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5245822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湖南省湘西自治州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论述类)阅读(6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意境一词的提出在唐朝。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在文境秘府论里介绍唐朝的诗论,在南卷论文意里有“夫作文章,但多立意” “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 。这里所说的“意” ,同“情”结合,即情意。所说的“境” ,即境界,即把感情色彩着在景物上。 “以境照之” ,即在境界上产生诗意,就可创作

2、了。托名王昌龄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三境就是意境,只是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这里讲的物境,主要讲山水诗,要写出泉石云峰之美,这种美的观点在诗人的心里,诗人一定要处身于泉石云峰中,掌握了泉石云峰之美,看得透彻,了然于心,才能够描绘出泉石云峰的形象。所谓物境,主要有两点:一要看到山水的“极丽绝秀” ,即山水之美;二要“形

3、似” ,描绘出山水的形象来。因为写出了诗人的美学观点,是形象和美的结合,所以构成物境。情境、意境同物境的分别,只是情境写出了“娱乐愁怨” ,意境写出了“意志” ,把情意跟景物结合,就成了情境和意境了。其实这三者都是情景和境界的结合,情和意也往往结合着,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写山水里也往往有情意,所以这三境都是意境。刘勰文心雕龙物色里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 ”诗人受到外界景物感触,这种景物互相连接着,是无穷的,所以称为万象,只要在视听的范围里所接触到的,着上感情色彩,产生诗意,都可构成创作。流连指在欣赏景物时,不忍离去,这里就产生感情,给景物着上感情色彩,沉

4、吟就在进入创作了。又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 “图貌”是描绘形象,是写景;“与心”是表达情意,是抒情。这两者结合,就做到情景交融,构成意境了,即情意同境界结合了。“写气”是描写气候, “属采”是运用辞采,也是为写境界用的。人间词话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 ,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 ”这里提出境界出不出的问题,也就是哪些诗有境界,哪些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诗没有境界。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些是诗人的独特感受,

5、写出了这种独特感受,不论是情景交融,诗人把他的感情色彩着到景物上去也好,诗人写出了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也好,都是有意境的。(有删改) 。1. 根据原文对意境的分析,下列各项中引用诗句不属于意境的一项是A.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诗句表现杜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丛菊两开”既描写菊花已经连续两年开放,又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的苦闷。B.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刻画了一个儒雅潇洒,镇定自若,极富军事指挥才能的周瑜形象。C.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该句写李清照思念丈夫,夜不能寐的孤寂, “凉”既指天气凉爽,也指词人内心凄凉。D.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诗句表

6、达了陶渊明对官场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池鱼”用池中的鱼来比喻身处官场的诗人自己。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在介绍唐诗的诗论中提出了“意境”这一概念,这里所说的“意”即情意;所说的“境” ,即境界。B. 王昌龄所作的诗格认为,诗歌可分为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C. 刘勰认为诗人受到外界景物感触,这种景物只要在视听范围中可接触到,附着上情感,产生诗意,都可构成创作。D. 无论是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色彩附着在景物上,还是在诗中写出景物本身具有的情态只要写出了诗人的独特感受,都是有意境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

7、认为诗格中提到的诗歌三境究其本质就是意境,因为三者都是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都是情景和境界的结合。B. 物境既要看到山水之美又要描绘出山水的形象来;情境写出了“娱乐愁怨” ;意境写出了“意志” ,把情意跟景物结合,就成了情境和意境了。C.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到的“写气” “属采”是指描写手法和对象的问题, “写气”指描写气候, “属采”是运用辞采。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D. 人间词话举“红杏枝头春意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闹” “弄”二字例子说明诗歌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都是有意境的。【答案】1. B 2. B 3. C【解析】【1 题详解

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意境分析。根据原文对意境的分析,下列各项中引用诗句不属于意境的。需要理解意境的特点,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结合原文内容分析,诗句既描写形象,又表达情感,二者合起来就构成意境。B 项,只描写周瑜形象,没有表达情感,因此没有构成意境。【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 项,从原文中的“托名”可以看出, 诗格非王昌龄所作。【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

9、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 项,结合文本内容“又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图貌是描绘形象,是写景;与心是表达情意,是抒情。这两者结合,就做到情景交融,构成意境了,即情意同境界结合了。 写气是描写气候, 属采是运用辞采,也是为写境界用的”分析可知, “写气” “属采”是指描写对象和手法的问题。二、文言文阅读(12 分,选择题 8 分,每小题 2 分;翻译题 4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张衡传 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

10、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 、 算罔论 ,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

11、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

12、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孝廉不行 不行:不去(应荐)B.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文雅C.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咸:都D.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捉拿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B. 虽才高于世,而误骄尚之情 衡乃诡对而出C.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 以精铜铸成,员

13、径八尺 乃作思玄赋 ,以宣寄情志向6.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五经:指的是诗 书 易 礼 春秋 ,这五部书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B.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C. 再迁:再次升迁。 “迁” ,古代常用来表示官职变动,般指升迁,古代表示升官的词语还有“升、擢、拔”等。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D. 阳嘉元年:汉顺帝年号,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常用帝王年号来纪年。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介绍了张衡的姓名、籍贯,让读者对他有个整体的了解,接着介绍了他的文学才能、求学经历和渊博的知识。B. 张衡不慕权贵,总是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到了原籍。C. 作者选材和写作详略得当,说明张衡科学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