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汤浅现象_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220868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汤浅现象_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_汤浅现象_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_汤浅现象_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_汤浅现象_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_汤浅现象_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汤浅现象_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汤浅现象_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汤浅现象汤浅现象”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刘钒刘钒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汤浅现象”作为科技史上的著名论题,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汤浅现象”相关背景的综合考察,解析科学活动中心形成变化的内外因素,提出未来科学中心的发展趋势,论述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 汤浅现象;科学活动中心;中国科技发展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刘钒,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一、引言一、引言20 世纪 50 年代,著名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在其名著历史上的科学中第一次描述了“科学活动的主要区域随时间变化而更迭”的现象。此后

2、,日本著名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通过“科学、技术与文化年表”的形式对相关文献数据加以定量分析,得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概念,相应的历史现象被称为“汤浅现象” 。“汤浅现象”揭示了世界科技发展的跳跃性和不平衡性,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某些科技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在不长的时期内赶上甚至超过科技相对领先的国家,从而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汤浅现象”是世界科学史上一个著名论题,与“李约瑟问题”一并被视为当代中国科学史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尽管都是解剖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外因,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源动力,两者还是有所不同。前者着眼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交替进展,后者更多地关注中国科技崛起的本国因

3、素。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全球化视野中,依据“汤浅现象”的产生因素,分析中国科技发展的内外条件,促进中国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是研究“汤浅现象”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二、二、 “汤浅现象汤浅现象”简述简述汤浅光朝用科技成果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当某个国家在某时期内产生的重要科技成果超过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就可以认为这个国家是当时世界科技活动的中心。通过对 1501 年到 1950 间的科技成果的统计,可以发现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发生了五次明显的转移。第一个中心是 1540 年到 1610 年的意大利,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的宇宙无限论、伽利略在天

4、文学和力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等,都成为意大利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的标志。从 1660 年到 1730 年,英国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第二个中心。除牛顿开创的经典力学体系、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外,英国在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等领域都产生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为后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第三个中心出现在 1770 年到 1830 年间的法国。著名的代表人物如数学家拉格朗日、物理学家安培、化学家拉瓦锡、生物学家布丰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可见当时的法国科学在各个领域都领先于世界。第四个中心是 1830 年到 1920 年间的德国。它于 19 世纪上半叶取代法国成为科学活动的中心并维持了

5、 90 年,涌现出了高斯、欧姆、迈尔、李比希等众多杰出科学人才,当时世界科学研究成果中近一半源自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同样,美国自 1920年至今,也一直是世界科技的发展中心,至今已近 90 年。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无论是在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科学,乃至技术科学,都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指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及医学奖)有超过一半来自美国,即使不是美国本土科学家,其成果也很大部分在美国产生。由此可见,每个科学中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 80 年左右,美国到目前为止也不例外,这就给我们带来了若干问题。首先,科学中心的转移是偶然还是必然?是

6、否存在某种规律造就了科学中心的形成?其次,按照汤浅的周期,美国似乎将要退出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一个新的中心将要形成。美国是否会被取代?如果被取代,哪个国家将成为下一个中心?最后,中国是否具备成为下一个中心的条件,即下一个中心会不会是中国?三、三、 “汤浅现象汤浅现象”的产生因素的产生因素“汤浅现象”的产生因素较为复杂,涉及社会系统的多个层面,特别是科学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指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即科学研究内容的向前推进和科学研究者的智慧;外因则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推动力。科学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质上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带有较强的突变性,尤其是在科学中心的转移过程中,突变成为一个主要

7、特征。1.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动力始终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推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恩格斯说过,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因素的深刻影响。因此,科学中心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是伴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而产生的。值得一提的是,新科学中心的形成往往发生在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而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17 世纪初的英国和 20 世纪初的美国都强烈地体现出经济因素的作用。2.文化的激荡。一般而言,在平稳均衡的文化环境中,科学的发展是缓慢的;反之,当文化处于激烈震荡的情况下,就可能形成科学的震荡,进而导致科学的突破性

8、发展。文化的激荡突出地反映在哲学领域,体现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科学的互动关系上。16 世纪中期,意大利既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不是技术最领先的地区,而是中世纪教会统治的中心。在这样一个地区产生了近代科学,文化的激荡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而这种文化激荡的形成则应归功于文艺复兴运动。同样,18 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对法国乃至后来德国的科学兴起无疑也起到了重要作用。3.社会的变革。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体现在摧毁束缚科学发展的某种社会桎梏。社会变革的力量之巨大,不仅能够用来推进科学的进步,更能够推动一个国家的更替。最典型的例子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其后的法国大革命,不仅促使两国先后成为科学活动的中心,而

9、且直接导致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4.新学科的产生。新学科与学科群,特别是凯德洛夫提出的“带头学科”,对于科学整体进步的作用是明显的,新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世界科学活动的区域分布。5.科学人才的流动。由于某些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致使科学人才流动是决定科学中心转移的又一重要因素。科学人才的流动可分为正常流动和非正常流动,正常流动通常规模较小,以双向流动居多;非正常流动则规模较大,以单向流动为主,非正常流动更容易造成科学中心的转移。此外,名人“马太效应”的作用,使科学人才流动对科学中心的影响更为突出。两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科学家大量流入美国,极大强化了美国科学中心地位的形成。6.科

10、学教育的发展。科学教育对于潜在科学中心的形成、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和科学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处于科学中心的国家,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教育方法,乃至教育成果,都领先于世界。英、法、德等国都先有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事业的进步,而后反过来成就了一批世界著名的大学,美国更是如此。美国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成为全世界青年科学人才梦想的地方,而它也借助这些一流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吸引汇聚了大批科学人才。四、当前的科学活动中心四、当前的科学活动中心美国作为当前科技活动的中心已持续了 80 余年,汤浅光朝认为美国的科学同样遵守欧洲科学发展的规律,即科学兴隆期也是 80 年左右。这种现状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是一个

11、颇为令人关注的话题。中国著名科学家赵红州预测美国科学的衰落很可能是不久将来的世界性事件。而普赖斯在描述美国科学的“饱和增长”时也指出,美国科学从 1950 年开始已度过自身的鼎盛时代,大约再经过 3045 年时间,就可能导致完全的衰落。进入 21 世纪后,美国尽管遭受了“911”事件的沉重打击,深陷反恐战争的泥潭,但是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龙头,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仍处于主导地位。美国又是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各种思潮相互碰撞,民主化程度较高,其文化始终处于激荡状态。此外,近半个世纪的沉淀积累使得美国科学人才的优势非常明显,加之美国一直处于科学中心,引领科学发展的潮流,始终掌握着大部分科学

12、研究的前沿领域。因此,可以说美国的科学中心地位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动摇。那么,是否可以据此断言科学中心将不再转移呢?贝尔纳曾经预言苏联将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科学中心,然而苏联已经解体,继承苏联主体的俄罗斯在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还没有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因此贝尔纳的预言失败了。赵红州在科学能力学引论中曾预言科学活动的中心将转移到社会主义的东方大陆,即中国。大批中国学者通过研究“汤浅现象”也得出和赵红州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将在 21 世纪独领风骚,成为世界的中心。本文认为,随着国际格局的清晰,多极化趋势日益被世界所广泛认同。改革开放后的几代中国领导人都认为,世界将会沿着多极化发展,一

13、国一个地区主导全世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世界应该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中谋求和谐。同样,多极化趋势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科学活动为例,未来很可能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重要成果数量能达到全世界的四分之一。按照汤浅光朝的标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被称为“中心”,也即“无中心” 。但是,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当前乃至未来所创造的科技成果相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呈爆炸性增长,人类世界没有科学中心这一结论似乎是不公正的。因此,未来世界并非真正没有中心,只不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霸世界科技舞台罢了,我们可以借用多极化发展的思想,称未来世界科学活动将呈现“多中心”的格局。五、中国的科技发展五、中国的科技发展根据对“

14、汤浅现象”产生因素及其内涵的分析,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可以肯定中国在“汤浅现象”的 6 个产生因素中至少具有 5 项优势,中国的科学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抓住机遇就能够使中国在 21 世纪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之一,甚至是最有活力的中心。1.中西文化的碰撞导致中国文化的激荡。 “五四”运动以来,科学和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愚昧落后的思想状况。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让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成为中国科技人员的普遍世界观和方法论,极大提高了中国科技人员的思想理论素质。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思想文化大量进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学术思维的碰撞和交融。从“科学技术是第

15、一生产力”的论断,到“科教兴国”战略,再到科学发展观,中国人牢固确立了大力提倡科学文明,用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文化条件和政策优势。2.20 世纪中国社会的多次重大变革及其深远影响。近代的中华民族饱受战乱的痛苦,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之中,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开放才使中国社会进入平稳的变革发展期。从社会变革的影响看,人民民主革命过于激烈动荡;社会主义革命遭遇体制障碍的同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文化大革命则是深重的浩劫和历史的倒退;唯有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处于思想大解放的稳定变革中。随着改革开放的坚持和深入,当今的中国科技进展具备了社会变革这一动力因素,长期持续稳定的变革

16、又是长期持续稳定的动力之源。3.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使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也迅速提升。尽管当前中国还不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还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但是连续多年经济增长率高居世界第一,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得以具备。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科技因素占 GDP 的比重逐年上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日益增加,这对中国科技发展而言是最有利的机遇。4.中国迅速跟进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不可否认,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科学发展尚无明显有统治力的带头学科来支撑。但是通过长期的跟踪和追赶世界前沿,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特别是若干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技术上开始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表明中国已经抓住了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科学发展的“当采学科”,如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随着国家重点集中攻关,在这些优先发展的“当采学科”中就极有可能产生新的带头学科和在国际上优势明显的学科群。此外,未来科学问题将更多的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实践证明中国人较为擅长整体和系统的思维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