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修改)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2891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修改)(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案 数数学学2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设计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设计课题:生活中的数课题:生活中的数主备教师:主备教师:上课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 100 以内数。2、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重、难点:熟练地数出 100 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 100 以内数组成。学具准备:小木棒学习步骤:一、基本训练1、15 里面有( )个十, ( )个一,15 前后一个数是( ) ,后面一个数是( ) 。2、从 1 数到 20 的数。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1)数铅笔,让学生准备好 100 根小

2、棒。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2)学生分小组讨论。3、一枝一枝地数:1、2、3、4、5、3让学生用小棒数(自由数、齐数、分组数) 。一根一根的数,看有多少根。4、小组汇报5、五根五根地数:5、10、15、20、25、306、两根两根地数:2、4、6、8、107、十根十根地数:10、20、30、40(1)分组把小棒 10 根一捆捆完后,从一十数到一百。(2)指导学生在实物图上数数过程。问:这里有多少根小棒?(100 根)几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几个十?8、合作学习,尝试训练(1)分组讨论数 100 以内数,怎么数?(2)相互交流,板书。一根一根地数:1、2、3、4、5两根两根地

3、数:五根五根地数:十根十根地数:9、引导观察有几种数法?三、尝试训练教材 P2“说一说” 。四、小结100 以内的数是怎样数。五、巩固训练41、从 85 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 100。2、从 10 起一十一十地数,数到 100。3、从 35 起五个五个地数,数到 85。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七、作业设计教材 P2“练一练”第 1、2、3 题。课题:数豆子课题:数豆子主备教师:主备教师:上课时间:上课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学习目标:1、能读写百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2、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的数字的意义。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

4、和合作精神。学习重、难点:1、数数、读数、有规律的数数。学具准备:计数器、玉米、豆子。学习步骤:一、基本训练1、出示盒子5问:猜猜看老师手中抓的是什么?(同学们猜想)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桌上的盒子看一看。(1)大家一块做数豆子的游戏。(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建立数感;加强估算意识。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让学生数一数。 板书:数豆子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活动一)(1)出示计数器(介绍数位及位置值,建立模型。 )(2)演示计数器,拨珠“22” 。问:“22”这两个“2”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为什么?(组织交流讨论)不一样,因为十位上的 2 表示两个十,个位上的 2 表示两个一。(3)怎么写这个

5、数,请你试着写一写。2、活动二(1)在估数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读、写数的方法。(2)同桌两人玩豆子。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一起猜有多少粒,猜后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你抓一把大约有多少粒豆子?(3)指定物体量豆。(4)交流你是怎样估计的。(5)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三、尝试训练6教材 P4 页“写一写” 。四、巩固训练1、十位上是 4,个位上是 7,这个数是( ) 。2、个位上是 8,十位上是 9,这个数是( ) 。3、百位上是 1,其它数位上是 0,这个数是( ) 。六、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七、作业设计1.教材 P5 页“练一练”第 1、2、3、4 题

6、。2.右边的 4 在个位上,表示 4 个一左边的 2 在十位上,表示 2 个十。2 47课题:动物餐厅课题:动物餐厅上课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巩固 100 以内数的顺序。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学习重、难点: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学具准备:数字卡片,计数器。学习步骤:一、基本训练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2、和 61 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3、十位上是 4,个位上是 8,这个数是( ) 。二、导学1、导入学习(教材 P6)(1)数一数:小猴和小狗手中的红果,谁拿得多?(2) 小猴 小

7、狗21 18 3 2 3 4(3)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82、填一填:(教材 P6)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三、尝试训练1、 “试一试”在 8,29,56,60,17,86,74,47,100 中比 70 小的数是( ) ( ) ( ) ( ) ( ) ( ) ;比 50 大的数是( ) ( ) ( ) ( ) ( ) 。四、巩固训练1、41、43、 、 、 、 。2、75、76、 、78、 、 、 。3、比大小4554 8676 8089 10089 17 69五、小结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六、作业设计1.教材 P6-7 页练一练第 1、2、4 题。9课题:小小养殖场课题:小小养殖场上课

8、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学习重、难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学习步骤:一、基本训练1、按数的顺序填空。2、 比少( )个。 比多( )个。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1)观察主题图养殖场有鸭( )只,鸡( )只,鹅( )只。(2)养殖场( )最多, ( )最少。(3)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说一说,谁多谁少?3839515210( )比( )多得多, ( )比( )多一些。三、尝试训练完成教材 P8 页“想一想” 。四

9、、小结两数相差很多,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表示,如果两数相差不多,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来表示。五、巩固训练1、比一比:号小鸡吃了 56 条小虫。号小鸡吃了 68 条小虫。号小鸡吃了 91 条小虫。( )号小鸡吃得最多, ( )号小鸡吃得最少。( )号比( )号多一些;( )号比( )号少得多。六、作业设计教材 P9 页练一练,第 1、2、3 题课题:认识课题:认识 100100 以内数的练习课以内数的练习课主备教师:主备教师:上课时间: 年 月 日11学习目标:1、巩固 100 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数位的概念。2、进一步熟练两位数大小的比较,初步掌握比较多个数的方法。学习重、难点:巩固 100 以内

10、数的组成、读写、数位的概念。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学习步骤:一、基本训练1、比大小5335 4839 10099 848 个十和 4 个一 9 个十892、写出两个比 80 小的整十数: 3、写出两个大于 40 小于 50 的两位数: 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接力赛)20,22, ( ) , ( ) , ( ) , ( ) , ( ) 。2、填一填。 (教材 P10)第 1 题。 (独立完成)3、说一说。 “练习一”第 2 题。(1)学生看图(2)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4、画一画, “练习一”第 3 题:理解题意。三、尝试训练教材 P11“我拨你写” 。四、巩固训练121、想一想,写一写

11、。(1)按顺序写数(2)写出 3 个十位上是 6 的两位数。 ( )(3)写 3 个十位上是 4 的两位数。 ( )课题:观察物体课题:观察物体上课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学习重、难点: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学具准备:图片、玩具车。学习步骤:一、基本训练1、画出你看到的水壶的样子。67739994132、你发现了什么?.二、探知导学1、拿出小汽车(1)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说一

12、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 ) , ( ) , ( )三部位。(2)观察主题图:淘气看到的是第( )幅,笑笑看到的是第( )幅。(3)讨论:为什么这两个小朋友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2、小结:他们站的( )不同,看到的( )也就不一样。三、尝试训练教材 P12,P13“练一练”第 1,2,3 题。四、巩固训练同步本 P12 练习 1.2.3.4。14课题:桌子有多长课题:桌子有多长上课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个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习重、难点:1、培养对数学的兴趣。2、发展估测意识。学具准

13、备:刻度尺。学习步骤:一、基本训练你的身高是( )厘米。讲桌约长( )厘米。二、探知导学1、导入学习15(1)桌子有多长。用手测:讲桌长( )拃,课桌长( )拃。用刻度尺测量:讲桌长( )厘米,课桌长( )厘米。(2)认识刻度尺: 刻度尺上有( ) , ( ) , ( ) , ( ) 。书写:厘米、用字母“cm”表示。刻度尺上每 10 小格组成一大格,就表示 1cm。(3)说一说:刻度尺上从哪到哪里是 1 厘米。如:从( )到( )是 1 厘米。(4)判断:从 4 到 5 是 1 厘米( ) 。2、量一量:铅笔长( )厘米(1)小结。首先,我们找到 0 刻度,把笔的一端对准 0 刻度,看另一端

14、对准哪个数,就把它读出来,这个数就是测量铅笔的长度。 (3)量一量数学课本长( )厘米。三、尝试训练。画出 1 厘米,3 厘米,5 厘米长的线段。四、小结量物体时,要找准( )刻度线,把测量物体的一端对准它,另一端对准哪个数值,这个物体就长多少。五、巩固训练161、量一量。( ) ( ) ( ) ( )课题:去游乐园课题:去游乐园上课时间: 年 月 日学习目标:1、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2、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测能力。学习重、难点:1、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即 1 米=100 厘米。2、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学具准备:米尺等。学习步骤:一、基本训练读下面的数:2 厘米 4cm 6cm 5 厘米二、探知导学171、导入学习观察 P16 的主题图: ( )根 1 厘米长的小棒是 1 米。2、认识米。(1)观察米尺:米用字母( )表示。(2)1 米=( )厘米。(3)说一说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