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 张荣清 主编)ppt电子课件教案第8章注射成形工艺及注射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22548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 张荣清 主编)ppt电子课件教案第8章注射成形工艺及注射模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 张荣清 主编)ppt电子课件教案第8章注射成形工艺及注射模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 张荣清 主编)ppt电子课件教案第8章注射成形工艺及注射模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 张荣清 主编)ppt电子课件教案第8章注射成形工艺及注射模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 张荣清 主编)ppt电子课件教案第8章注射成形工艺及注射模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 张荣清 主编)ppt电子课件教案第8章注射成形工艺及注射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版 张荣清 主编)ppt电子课件教案第8章注射成形工艺及注射模(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26,1,第8章 注射成形工艺及注射模 ,1.注射成形原理:,8.1 注射成形原理及工艺特点,将粒状或粉状的塑料加入到注射机的料斗,在注射机内塑料受热熔融并使之保持流动状态,然后在一定压力下注入闭合的模具,经冷却定型后,熔融的塑料就固化成为所需的塑件。,颗粒、粉状塑料,注射机料筒,加热熔融,充模,冷却固化,塑件,2018/9/26,2,注射过程,成型后处理,成型前准备,原料的检验、染色和干燥,模具清理、预热、脱模剂的选用,嵌件预热,料筒清理,退火,调湿,8.1 注射成形原理及工艺特点,2.注射成形工艺过程:,2018/9/26,3,1.成型前准备,原料检验,原料染色,原料干燥,质

2、量体积,流动性,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收缩率,烘箱干燥,红外线干燥,热板干燥,高频干燥,2018/9/26,4,2.注射过程,原料检验 预处理,合模,注射,装入料斗,保压,脱模,装入嵌件,清理料筒 清理模具 涂脱模剂,嵌件清理、预热,预塑化,塑件后处理,冷却,2018/9/26,5,3.注射成型后处理,放在一定温度的红外线或循环热风烘箱、液体介质中(热水、矿物油,甘油、乙二醇和液体石蜡等)一段时间,再缓慢冷却。减少(厚件、金属嵌件)内应力。,将刚从模具中脱出的塑件放在热水中(100120),隔绝空气,进行防氧化处理,达到吸湿平衡。调湿后缓冷至室温。使塑件的颜色、性能以及尺寸稳定,通常聚酰胺类塑料药

3、调湿处理。,退火:,调湿:,退火的温度:高于使用温度1020,低于热变形温度1020。,2018/9/26,6,注射成型工艺条件,温度,压力,时间 (成型周期),2018/9/26,7,1.温度,料筒温度:,喷嘴温度:,模具温度:, 成型周期长,脱模后翘曲变形,影响尺寸精度;, 产生较大内应力,开裂,表面质量下降。,温度过高,温度太低,略低于料筒最高温度:防止熔料在喷嘴处产生“流涎”现象;但温度也不能太低,否则易堵塞喷嘴。,当Tf(Tm)Td范围窄时,料筒温度取偏低值。,料筒后端温度最低,喷嘴前端最高;,在Tf(Tm)Td之间 ,保证塑料熔体正常流动,不发生变质分解;,2018/9/26,8,

4、2.压力,塑化压力:,又称背压(螺杆头部熔体在螺杆转动后退时所受到的压力),由液压系统溢流阀调整大小。很少超过20MPa。,注射压力:,柱塞或螺杆头部对塑料熔体施加的压力。注射压力的大小一般为40130MPa,它的作用是克服熔体的流动阻力,保证一定的充模速率。,注射压力与塑料品种、注射机类型、模具浇注系统结构尺寸、塑件壁厚流程大小等因素有关。,2018/9/26,9, 完成一次注射模塑过程所需的时间。,3.成型时间,成型周期或总周期,成型周期,充模时间,注射时间,闭模冷却时间,其它时间,保压时间,常用的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形工艺:表8.1,2018/9/26,10,4.注射成形的特点及应用:,8.

5、1 注射成形原理及工艺特点,能一次成形形状复杂、尺寸精确、带有金属或非金属嵌件的塑件。,注射成形的成形周期短、生产率高,易实现自动化。到目前为止,除氟塑料以外,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注射成形的方法成形,一些流动性好的热固性塑料也可用注射方法成形。,缺点:注射设备价格较高,模具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不适合于单件小批量塑件的生产。,2018/9/26,11,8.2.1注射模具的分类,8.2 注射模的分类及结构组成,单分型面注射模具(两板式),2018/9/26,12,双分型面注射模具(三板式),1-动模座板;,2018/9/26,13,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具,2018/9/26,14,带活动

6、镶件的注射模具,2018/9/26,15,定模带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具,2018/9/26,16,自动螺纹注射模具,根据型腔数量分为单型腔和多型腔注射模具,2018/9/26,17,8.2.2注射模具的结构组成,8.2 注射模的分类及结构组成,(1)成形的零、部件:模具型腔直接形成塑件的零件:内表面凸模型芯、外表面凹模、各种成形杆、镶件等。件13、14。,1定位圈;2浇口套;3定模座板;4定模固定板;5动模固定板;6动模垫板;7支承板;8推板固定板;9推板;10拉料杆;11推杆;12导柱;13凸模;14定模板;15冷却水道;16导套,(2)合模导向机构:保证动、定模合模时正确对合,保证塑件现在和尺

7、寸要求,避免模具的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和干涉。件12、16。,(3)浇注系统:模具中由注射机喷嘴到型腔的通道,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组成它影响塑件的能否成形和质量。,2018/9/26,18,8.2.2注射模具的结构组成,(4)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在塑件推出前,把成形侧凸凹形状的型芯或瓣合模块从塑件上脱开或抽出。,1定位圈;2浇口套;3定模座板;4定模固定板;5动模固定板;6动模垫板;7支承板;8推板固定板;9推板;10拉料杆;11推杆;12导柱;13凸模;14定模板;15冷却水道;16导套,(5)推出机构:将塑件从模具中推出。由推杆、推杆固定板、推板、主流道拉料杆组成。件8、9、10

8、、11.,(6)加热、冷却系统:保证塑料熔体顺利充型和塑料的固化定型。加热元件、冷却水道。件15。,(7)支承部件:各种支承块(垫块)、支承板(垫板)、动模座板、定模座板。件3、6、7。,2018/9/26,19,8.3分型面,模具上用于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8.3.1 分型面的形状,直接影响塑料熔体的流动、充填性能及塑件的脱模。有单、多分型面之分。,平直、倾斜、阶梯、曲面、瓣合。平面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常用。表示。,2018/9/26,20,8.3.2 分型面的选择,(1)保证塑件能顺利取出,设置在塑件最大轮廓处,(2)方便塑件顺利脱模。一般推出机构设置在动模一侧,所以

9、分型面的设置尽可能使塑件留在动模。包在凸模型芯上。一般,塑件有小孔或嵌件时,为了保证塑件留在动模,型腔应留在动模一侧。,2018/9/26,21,8.3.2 分型面的选择,(3)应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a)不能保证同轴度,2018/9/26,22,8.3.2 分型面的选择,(4)应考虑塑件外观质量,(a)飞边不易去除,影响外观质量,2018/9/26,23,8.3.2 分型面的选择,(5)应考虑排气效果,尽量设置在塑料熔体充满的末端处(a)排气效果差,还要考虑模具零件制造的难易程度、锁模力的方向和锁模的可靠性、侧向抽芯的方便与否。结构越简单越好。,2018/9/26,24,8.4 浇注系统,模

10、具中由注射机喷嘴到型腔之间的通道。其作用是将塑料熔体均匀地送到每个型腔,并将注射压力有效地传送到型腔的各个部位,以获得形状完整、质量优良的塑件。,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部分组成,1型芯;2塑件;3浇口;4分流道;5冷料穴;6主流道;7浇口套;8拉料杆,2018/9/26,25,8.4 浇注系统,8.4.1主流道设计,1定模板;2主流道衬套;3注射机喷嘴,注射机喷嘴与型腔或分流道连接的这一段进料通道。是塑料熔体进入模具最先经过的部位,它与注射机喷嘴在同一轴心线上。在卧式或立式注射机中,主流道垂直于分型面。,2018/9/26,26,8.4.1主流道设计,设计成锥角26的圆锥形,表面粗糙

11、度Ra0.8m,以便于浇注系统凝料从其中顺利拔出。,由于与高温塑料和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常设计成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浇口套)。,材料:T8A、T10A,热处理5357HRC,衬套和定模板配合H7/m6。,主流道与注射机喷嘴对接处设计成半球形凹坑,使熔体完全进入主流道而不溢出。半径SR=SR1+(12)mm;小端直径d=d1+(0.51)mm,2018/9/26,27,8.4 浇注系统,8.4.1主流道设计,模具上设定位圈,使模具与注射机对中。小型模具可将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的(a);大多数情况下,定位圈和主流道衬套分开设计,配合固定在模板上(b)(c),配合H9/f9,2018/9/

12、26,28,8.4.2冷料穴,主流道末端设置冷料穴;作用是为了防止冷料进入浇注系统和型腔,影响塑件性能;拉料(推)杆在开模时将主流道凝料拉出。,(a)Z字应用普遍,推出后塑件无法侧向移动不能采用;(b)、(c)是变异;三者拉连杆位于推杆固定板上;(d)带球头,用于脱模板脱模中 ;(e)、(f)是变异;拉连杆位于动模板上。,1主流道;2冷料穴;3拉料杆;4推杆;5脱模板;6推块,2018/9/26,29,8.4.3分流道,连接主流道和浇口的通道,起分流和转向作用;要求塑料熔体在流动时,热量和压力损失小,使流道中的塑料最小,设置在分型面上,便于加工和脱模。,(1)分流道截面形状,圆形、梯形、U形、

13、半圆形、矩形。,圆形、矩形比表面积最小,流道效率最高,但加工困难且正方形不易脱模,实际生产常用梯形、U形、半圆形。,2018/9/26,30,(1)分流道截面形状,梯形分流道截面尺寸:H=(2/3)B,=510,D=412mm,U形分流道截面尺寸:H=1.25R,R=0.5D,=510,(2)分流道的布置形式,平衡式:分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长度、截面形状、尺寸都相同,优点:可实现均衡送料和同时充满各型腔,使各型腔的塑料力学基本性能一致,但分流道比较长。,2018/9/26,31,(2)分流道的布置形式,非平衡式:分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长度不相等,优点:在型腔较多时,可缩短流道总长度。为了满足各型腔

14、同时充满的要求,浇口必须开成不同尺寸。要多次修改,要求特别高塑件不宜采用。,分流道不必很光,Ra=1.25m即可,分流道较长时,末端也应开设冷料穴。,2018/9/26,32,8.4.4浇口的设计,连接分流道和型腔的进料通道,是浇注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小且长度最短的部分。,作用是:由于塑料熔体通过浇口时,剪切速率增高、内摩擦加剧,使料流温度升高、粘度降低,提高了塑料的流动性,有利于充型。,同时,在注射过程中,充型后在浇口及时凝固,防止熔体的倒流。,成型后便于塑件与整个浇注系统的分离。,但是浇口尺寸过小会使压力损失增大,冷凝加快,补缩困难。,生产中,通过试模确定。,2018/9/26,33,表8.2

15、:浇口的形式及特点,直浇口:适用于高粘度类大而深的塑件;浇口去除不便。,侧浇口:浇口去除方便,适合各种类型塑件。,扇形浇口:适合于宽度大而薄的塑件。,平缝式浇口:适合于大面积扁平塑件。,环形浇口:适合于圆筒形或中间带孔的塑件。,轮辐式浇口:适合同环形浇口。,点浇口:适合于盒形或壳体的塑件。,潜伏式浇口(隧道式):点浇口变形。,2018/9/26,34,浇口位置的设计,(1)应使塑件熔体的流程最短、料流变向最少。,流动比超过允许值时会出现充型不足,应调整浇口位置或增加浇口数量。表8.3,2018/9/26,35,浇口位置的设计,(2)应有利于排气和补缩。,(a)顶部会形成气囊,留下明显的熔接痕。

16、(b)点浇口合理,有利于排气。,壁厚相差很大,(a)浇口开在薄壁处不合理。(b)开在厚处,利于补缩,避免缩孔、凹陷。,2018/9/26,36,浇口位置的设计,(3)要避免塑件变形,(a)一个中心浇口会变形;(b)多个点浇口克服翘曲变形。,2018/9/26,37,浇口位置的设计,(4) 避免产生熔接痕,熔接痕是充型时前端较冷的料流在型腔中的对接部位,它的存在会降低塑件的强度。,(a)浇口数量多,熔接痕就多;(b)可以减少熔接痕的数量。,(a)流程长,熔接处料温过低;(b)增加过渡浇口,流程缩短,熔接处强度增高。,2018/9/26,38,浇口位置的设计,(4) 避免产生熔接痕,为提高熔接痕强度,增设溢流槽,使冷料进入溢流槽。,熔接痕的方向应该注意,(a)熔接痕与小孔位于一条直线,强度较差;(b)强度增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