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博弈论(1-2)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5215577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博弈论(1-2)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经济博弈论(1-2)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经济博弈论(1-2)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经济博弈论(1-2)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经济博弈论(1-2)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博弈论(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博弈论(1-2)(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弈论 1-2,适用教材: 经济博弈论 (第三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如何在“博弈”中获胜?,日常生活中的博弈(“游戏”)往往指的是诸如赌博和运动这样的东西:赌抛硬币百米赛跑打网球/橄榄球 How can you win such games? 许多博弈都包含着运气、技术和策略。 策略是为了获胜所需要的一种智力的技巧。它是对于如何最好地利用身体(物质)的技巧的一种算计。,什么是策略博弈?,策略思考本质上涉及到与他人的相互影响。其他人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情形也在进行类似的思考。博弈论就是用来分析这样交互式的决策的。理性的行为指的是:明白自己的目的和偏好,同时了解自己行动的限制和约束,然后以精心策划的

2、方式选择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标准做到最好。 博弈论对理性的行为又从新的角度赋予其新的含义与其他同样具有理性的决策者进行相互作用。 博弈论是关于相互作用(互动)情况下的理性行为的科学。,如何在博弈中获胜?, 真的能在博弈中(总是)获胜吗? 对手和你一样聪明!许多博弈相当复杂,博弈论并不能提供万无一失的应对办法。,例1:无谓竞争(The GPA Rat Race),你所注册的一门课程按照比例来给分:无论卷面分数是多少,只有40的人能够得优秀,40的人能得良好。 所有学生达成一个协议,大家都不要太用功,如何?想法不错,但无法实施!稍加努力即可胜过他人,诱惑大矣。 问题是,大家都这么做。这样一来,所

3、有人的成绩都不比大家遵守协议来得高。而且,大家还付出了更多的功夫。 正因为这样的博弈对所有参与者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潜在成本,如何达成和维护互利的合作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例2:焦点博弈 “We Cant Take the Exam, Because We Had a Flat Tire”,两个学生想要推迟考试,谎称由于返校途中轮胎漏气,未能很好地备考。 老师分别对他们提出了问题:“哪个轮胎漏气?”如何应答? 他们本应该预计到老师的招数,提前准备好答案。 在博弈中,参与者应该向前看到未来的行动,然后通过向后推理,推算出目前的最佳行动。 如果双方都没有准备,他能够独立地编出一个相互一致的谎

4、言吗?,例2:焦点博弈 “We Cant Take the Exam, Because We Had a Flat Tire”,“乘客侧前轮”看起来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选择。 但真正起作用的是你的朋友是否使用同样的逻辑,或者认为这一选择同样显然。并且是否你认为这一选择是否对他同样显然;反之,是否她认为这一选择对你同样显然。以此类推。 也就是说,需要的是对这样的情况下该选什么的预期的收敛。这一使得参与者能够成功合作的共同预期的策略被称为焦点。心有灵犀一点通。,例2:焦点博弈 “We Cant Take the Exam, Because We Had a Flat Tire”,我们无法从所有这样的博

5、弈的结构中找到一般和本质的东西,来保证这样的收敛。 某些博弈中,由于偶然的外因可以对策略贴标签,或者参与者之间拥有某些共同的知识体验,导致了焦点的存在。 没有某个这样的暗示,默契的合作就完全不可能。,例3:为什么老师如此苛刻?,许多老师强硬地规定,不进行补考,不允许迟交作业或论文。 老师们为何如此苛刻? 如果允许某种迟交,而且老师又不能辨别真伪,那么学生就总是会迟交。 期限本身就毫无意义了。 避免这一“滑梯”通常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没有例外”的策略。,例3:为什么老师如此苛刻?,问题是,一个好心肠的老师如何维持如此铁石心肠的承诺? 他必须找到某种使拒绝变得强硬和可信的方法。 拿行政程序或者学校

6、政策来做挡箭牌 在课程开始时做出明确和严格的宣布 通过几次严打来获得“冷面杀手”的声誉,第一章 导论,1. 1什么是博弈论 1. 2几类经典博弈模型 1. 3博弈结构和博弈的分类 1. 4博弈论的历史和发展 1. 5博弈论在我国的应用,1.1 什么是博弈论,1.1.1 从游戏到博弈 1.1.2 一个非技术性定义,1.1.1 从游戏到博弈,博弈就是策略对抗,或策略有关键作用的游戏博弈Game,博弈论Game Theory,Game即游戏、竞技 游戏和经济等决策竞争较量的共同特征:规则、结果、策略选择,策略和利益相互依存,策略的关键作用游戏下棋、猜大小经济寡头产量决策、市场阻入、投标拍卖政治、军事

7、美国和伊拉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1.1.2 一个非技术性定义,定义:博弈就是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三个核心方面博弈的参加者(Player)博弈方各博弈方的策略(Strategies)或行为(Actions)博弈方的得益(Payoffs),1.2 几个经典博弈模型,1.2.1 囚徒的困境 1.2.2 赌胜博弈 1.2.3 产量决策的古诺模型,1.2.1 囚徒的困境,囚徒的困境是塔克(Tucker)1950年提出的 该博弈是博弈论最经典、著名的博弈 该博弈本身讲的

8、是一个法律刑侦或犯罪学方面的问题,但可以扩展到许多经济问题,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可以揭示市场经济的根本缺陷。,一、基本模型,-5, -5,0, -8,-8, 0,-1, -1,坦 白,不坦白,坦 白,不坦白,两个罪犯的得益矩阵,囚徒 2,囚 徒 1,囚徒1:坦白 囚徒2:坦白,二、双寡头削价竞争,政府组织协调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寡头1:低价(70) 寡头2:低价(70),1.2.2 赌胜博弈,赌博、竞技等构成的博弈问题,在经济中也有许多应用,赌胜博弈也是一类重要的博弈问题,对经济竞争和合作也有很大启示 赌胜博弈的特点是一方得等于另一方失,不可能双赢,属于“零和博弈”,一、田忌赛马,取胜关键:不让

9、对方猜到自己策略,尽可能猜出对方策略,二、猜硬币博弈,三、石头、剪子、布,0, 0,1, -1,-1, 1,-1, 1,1, -1,0, 0,1, -1,-1, 1,0, 0,石 头,剪 子,布,博弈方2,石 头,剪 子,布,博 弈 方 1,1.2.3 产量决策的古诺模型,古诺模型是寡头产量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古诺1838年提出,直到现在还是经常使用 古诺模型有很多扩展 古诺模型与囚徒困境相似,对理解市场经济和博弈分析本身都有重要价值,一、三厂商离散产量,1.3 博弈结构和博弈分类,1.3.1 博弈中的博弈方 1.3.2 博弈中的策略 1.3.3 博弈中的得益 1.3.4 博弈

10、的过程 1.3.5 博弈的信息结构 1.3.6 博弈方的能力和理性 1.3.7 博弈的分类和博弈理论的结构,1.3.1 博弈中的博弈方,博弈方: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博弈结果的个人或组织 博弈规则面前博弈方之间平等,不因博弈方之间权利、地位的差异而改变 博弈方数量对博弈结果和分析有影响 根据博弈方数量分单人博弈、两人博弈、多人博弈等。最常见的是两人博弈,单人博弈是退化的博弈,一、单人博弈只有一个博弈方的博弈,例一:单人迷宫,例二:运输路线,单人博弈实质 个体最优化问题,二、两人博弈,两人博弈即有两个博弈方的博弈 两人博弈最常见,研究最多,是最基本和有用的博弈类型 囚徒困境、猜硬币、齐威王田忌赛马等

11、都是两人博弈 两人博弈有多种可能性,博弈方的利益方向可能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三、多人博弈,三个博弈方之间的博弈 可能存在“破坏者”:其策略选择对自身的利益并没有影响,但却会对其他博弈方的利益产生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申办奥运会是典型例子。 多人博弈的表示有时与两人博弈不同,需要多个得益矩阵,或者只能用描述法,1.3.2 博弈中的策略,策略:博弈中各博弈方的选择内容 策略有定性定量、简单复杂之分 不同博弈方之间不仅可选策略不同,而且可选策略数量也可不同 有限博弈:每个博弈方的策略数都是有限的 无限博弈:至少有某些博弈方的策略有无限多个,1.3.3 博弈中的得益,得益:各博弈方从博弈中所

12、获得的利益 得益对应博弈的结果,也就是各博弈方策略的组合 得益是各博弈方追求的根本目标及行为和判断的主要依据 根据得益的博弈分类: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变和博弈,零和博弈:也称“严格竞争博弈”。博弈方之间利益始终对立,偏好通常不同猜硬币,田忌赛马,石头-剪刀-布 常和博弈:博弈方之间利益的总和为常数。博弈方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且是竞争关系分配固定数额的奖金、利润 变和博弈:零和博弈和常和博弈以外的所有博弈。合作利益存在,博弈效率问题的重要性。囚徒困境、产量博弈、制式问题等,1.3.4 博弈的过程,博弈过程:博弈方选择、行为的次序,包括是否多次重复选择、行为。 博弈过程对博弈结果也有重要影响。 根据

13、博弈的过程,博弈可分为静态博弈(同时行动)、动态博弈(序贯行动)、重复博弈。,静态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时或可看作同时选择策略的博弈田忌赛马、猜硬币、古诺模型动态博弈:各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又先后次序且后选择、后行动的博弈方在自己选择、行动之前可以看到其他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弈棋、市场进入、领导追随型市场结构,重复博弈:同一个博弈反复进行所构成的博弈,提供了实现更有效略博弈结果的新可能长期客户、长期合同、信誉问题 有限次重复博弈 无限次重复博弈,1.3.5 博弈的信息结构,完全信息博弈:各博弈方都完全了解所有博弈方各种情况下的得益 不完全信息博弈:至少部分博弈方不完全了解其他博弈方得益的情况的博弈,也

14、称为“不对称信息博弈” 完美信息博弈:每个轮到行为的博弈方对博弈的进程完全了解的博弈 不完美信息博弈:至少某些博弈方在轮到行动时不完全了解此前全部博弈的进程的博弈,1.3.6 博弈方的能力和理性,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 完全理性:有完美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不会犯选择行为的错误 有限理性:博弈方的判断选择能力有缺陷 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 个体理性:以个体利益最大为目标 集体理性: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 合作博弈: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 非合作博弈:不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1.3.7 博弈的分类和博弈理论的结构,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范围内:完全理性博弈和有限理性博弈(进化博弈) 静态博弈,

15、动态博弈,重复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 单人博弈和多人博弈,非合作博弈的基本分类,1.4 博弈论历史和发展简述,1.4.1博弈论的早期研究 1.4.2博弈论的形成 1.4.3博弈论的成长和发展 1.4.4博弈论的成熟及与主流经济学的融合,1.4.1博弈论的早期研究,博弈论历史没有公认答案 对具有策略依存特点决策问题的研究可上溯到18世纪初甚至更早 博弈论真正的发展在本世纪 博弈论总体上仍然是发展中的学科,2000年前我国古代的“田忌齐王赛马” 1500年前巴比伦犹太教法典“婚姻合同问题”等。 1838年古诺寡头模型。

16、 1883年伯特兰德寡头竞争模型。 1913年齐默罗象棋博弈定理 、“逆推归纳法” 1921-1927年波雷尔混合策略的第一个现代表述,有数种策略两人博弈的极小化极大解 1928年诺伊曼和摩根斯坦扩展形博弈定义,证明有限策略两人零和博弈有确定结果,1.4.2博弈论的形成,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博弈论和经济行为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1944 引进扩展形(extensive form)表示和正规形(normal form)或称策略形(strategy form)、矩阵形(matrix form)表示 提出稳定集(stable sets)解概念

17、正式提出创造博弈论一般理论的主意 给出博弈论研究的一般框架、概念术语和表述方法,1.4.3 博弈论的成长和发展 一、第一个研究高潮,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1950年纳什提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概念和证明纳什定理,发展非合作博弈的基础理论。 1950年Melvin Dresher和Merrill Flood在兰德公司(美国空军)“囚徒的困境”(Prisons dilemma)博弈实验,(Howard Raiffa)独立进行这个博弈实验; 1952-1953年期间(L. S. Shapley)和(D. B. Gillies)提出“核”(Core)作为合作博弈的一般解概念 Shapley提出了合作博弈的“Shapley值”(Shapley value)概念等。 奥曼(R. J. Aumann)“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博弈论历史上令人振奋的时期,原理已经破茧而出,正在试飞它们的双翅,活跃着一批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