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6320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 教育心理学讲义,怀化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张应成,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一、什么是学习 一学习的概念 1、广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2、狭义: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3、最狭义的学习:指学生的学习,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二学习的分类 1、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对学习的分类。“五类” A、言语信息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形式传递的内容,或学习结果是以语言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 B、智慧技能的学习:学习

2、运用概念、规则办事的能力 C、认知策略的学习:运用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D、运动技能的学习:即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E、态度学习:即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对人、对事、对物的反应倾向。,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二学习的分类 2、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信号学习:最简单的学习,指学会对某种信号做出特定反映。 刺激反应学习:即操作条件反应学习。 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3、我国根据学习内容对学习的分类 A、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掌握,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3、B、技能的学习:即通过练习,建立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的过程,有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种。技能学习最终解决的是会不会的问题。 C、社会规范的学习:即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的过程。,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二、关于联结学习的理论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联结学习理论的早期最重要的两个研究者是巴甫洛夫和桑代克,之后,斯金纳等人的研究使其进一步

4、发展,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解释学习过程的联结理论,也称之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1、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他的同事研究了狗的消化过程,著名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A、泛化:指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B、辨别:指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C、消退:指刺激出现但反应不再出现或消失的过程,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二、关于联结学习的理论 二操作条件作用 1、桑代克的试误说 A、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依据学习实验所得材料,创立了学习的试误说。其依据是动物在迷箱中的学习行为,

5、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学习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而渐进的过程。 B、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1效果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 2练习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 3准备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二操作条件作用 2、斯

6、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在桑代克的动物学习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实验装置(斯金纳箱),了独具特色的操作条件学习理论。 实验,他认为学习实质上就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强化是增加概率的手段。斯金纳认为个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如手碰着烫的东西;操作性行为不取决于事先的刺激,而是受控于行为的结果。 强化原理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强化可分为两种形式: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跟随某一行为后并能增强该行为反应的发生,负强化指通过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加强某一行为的过程。 逃避条件作

7、用:即当厌恶刺激出现时,个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可能性也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即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个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回避了厌恶刺激,则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消退:消退即一种无强化的过程。 惩罚:惩罚不是负强化。惩罚则是抑制行为,惩罚只是暂时停止行为,不可能根除行为。,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三联结学习论在课堂中的应用 1、塑造和促进良好行为 运用强化来促进学习和行为,其操作方式有:A、普雷马克原理:“祖母规则”,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 B、行为塑造:采用有规律的

8、、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出所需要的行为并使之固化的过程,就叫作行为塑造。行为塑造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行为塑造的四种方法: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视。 C、及时表扬:教师的表扬应该及时对明确而良好行为的真诚认同,这样学生才能清楚地认识到:为获得这种认同应该做些什么。,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2、消除不良行为 A、餍足:即让学生持续某一行为,直到他们厌倦为止。B、代价:即个体由于违反某一规则,将失去一些强化物。C、结合消退和强化:3、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把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问题,系 统排列起来,通过编好程序的教材或特制的教学机器,逐步地问题(刺激),学生选择答案,回答问题(反应),回答问题后

9、立即就知道学习结果,确认自己回 答的正确或错误。如果解答正确,得到鼓舞(强化)就进入下一程序学习。如果不正确,就采取补充程序,再学习同一内容,直到掌握为止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三、认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的顿悟学习 1、 “格式塔”是“完形”的译音,其理论也称“完形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整体之和,主张对心理进行整体研究。代表人物:韦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 2、学习的实质:学习是对知觉的重新组织,是形成一种完形。 3、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知觉经验的变化过程,并且这种知觉经验的变化过程,不是靠渐进的尝试与错误,而是由突然的顿悟实现的。二布鲁纳的认

10、知发现学习 1、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也就被称之为“认知发现学习论”,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3、学习过程: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生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 A、新知识的获得:即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同化”,“顺应” B、知识的转化:指对新知识的进一步

11、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更抽象的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 C、评价:指对新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评价对知识的分析、概括是否恰当,运算是否正确等。它是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4、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三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 1、奥苏伯尔(DPAtlStbel,1918 ),美国心理学家、学者,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荣誉教授。他也重视认知结构,但他强调有意义的学习,了认知结构同化理论。奥苏伯尔主张接受学习,他认为接受学习必须按“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进行,接受学习的目的是

12、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 2、学习的实质:根据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和概念或命题的联系。 接受学习:即学习者把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呈现给自己的学习材料,与其已形成

13、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以实现对这种学习材料的掌握的学习方式。 发现学习:是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依靠学习者的独立发现。 机械学习:即不加理解、反复背诵的学习,亦即对学习材料只进行机械识记。 实现意义学习的条件: A、学生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B、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C、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观念。,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三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 3、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和新信息的相互作用,将新知识的意义纳入到其认知结构中去。,同时原有的认知结构也发生变化的过程。他称这为“同化”的过程。他

14、认为同化一般有三种方式: A、类属学习,又称下位学习。即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联系的过程。“电脑”-“笔记本电脑” B、总括学习:又称上位学习。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总观念。“笔、练习本、尺、圆规”-“学习用品” C、并列结合学习:又称组合学习。“质量与能量的关系”,“热和体积的关系”,“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需求和价格的关系”,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四认知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重视对关系的了解 2、重视结构和顿悟的作用 3、背景知识与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

15、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4、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所谓接受学习(reception learning),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都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关键是看具体的条件和目的。,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四、现代学习论的发展 一什么是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1、学习的实质:加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神经系统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复合。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简单

16、联结。 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包括信息的储存、认知过程和元认知三个主要部分。 3、学习的阶段: A、动机阶段 B、了解阶段 C、获得阶段 D、保持阶段 E、回忆阶段 F、概括阶段 G、操作阶段 H、反馈阶段 二什么是建构主义学习论 1、知识观。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够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而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二什么是建构主义学习论 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3、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4、建构学习论在课堂中的应用 A、研究性学习: B、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C、教学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