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9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5222831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9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9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9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9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9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9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9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湖南湖南 G10G10 教育联盟教育联盟 20172017 年年 9 9 月高一联考月高一联考语语 文文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能孵化能工巧匠的中国制度吴钩传统中国不但代有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而且很早就发展出一套维护产品质量、夯实工匠精神的制度,其中可圈可点的就有两个:“勒名制”和“国家质量标准” 。所谓“勒名制” ,是指国家强制工匠在他们制造的器物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一旦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即按名字追溯制造者的责任。这叫做“物勒工名” 。据说早在春秋时,就已经

2、有了“物勒工名”的制度, 吕氏春秋载,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以情。 ”唐朝时, “物勒工名”写入唐律,是一项强制制度,凡制作兵器、陶瓷、漆器、金银器、建筑器材等等,工匠都必须在他们制造的产品上勒刻下名字,表示对产品质量的担保。宋徽宗年间,宰相蔡京当权,为了将反对新法的保守派大臣永远打倒,他列了一个黑名单:上面都是宋哲宗元祐年间当政的大臣姓名,称“元祐党人” 。蔡京要求各州县都必须将“元祐党人”的姓名刻在石碑上,公示于天下。但在勒刻“元祐党人碑”时,受到了一些抵制,比如在长安,一个叫做安民的碑工被官府征用来给“元祐党人碑”刻字,安民拒绝了,因为在当时的舆论中,很多“元祐

3、党人”都是德高望重之人,人们不希望看到他们的名字被刻在石碑上示辱。但官府强迫安民必须刻碑,不然的话就拿他治罪。最后,安民没办法,只好“乞免镌安民二字于石末” ,即批准他免予“勒名” ,否则,他坚决不刻石碑。安民不愿意“勒名” ,是因为他知道,替蔡京刻这“元祐党人碑” ,会给他的人生带来耻辱,损害他的信誉。珍视匠人的信誉,正是传统工匠精神的体现。在宋代的建筑行业,还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国家质量标准” 。这个建筑业的“国家质量标准” ,体现在营造法式这部著作中。所谓“营造” ,是工程建筑的意思;“法式” ,即规则、标准的意思。这部营造法式实际上就是宋朝政府对全国的公共工程建设设定了强制的国家质量标准

4、,包括对土石方工程、石方工程、大型木料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工程、小型木料工程、泥水工程、制砖与制瓦工程、装修工程等 13 个工种的选料、规格、设计、施工、流程、质量,都作出了详细的规范。营造法式对修建城墙、房屋的地基建设标准也提出严格规定:“凡开基址,须相视地脉虚实。其深不过一丈,浅止于五尺或四尺,并用碎砖瓦石札等,每土三分内添碎砖瓦等一分。 ”如果选址邻近水边,则不但要深挖,而且开挖面必须更大,并钉立木桩加固。在公布“营造法则” 、设立公共工程建设标准的同时,宋政府还对公共工程实行“保质期”制度,即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在若干年限内如果发生破裂、损隳

5、、泄漏、垫陷等质量问题,则追究设计方、施工方与监修者的刑事责任。这个“保质期”一般是五年,重要的工程是八年。工匠精神并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而是需要建立一系列产品质量制度来慢慢培育,并形成工匠精神的内在传统。如果没有保证产品质量的制度与匠人传统,所谓的“工匠精神”便是空中楼阁。1. 下列对宋代碑工安民为“元祐党人碑”刻字不愿意“勒名”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将“元祐党人”的姓名刻在石碑上,是宰相蔡京对保守派大臣的迫害,安民不想因此蒙羞。B. 宋朝制作石碑的材料差,石碑的质量难以保证,安民不想因石碑质量不合格而被追究责任。C. “元祐党人”大多数人德高望重,人们尊敬他们,不愿看到他们的名字

6、被刻在石碑上受辱。D. 安民珍视作为匠人的信誉,不愿因为替蔡京刻这“元祐党人碑”而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耻辱。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勒名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维护产品质量、夯实工匠精神的制度典范, 吕氏春秋中有相关内容的记载。B. 唐朝法律规定,工匠必须在他们制造的兵器、陶瓷、漆器等器物上刻下名字,以示对产品质量的担保。C. 宋朝公共工程的保质期是五年,保质期内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就会追究设计、施工与监修人员的责任。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D. 宋代修建城墙、房屋,对地基设计和基础构造都作了规定,如果选址邻近水边,规定更严,要求更高。3. 根

7、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实行勒名制,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即按名字追溯制造者的责任,表明了古代人们对产品质量的重视。B. 物勒工名,国家强制工匠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他们制造的器物上,有利于增强工匠们的责任感、荣誉感。C. 勒名制、 营造法式等制度,维护了产品的质量,夯实了工匠精神,使长城、故宫等古建筑得以长存。D. 在建立一系列的保证产品质量的制度的基础上,才能慢慢培育工匠精神,并形成工匠精神的内在传统。【答案】1. B 2. C 3. C【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宋代碑工安民为元祐党人碑刻字不愿意勒名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理解内容要点能

8、力。解答此类题,要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B 项, “宋朝制作石碑的材料差,石碑的质量难以保证”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无据。故选 B。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 项, “宋朝公共工程的保质期是五年”说法以偏概全,原文为“这个保质期一般是五年,重要的工程是八年” 。故选 C。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9、一项是” ,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 项, “勒名制、 营造法式等制度,维护了产品的质量,夯实了工匠精神,使长城、故宫等古建筑得以长存”说法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勒名制和营造法式都与长城、故宫等古建筑缺少必然关联。故选 C。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

10、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

11、”“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尘埃尘埃朱以撒尘埃是时光的足迹。时光走远了,尘埃就积厚起来。视觉要触及尘埃总是那么困难。有时八九点钟的太阳从天窗投射进来,借助了强大的光束,才可以见到无数的尘埃在飞舞。一

12、脱离光束,视觉一点办法也没有。凡有层面的都是尘埃的栖息地,就是一枚倒竖的针尖,时日久了,也沾满尘埃。落座前,会不由自主地伸出食指,在落座部位刮一下,然后仔细瞧瞧,看有什么附着物,若没有,才放心坐下,心里舒服起来。城市的尘埃这么多,有时上午才用白毛巾揩过,下午又落下了,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消说大地这无比巨大的层面了。家庭的尘埃总是催人记忆过去的时光,常会思索,上次打扫尘埃是在何时?如果没有尘埃,时光就缓慢些。山中无尘埃,于是山中无岁月,只是以月盈月亏计较。人的洁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与尘埃交往中,尘埃太轻太飘渺太虚无了,连细密的头发丝都能藏住尘埃,于是倒霉的长发三日两日遭遇香波,折腾得不断脱

13、落。除了梅雨时节外,充足的阳光总把尘埃提炼得无足轻重,流动的空气成了风,风成了尘埃的翅膀。再轻微无痕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的风,都毫无费力的携带千万尘埃,没有一个地方不见尘埃踪影。举家外出旅游返回,马上就要与尘埃宣战。通常,我是用水来攻克,把它们融在水里。翅膀沉重了便飞不起来。眼见一盆清水浑浊,便暗喜尘埃被收拾了不少。当然有些地方是无须动的,譬如收藏了几方秦砖汉瓦,则放量让尘埃落满,它们毕竟属于尘埃那一部分,尘埃的添加使它们更见沧桑。尘埃使物质变得久远,令人想起前尘影事,只有傻瓜才会把它们擦拭铮亮。可是那些融于水中的尘埃又如何呢?水泼掉了,干了,尘埃脱了水,又活过来了,漫天飞舞。居家是不可拒绝清风的,人们设计纱窗是为了阻止尘埃随风飘入,细若针眼的纱窗显然挡不住尘埃的从容登堂,返回它熟悉的家园,有时就得倚仗来聊天的朋友,他们时不时得意地扭动着身子,就把尘埃牢牢带上了。他们走了之后,红木沙发光亮之至。他们把尘埃带到别处生存,这些尘埃的返回就大不易了。这个刮风的秋季,尘埃多了起来,不远处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