽东领导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这是邓小平领导的。江泽民十五大政治报告,毛泽东同志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确定: (1)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2)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共十五大对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新的科学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