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5222851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双峰一中双峰一中 20182018 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满分:满分:150150 分分 时量:时量:140140 分钟分钟 命题人:曾祥昔命题人:曾祥昔 审题人:彭国良审题人:彭国良一、现代文阅读(30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要坚信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化

2、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国家对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的血脉

3、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鲁迅先生虽然批判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但他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 。中国近代表现的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学者

4、和专家以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大国学者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极为平常。可以预期,在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中,中国学者会日渐增多。单面输入和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它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不可分。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民族的自尊、自强。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像旧中国那样在世界政治舞台缺位,而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光明日报2018 年 01 月 08 日 15 版)1. 下列关于

5、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看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B. 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是正确的国家观,是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C. 如今,中国学者和专家参与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极为平常,中国学者正日渐增多。D. 我们正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走向世界政治舞台。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从内涵方面界定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也是文化载体中的内在精神。B. 第二段谈文化自信与国家的关系,强调统一的国家和民族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C. 第三段用鲁迅的话证明

6、近代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统治者的“治绩” 。D. 第四段从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谈文化自信包含了知识分子的自信。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的载体包括文物和典籍,理解载体中深层内涵和内在精神,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B.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只要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就会中断。C. 文化专业领域知识分子也都能在各个领域以创造性贡献对人民的文化自信起到强化作用。D. 文化自信与文化相关,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答案】1. B 2. C 3. C【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

7、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是对文本内容的考查,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 项曲解原文。原文“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涵。 ”选项中的“不是”改变原意。C 项已然与未然。原文有限定“可以预料” “会日渐增多” 。D 项信息遗漏。原文信息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和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

8、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分析和推断文中重要内容的论据推理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论据作用理解失误。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证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

9、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 项,说法过于绝对。 “只要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就会中断。 ”原文无据。(二) (本题共 2 小题,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对外表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形象和声誉。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就将会“被别人表达” 。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文化作为一股风潮席卷世界, “中国符号”成为世界的“商业利器”。比如迪斯尼电影花木兰 ,全球总票房高达 3. 043 亿美元, 功夫熊猫更以 5.771 亿美元的票房,创造了好莱坞动画电影史上的票房奇迹。为什么同样的故事我们很难讲到国外去,别人来讲却可以风靡全球?区别在于我们讲

10、花木兰的故事只突出了忠孝,而迪斯尼塑造的花木兰,则是一个追求实现自我和男女平等、具有丰富情感的女人。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先要清楚应向世界传递怎样的价值观,悉心研究和调整讲故事的策略,提高再创作故事的能力,采用能引起世界共鸣的方式讲述。2016 年 G20 峰会上, 最忆是杭州就是对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讲述。最忆是杭州共有九个节目,其中采茶舞曲是由 300 名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舞蹈演员集体演绎的, “采茶姑娘们”用优美的身姿尽情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美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丽。在美好爱情故事中,导演择取“伟大的爱情”这一视角来赞颂梁山伯与祝

11、英台的坚贞爱情,通过戏、曲、舞、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形象表达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茉莉花作为最负盛名的中国民歌,其经典旋律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极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东方音乐符号。此次晚会上的难忘茉莉花是基于茉莉花的一次再创作。这些表演,都恰当地使用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并提取能与世界人民互通、互感的部分,用情感引起国外观众的共振,这就是“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 。最忆是杭州中来自外国艺术原型的节目也巧妙融入了中国符号。在世界知名的芭蕾舞天鹅湖中,导演将西湖的断桥融入其中;月光是法国钢琴家德彪西的传世之作,当承载着钢琴和演奏家的平台缓慢地在水面上移动时,背景仍然是断桥。整台晚会采用

12、中西合璧的叙事视角将中国文化进行讲述、传播,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和中国文化的自信。4. 下列对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传达了正确的价值观B. 能够引起世界的共鸣C. 拥有独特的文化符号D. 取得优秀的票房成绩5. 下列说法不属于最忆是杭州表演成功原因的一项是( )A. 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B.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C.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D. 中西合壁的叙事视角【答案】4. B 5. B【解析】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5. 试题分析:B 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到最忆是杭州表演

13、中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由难忘茉莉花 “恰当地使用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并提取能与世界人民互通、互感的部分,用情感引起国外观众的共振”可知 A 项正确;由原文“最忆是杭州共有九个节目” ,在美好爱情故事中“通过戏、曲、舞、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形象表达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可知 C 项正确。由“整台晚会采用中西合璧的叙事视角将中国文化进行讲述、传播” ,可知 D 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三)文学类文本(15 分)阅读下面的义字,完成后面各题。母亲莫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五岁的时候,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