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骨关节系统 代谢障碍性骨病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22681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医学骨关节系统 代谢障碍性骨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基础医学骨关节系统 代谢障碍性骨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基础医学骨关节系统 代谢障碍性骨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基础医学骨关节系统 代谢障碍性骨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基础医学骨关节系统 代谢障碍性骨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医学骨关节系统 代谢障碍性骨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骨关节系统 代谢障碍性骨病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关节系统,代谢障碍性骨疾病, X线表现-全身性骨密度减低 腰椎、骨盆明显骨小梁及骨皮质边缘模糊 绒毛状骨骼变形 承重骨假骨折线 耻骨支、坐骨、肋骨、胫骨和股骨上段,假骨折线:股骨颈内侧的垂直于骨皮质的透明线,骨盆正位片 骨质软化的骨骼变形和假骨折线,骨盆内陷呈三角形,坐耻骨处可见对称性的、边缘光滑、无移位的低密线状“假骨折线”, 鉴别诊断: a.骨质疏松:骨皮质薄、骨小梁稀少清楚;有病理骨折;骨骼变形和假骨折线少 b.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在婴幼儿及儿童少见;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长指骨桡测骨膜下骨质吸收;多有高血钙。 c.先天性骨梅毒:无骨质疏松;局限性骨质破坏,多见于胫骨近端内侧,股骨

2、远端内侧干骺端。骨骺大小、密度、轮廓基本正常。,骨关节系统,内分泌性骨病,垂体疾病,脑垂体位于蝶鞍内,分前叶和后叶前叶:腺垂体,分泌 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后叶:抗利尿素和催产素 垂体前叶功能异常可引起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垂体性侏儒柯兴(Cushing)综合征西蒙(Simmond)病,一、巨人症,1、概述病理:垂体前叶生长激素过度分泌所致巨人症 骨骺愈合之前病因:主要 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腺瘤少数 为嗜酸性细胞增生引起极少 垂体腺癌,2、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a.骨骺向长的方向生长迅速,四肢异常生长;b.躯干与四肢相比相对的短缩;c.手足的指及趾表

3、现纤细、末端无粗糙现象;d.常看到蝶鞍增大:方形增大,前床突上翘,后床突及鞍背后移,鞍底可出现双边征CT、MRI,3、诊断和鉴别诊断a.家族性身材高大 与巨人症发病初期,后者全身各部发育匀称,无内分泌异常症状,二、垂体性侏儒,1、概述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生长发育障碍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垂体性侏儒多见,病因不明继发性者少见,垂体本身或周围病变引起,2、影像学表现X线 与年龄相比a.全身骨骼匀称性发育较小b.骨骺出现延迟,愈合亦延迟甚至不愈合c.椎体因边缘骨骺缺如可变扁d.颅面骨较小,颅顶骨相对较大,颅缝不闭合e.副鼻窦发育较小,上下颌骨发育不良原发性 蝶鞍发育较小;继发性 蝶鞍扩大CT和M

4、RI 原发性 早期多正常,晚期可见垂体体积变小继发性 可发现鞍区肿瘤或其他占位性病变,垂体性侏儒 手正位平片 骨骼匀称性发育较小,虽为成年,桡骨远端干骺骨骺仍未闭合,3、诊断和鉴别诊断 全身骨骼匀称性发育较小,骨骺出现和闭合延迟或不闭合,智力正常即可诊断,甲状旁腺疾病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后者促进骨内破骨活动和骨钙脱出,提高血钙浓度,增加肾小管和肠道钙的重吸收,减少肾小管磷的重吸收。,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概述甲状旁腺素分泌 甲旁亢临床表现 原发性:甲状旁腺腺瘤80-90;其次弥漫性甲状旁腺增生;腺癌最少继发性:肾功能衰竭、佝偻病、肾小管性酸中毒及Fanconi综合征等好发年龄30 -

5、50岁,女性多于男性全身骨关节疼痛和多发性骨折实验室检查:血钙和尿钙 PTH 血磷降低 碱性磷酸酶发病机制 甲状旁腺素 骨内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吸收区内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并继发粘液变出血 纤维囊性骨炎富含含铁血黄素呈棕色而又被称为 棕色瘤,2、影像学表现普通X线检查 1/3骨骼改变、 1/3骨质疏松、1/3无骨骼异常 全身骨骼广泛性骨质疏松 骨膜下骨皮质吸收 中节指骨桡侧缘,骨干皮质花边状骨缺损,特征X线表现,齿槽硬板、长骨肋骨也可发生 软骨下骨吸收 锁骨肩峰端及耻骨联合处,软骨下骨质缺损 局限性囊状骨破坏(棕色瘤)长骨和下颌骨,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囊状透光区,边界清楚 骨质软化 可引起继发性甲

6、旁亢 骨质硬化 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继发性甲旁亢 尿路结石 双侧肾盂多发,鹿角形或斑片状 关节软骨钙化 原发性甲旁亢,膝、肩、腕部三角软骨处 软组织钙化 继发性甲旁亢,关节周围和血管壁,CT和MRI 可发现甲状旁腺腺瘤C T:骨质疏松、骨吸收、囊变MRI:对骨髓纤维化和囊性病变的鉴别有意义对骨膜下骨吸收观察有限,双手正位平片 双手骨质疏松;双侧第2-4中节指骨和第4-5近节指骨桡侧皮质外缘模糊并不规则缺失,呈现不同程度的骨膜下骨吸收 股骨上段正位平片 股骨颈、转子间区及下方多个大小不等类囊状透光区。部分病灶相邻皮质轻度膨胀变薄,棕色瘤 CT平扫轴位 股骨上段类囊状病灶骨壳部分不完整,内显示液液平

7、面,手正位平片 沿指骨桡侧缘明显的骨膜下骨吸收,掌部血管钙化明显 指骨远段桡侧可见边界清楚的7mm宽的透亮带,正位胸片 两侧多发肋骨膨胀性骨质破坏, 胸椎上段见金属内固定,两侧肺野清晰 胸部CT纵隔窗 肋骨两侧多发膨胀性骨质破坏,略有对称分布,病变周围未见软组织肿块,手正位平片 沿指骨桡侧缘见骨膜下骨吸收,头颅侧位平片颅骨骨质密度不均呈“椒盐征”,颌骨齿槽硬板见骨吸收,骨盆正位平片 左侧髖臼至坐骨溶骨性骨质破坏 病变累及中部,骨质结构消失,病变边缘轻微硬化,并有膨出改变。耻骨联合表现为广泛的软骨下骨吸收的异常改变,CT平扫轴位 髖臼前内缘溶骨性骨质破坏,骨和骨皮质膨胀改变,病变区密度为软组织密

8、度,肩锁关节正位平片 软骨下骨质破坏导致肩锁关节间隙增宽(小箭头), 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处见韧带下骨吸收(大箭头),股骨下段正位平片 股骨远段“棕色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中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小箭), 股骨内侧髁软骨下骨吸收致软骨下边缘模糊(弯箭头),3、诊断和鉴别诊断a.骨质软化 骨骼弯曲变形,假骨折 b.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多骨发病,病变局限 c.肾性骨病 继发甲旁亢,儿童多见 d.畸形性骨炎 多骨发病,不累及全身骨骼病变骨增粗变形 e.多发性骨髓瘤 老年发病,多骨破坏,尿本周氏蛋白阳性,复 习 题,1、佝偻病的发病机制与活动期的X线表现?2、骨质软化与骨质疏松病理有何不同?影像学特点各有哪些?如何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