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223835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 京山县罗店中学:邓先明 孝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普天 之下,古往今来,所有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所有的父母对儿女,都有 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为了儿女,他们甘受千辛万苦,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诗经上说:“父母生我,鞠我,顾我,携我,长我,育我,欲极之 德”,意思是说,父母生我,养我,出入抱我,一切照顾我,长大些又教 育我,父母对我的恩德无以言表。正是因为父母对儿女这般牵肠挂肚的爱,所 以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亲爱的情感,长大懂事以后,就想着要回报 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 孝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2、,由上面一个“老“字和下面一个“子“字组 成。说文解字说,孝即“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孝字的构成, 形象地描绘出上面的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承奉着上面的老人, 父慈子孝,十分和谐。 夫孝,德之本也.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人类最高 尚的行为就是孝。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它是人的行为规范和 做人的准则。 “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 对老人不仅要物质上供养,而且要尊敬,使他们精神愉快,不然的话,和饲养 犬马有何区别呢?孝的内容除了“养”和“敬”,他又提出“谏诤”。曾子问 孔子:唯父之命是从,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

3、么话!从前天 子有谏诤之臣七人,虽然无道,也没有失去天下。父亲有了谏诤之子,就不会 陷自身於不义。所以,只要有不义之事,就应该谏诤。唯父之命是从,又怎能 说是孝呢?可见,孔子并不赞成愚忠、愚孝。孟子则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 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人们对父母之爱,延伸到其他老年人。这是了 不起的发展。孔孟的这些关于孝的精辟论述,成为高悬古今、照耀世界的真理。 他们发掘、总结人性的真善美,并以之教化民众的伟大功勋,也使他们成为人 间圣贤。 孝是人世间一种高尚的情感。它的本质是亲情回报。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 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孝是一颗永 远闪耀着人伦道德之

4、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宝。孝的本意是善良 的,纯净的,是人与生俱来、万古长存的美德,我们应当大力提倡。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人们惊奇地发现,我们对孝的需求是那样迫切。 我们 的老年人需要孝。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老年人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辛苦劳碌一生,做出贡献,如今他们年老了,力衰 了,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使他们幸福愉快地度过晚年?这是摆在国家、 社会和每一个家庭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家已经制定了“党政领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指导方针, 确定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

5、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的老龄工作目标,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老龄工作体系,并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 的工作。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人们对老龄工作还不那么重视, 在一些人当中存在着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特别是有些不肖子孙,不但不尽孝 养义务,反而虐待打骂老人,抢夺老人财物,干涉老人婚姻,侵犯老人合法权 益,有些人的做法简直天良丧尽,令人发指。有些人虽然做到了生活上的赡养, 但没有注意精神慰藉。老年人因为孤独、疾病、受虐等原因,自杀事件屡有发 生。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那些违了法的不孝之人绳之以法, 自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但更多情况属于道德范畴,只有用孝道来教育、

6、 感化他们,使之尽儿女的责任,让老年人在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中度过晚年,才 是更为积极有效的办法。 我们的儿童需要孝。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应当精心培养。现在的问题是, 由于我国不得不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家庭形成了四个老年人、一对夫妇、 一个孩子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人们由于爱幼的本能,特别是隔代更甚的规 律,我们的儿童往往被娇惯、溺爱。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以 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冷漠的人。这对孩子们形 成健全的人格是很不利的。因而,应当以孝道为切入点,加强儿童的思想道德 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做个有道德良心的人。一个从小就 知道孝敬父母的

7、人,长大以后才可能成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感, 道德高尚,成就大事的人。 我们的国家需要孝。要把国家治理好,不仅需要以法治国,也需要以德治 国。德治的“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家庭美德中,头一 条就是孝敬老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社会稳定。而孝,正是调节 家庭关系的一剂良药。在目前的家庭中,总的看,关心下一代是有过之而无不 及,关心上一代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因此我认为,以德治国也应当注意从家 庭入手,从孝道入手,尔后延伸到社会、国家。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 必是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效忠国家的人。古往今来,无数事实已经证明, 国之忠臣,都是孝子。 既然孝是人与生俱来、万古长存的美德,既然当今时代需要孝,我们就有 责任弘扬孝道,把历史传统和时代特点结合起来,使之发扬光大。“谁言寸草 心,报得三春晖”,愿天下所有的儿女都能珍惜父母的一片苦心、真心和爱心。 并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