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522291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 - 滩桥高中滩桥高中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小军 审题人:邓诗兵 考时: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孝是人生自然生发的一种亲情。任何个人都因其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人的生命是 如此脆弱,只有亲人时时刻刻地关照,才可度过其婴儿期。正是因为父母无私的爱,子女才 得以成人。在子女年幼时,父母为子女尽心操心,是父母的责任与本分。父母孩子之间的

2、情 感自然产生,非外部所加,属于无条件的道德情感。在人的孩提时代,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 存在时,我们就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双亲。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之上的孝起初是孩子天性和 爱心的觉醒,经过强化和培养,会逐渐成就孝道,然后进一步,成为超越任何个人私利的人 格。 在父母和子女形成了一种基本的情感相通关系后,父母特别理会到孩子的需要,孩子则 尤其亲近父母。两者相互都有亲近感,达到爱的统一。子女尽孝也就是爱的体现,这样一种 爱,也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的爱的起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蕴含着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 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关系既不是契约协定,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交换,而是人性的自然产物。 因而,这里有着不可

3、推卸的道德责任。 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的理想,从孝道上看,也就是把孝道弘扬光大,达到以孝治天下 的目的。孝道把对国家的爱以及对君王的忠诚看成是孝的扩展和提升:“移孝作忠。 ”儒家 伦理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核心则是“孝悌” 。在孔子那里,他以“仁”为最高道德要求,而 “孝悌”则是仁的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 力,则以学文。 ”并且明确地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 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孝的教育尤为重要。这里还需要指出一点,即儒家往往“孝悌”并用, 孝是指对父母的德性要求,而悌则是指兄弟之间的相互尊重,但前者更为根本。 孟子也明确

4、谈到“孝悌”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并且把它看成是传统的社会伦理的核心 地位,这也是儒家的基本观点,他不仅把“孝悌”看作是基本的德性,而且提出了“移孝作 忠”的说法。汉代的董仲舒也说:“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 ”无孝悌则不配做人,更无从谈 起政治上的公忠。 当代社会由于传统的断裂,对于孝与公忠两者的关系已经看不到基本的联系。多年来脱 离个人的私德来讲政治,实践表明这样的政治是靠不住的。传统孝道认为为父母尽孝是一切 教化之本,由亲亲施始,亲亲启蒙,人情陶冶,进而达到道德的升华。试想,谁会相信一个 连侍奉双亲的德性都没有的人,会真诚热爱他人和国家呢?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其起点就 在于孝。教化强调施从亲始

5、,而其根本精神在于更多地远离对自我利益的关切,把爱心更多 放在社会和他人那里,从而养成一种关怀他人、关怀社会的胸怀和情怀。 (摘自龚群孝道的情感与外推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生发的,子女对父母的孝道是自然产生,无需后天培养。 B正因为父母尽心尽力,子女才得以成长,所以父母年老后子女也应尽自己的孝心。 C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孝悌”是“仁”的基础,因此包含了儒家道德教育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 - 的全部内容。 D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孝悌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伦

6、理核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第一段从孝的自然生发的特点讲到孝道的形成,引出了笫二段关于孝和忠关系的阐述。 B作者将个人为父母尽孝与儒家治同平天下的理想相结合,足将孝与公忠结合起来。 C文章以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的言论有力地论证了孝悌是仁爱、公忠等道德的基础。 D文章的论述由现象到理念,由古代到当代,由孝道到公忠,逐层深入,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孩子的孝需要经过强化培养才能转化为孝道,可见孝道是需要后天学习修炼的人格。 B为父母尽孝,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和社会的爱的起点,可见孝是一切爱的核心。 C儒家教化强调从

7、侍奉双亲开始,就是以孝道推动公忠,以亲情陶冶来升华道德。 D一个人的私德不好,必然会影响到对他的政治评价;不爱父母的人不会真正爱人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木 鱼 周 海 亮 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 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 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 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 子问为什么,

8、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 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 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 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 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 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 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鲤鱼。亲戚家 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的 样

9、子。 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 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 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 食。 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 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 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 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讥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 仅是动

10、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 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 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 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 多年挥之不去。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3 - 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 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 垂涎。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

11、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 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 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一次冬子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他想为博 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 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铜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 一条木头雕刻而成的鱼远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11)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 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

12、或许一件老 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 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 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 (12)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13)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选自小说月刊2017 年第 12 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写村民嫁女,在喜宴上摆一道红烧木鱼,只看不吃,不仅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 更表现了当时生活的贫困。 B段“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

13、得像猪” ,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喜宴上 人们狼吞虎咽的情形。 C段“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 ,主要是因为栓叔高超的手艺,使木鱼像一条色 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 D小说的结构简洁中见精细,叙述风格沉稳老练,语言质朴冷静,却张力十足,不造作 矫情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小说以“木鱼”为标题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5 分) 6当冬子抵不住诱惑,最终动了那条木鱼之后,他的心路历程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相关文 段,简要分析概括。(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

14、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 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 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 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读了几年大学,还不如中学毕业就去做生意的同学, 人家都有车有房了,自己却什么都没有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如果把“有用”等 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 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 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

15、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4 -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 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 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 ,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 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见识丰盈以及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 金钱体现。 当然, “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 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 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 2017 年 1 月 17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