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246740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41 大小:50.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兴安岭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41页
大兴安岭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41页
大兴安岭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41页
大兴安岭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41页
大兴安岭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兴安岭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兴安岭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研究(2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大兴兴安岭地区低碳安岭地区低碳经济发经济发展展规规划研究划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生态规划与发展研究所2010 年 7 月 20 日I目目 录录第第 0 章章 引言引言10.1 低碳经济的内涵10.2 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3第第 1 章章 大大兴兴安岭地区安岭地区经济经济社会社会资资源源环环境境现现状分析状分析51.1 地理区位现状分析51.2 人口情况分析61.2.1 人口分布介绍61.2.2 人口结构分析71.3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81.3.1 GDP 多年增长率分析.81.3.2 产业现状分析81.4 资源状况分析101.4.1 环境空气质量101.4.2 水环境质量101.4.3 三废

2、处理处置概况分析10第第 2 章章 大大兴兴安岭地区安岭地区发发展低碳展低碳经济经济的必要性和潜力分析的必要性和潜力分析122.1 站出大兴安岭看大兴安岭122.2 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案例分析132.2.1 国外案例分析132.2.2 国内案例分析202.3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分析25II2.3.1 能源效率分析.262.3.2 生态优势分析.262.3.3 后发优势分析.282.3.4 生物质资源潜力分析.292.3.5 集中供热改造潜力分析.292.3.6 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302.4 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312.4.1 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312.4.2 环境与生态保

3、护的客观要求322.4.3 解决经济与环境矛盾的内在要求33第第 3 章章 大大兴兴安岭地区低碳安岭地区低碳经济发经济发展展规规划构想划构想353.1 规划目标353.1.1 总体规划目标353.1.2 阶段性规划目标363.2 总体发展思路383.3 重点规划内容393.3.1 低碳产业建设393.3.2 低碳能源开发403.3.3 林业碳汇发展403.3.4 低碳生活构建403.3.5 低碳能力提升41第第 4 章章 大大兴兴安岭地区低碳安岭地区低碳产业发产业发展展规规划划424.1 绿色矿业42III4.1.1 发展现状.424.1.2 规划目标.444.1.3 规划思路.454.1.4

4、 规划方案.474.2 低碳旅游534.2.1 发展现状534.2.2 低碳旅游内涵554.2.3 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比较.564.2.4 发展的必要性574.2.5 规划目标.584.2.6 规划思路.594.2.7 规划方案.604.3 绿色食品业684.3.1 发展现状.684.3.2 规划目标.704.3.3 规划思路.734.3.4 规划方案.734.4 生物制药业854.4.1 发展现状854.4.2 案例借鉴894.4.3 规划目标964.4.4 规划思路974.4.5 规划方案98IV4.5 林产工业1034.5.1 发展现状1034.5.2 存在问题1044.5

5、.3 规划目标1054.5.4 规划思路1064.5.5 规划方案1074.6 特色养殖业1114.6.1 现状及问题.1114.6.2 规划目标.1134.6.3 规划思路.1154.6.4 规划方案.115第第 5 章章 大大兴兴安岭地区低碳化能源安岭地区低碳化能源发发展展规规划划1215.1 发展现状1215.2 发展的必要性1225.3 规划目标1235.3.1 总体目标1235.3.2 阶段目标1235.4 规划思路1245.4.1 指导思想.1245.4.2 基本原则.1255.4.3 总体发展思路.1265.5 规划方案126V5.5.1 坚持“一个中心”1275.5.2 以“五

6、个促进”全面提升现有能源利用效率1275.5.3 实施“四个开发”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1305.5.4 保障措施.137第第 6 章章 大大兴兴安岭地区低碳建筑安岭地区低碳建筑发发展展规规划划1396.1 发展现状1396.2 规划目标1406.2.1 遵循原则1406.2.2 规划目标1416.3 规划方案1416.3.1 建立建筑能耗数据统计制度.1416.3.2 推广低碳建筑设计、施工理念1436.3.3 发展低碳建筑的保障建设.1456.3.4 实施全区低碳化棚户区改造.146第第 7 章章 大大兴兴安岭地区低碳交通安岭地区低碳交通发发展展规规划划1507.1 发展现状1507.1.1

7、基础设施.1507.1.2 运输能力.1517.1.3 存在问题.1527.2 规划目标1537.2.1 总体目标.1537.2.2 阶段目标.154VI7.2.3 指标体系.1547.3 规划思路1557.3.1 总体思路.1557.3.1 发展原则.1557.4 规划方案1557.4.1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1567.4.2 加快推进村屯撤并.1617.4.3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1627.4.4 积极推进交通节能.1637.4.5 持续优化运输体系.165第第 8 章章 大大兴兴安岭地区低碳生活方式安岭地区低碳生活方式发发展展规规划划1678.1 低碳生活方式内涵1678.2 发展低碳生活方

8、式的优势1688.2.1 人口密度较低.1688.2.2 交通出行污染较低.1698.2.3 生活污染排放较低.1698.3 规划目标1708.3.1 总体规划目标1708.3.2 阶段性规划目标.1708.4 规划方案1718.4.1 低碳生活平台建设.1718.4.2 低碳生活认知建设.174VII第第 9 章章 大大兴兴安岭地区林安岭地区林业业碳碳汇发汇发展展规规划划1799.1 碳汇背景1799.1.1 碳汇与林业碳汇.1799.1.2 碳汇市场与技术.1829.1.3 林业碳汇项目的交易成本.1849.2 林业碳汇活动的意义及潜力分析1859.2.1 开展碳汇活动的必要性1859.2

9、.2 开展林业碳汇活动的可行性.1879.2.3 林业碳汇发展面临的问题.1899.3 碳潜力1899.3.1 林业碳汇的生态效益市场化.1899.3.2 林业碳汇项目的碳计量.1909.3.3 林业碳汇项目的碳潜力1909.3.4 林业碳汇潜力初步计量1929.4 京都规则林林业碳汇项目发展规划1949.4.1 规划目标.1949.4.2 规划思路1959.4.3 规划方案.195(3)规划方案.1999.4.4 保障措施2039.5 非京都规则林业碳汇项目发展规划2049.5.1 规划目标.2049.5.2 规划思路.205VIII9.5.3 规划方案.2059.5.4 保障措施209第第

10、 10 章章 大大兴兴安岭地区低碳化能力提升安岭地区低碳化能力提升规规划划21310.1 技术能力建设21310.1.1 低碳技术引进与应用.21310.1.2 低碳技术培育与研发.21310.2 管理能力建设21410.2.1 低碳战略决策能力.21410.2.2 低碳化政策实施效率能力.21510.2.3 低碳化学习能力.21610.3 文化动力建设21710.3.1 低碳经济宣传、教育.21710.3.2 社会低碳化认知培养.21710.4 制度动力建设21810.4.1 低碳法律法规制定.21810.4.2 国家扶持政策的利用与争取.219第第 11 章章 重点重点项项目目22011.

11、1 180 万吨矿泉水项目 .22011.2.1 亿块粉煤灰烧结砖项目.22011.3 野生蓝莓基地繁育及精深加工项目22111.4 有机黑木耳基地繁育及精深加工项目22311.5 北奇神药业回春如意胶囊项目224IX11.6 岭南农业开发区五味子种植项目22511.7 新林区鹿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新林区)22611.8 大兴安岭鹿业产品深加工建设项目(新林、韩家园).22611.9 大兴安岭珍贵毛皮动物养殖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22711.10 呼玛县冷水鱼养殖基地项目22811.11 棚户区低碳化改造工程22811.12 大兴安岭集中供热改造工程22911.13 综合运输通道建设项目2

12、3011.14 城镇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工程23111.15 大兴安岭低碳生活体验馆23311.16 大兴安岭低碳生活体验区建设2331大大兴兴安岭地区低碳安岭地区低碳经济发经济发展展规规划研究划研究第第 0 章章 引言引言0.1 低碳低碳经济经济的内涵的内涵由过度消耗化石燃料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而全球气候变暖又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损失,深刻触及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明显,发展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继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之后一种新的国际潮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

13、济发展模式,实质就是要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的社会产出。“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的,低碳低碳经济经济是通是通过过更少的自然更少的自然资资源消耗和更少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环境境污污染,染,获获得更多的得更多的经经济产济产出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低碳低碳经济经济是一种是一种绿绿色色经济发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污染、低排放和高效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能、高效率、

14、高效益(三低三高三低三高)为为基基础础,以低碳,以低碳为发为发展方向,以展方向,以节节能减排能减排为发为发展方展方式,以碳中和技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术为发展方法的展方法的绿绿色色经济发经济发展模式。展模式。现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自身对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一种理性权衡;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知;2是一种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可持续经济;是人类社会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低碳经济经济

15、与可持与可持续发续发展理念和展理念和资资源源节约节约型、型、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循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循环经济环经济、 、绿绿色色经济经济和生和生态经济态经济在理在理论论基基础础、 、依靠的技依靠的技术术手段和追求的目的是相同的手段和追求的目的是相同的。首先,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以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

16、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其次,都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生态技术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最后,追求的目的都是保护、改善资源环境,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低碳经济相较于前几种经济发展模式在研究的角度、实施控制的环节3和核心内容上有所侧重和拓展。首先,研究的角度不同,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协调,注重两大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循环和生态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