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培训资料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521402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课件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课件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课件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课件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培训资料(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 成都市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王敏蓉,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培训,第一 教 材 培 训 思 路,一、客观比较不同版本二、宏观把握整册教材三、整体感知每单元内容四、具体分析每课重点内容,宏观把握整册教材,八年级上册由 5个单元主题(一级主题)11个课题(二级主题)27个主要内容 (三级主题) 构成,八年级上册,八年级 上册,跨越代沟,友谊的天空,走自己的路,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顺境与逆境,围绕学生自己的生活,八年级 上册,跨越代沟,友谊的天空,走自己的路,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走进父母,理解老师,有朋友的感觉,交友的智慧,从众与自主,偶像与自我,一念之差,一步之遥,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顺境

2、与逆境,男生女生之间,与挫折同行,八年级 上册,跨越代沟,友谊的天空,走自己的路,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顺境与逆境,走进父母,理解老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代沟析疑,沟通与和谐,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良师与益友,八年级 上册,跨越代沟,友谊的天空,走自己的路,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顺境与逆境,有朋友的感觉,男生女生之间,心灵的需要,友谊与成长同行,跨越障碍,寻求友谊,交友的智慧,善交益友,远离损友,交友的艺术,善交益友,远离损友,交友的艺术,善交益友,远离损友,交友的艺术,男孩女孩,纯真的友谊,青春的心弦,八年级 上册,跨越代沟,友谊的天空,走自己的路,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顺境与逆境,从众与自主

3、,偶像与自我,剖析从众,走向自主,透视明星,超越崇拜,八年级 上册,跨越代沟,友谊的天空,走自己的路,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顺境与逆境,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危险的诱惑,拒绝诱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过则勿惮改,八年级 上册,跨越代沟,友谊的天空,走自己的路,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顺境与逆境,顺境与逆境的双重伴奏,与挫折同行,成亦顺境,败亦顺境,功亦逆境,过亦逆境,感受挫折,战胜挫折,培 训 思 路,一、客观比较不同版本二、宏观把握整册教材三、整体感知每单元内容四、具体分析每课重点内容,八年级 上册,跨越代沟,友谊的天空,走自己的路,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顺境与逆境,第一单元 跨越代沟教 材

4、 分 析,(一)内容要点,(二)教材结构分层次,是把握教材文本的基本方法。,第一:钻研课标,通读课标,体会课标。1、课标是教学内容基础。2、课标是教学目标的依据。,(三)整体把握本单元内容的建议,第二:注意把握本单元的重难点。 1. 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 。 2. 正确理解代沟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辩证看待和克服“逆反”心理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本单元的难点。 3.了解、尊重老师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4.学会与教师沟通、增进与教师的感情既是本单元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第三:合理划分课时。,建议用五课时完成本单元教学五课时的整体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引言与“谁言寸

5、草心,报得三春晖”,第二课时: 代沟析疑”,第三课时: “沟通与和谐”,第四课时: “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第五课时: “良师与益友”,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本单元体现的课标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本课所体现的课标内容(二)本课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二、对本单元的两点教学建议,(一)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二)对突破重难点的建议1、设计恰当的教学思路2、教学活动设计与素材使用,第三单元 走自己的路教 材 分 析,(一)内容要点,(二)教材结构分层次,是把握教材文本的基本方法。,第一:钻研课标,通读课标,体会课标。1、课标是教学内容基础。2、课标是教学目标的依据。,(三)整体把握本单元

6、内容的建议,第二:注意把握本单元的重难点。,第三:合理划分课时。,建议用四课时完成本单元教学四课时的整体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剖析从众”,第二课时: “走向自主”,第三课时: “透视追星”,第四课时: “超越崇拜”,第四单元 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教 材 分 析,(一)内容要点,(二)教材结构分层次,是把握教材文本的基本方法。,第一:钻研课标,通读课标,体会课标。1、课标是教学内容基础。2、课标是教学目标的依据。,(三)整体把握本单元内容的建议,第二:注意把握本单元的重难点。,第三:合理划分课时。,建议用五课时完成本单元教学五课时的整体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危险的诱惑”,第二课时: “拒绝诱惑

7、”,第三课时: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第四课时: “防微杜渐”,第五课时:“过则勿惮改”,第五单元 顺境与逆境教 材 分 析,(一)内容要点,(二)教材结构分层次,是把握教材文本的基本方法。,第一:钻研课标,通读课标,体会课标。1、课标是教学内容基础。2、课标是教学目标的依据。,(三)整体把握本单元内容的建议,第二:注意把握本单元的重难点。,第三:合理划分课时。,建议用四课时完成本单元教学四课时的整体设计思路:,第一课时:“成亦顺境,败亦顺境”,第二课时:“功亦逆境,过亦逆境”,第三课时: “感受挫折”,第四课时:“战胜挫折”,培 训 思 路,一、客观比较不同版本二、宏观把握整册教材三、整体

8、感知每单元内容四、具体分析每课重点内容,第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 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1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讨论与观察的话题或事件。也就是说,要将书本外、课堂外正在发生的的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2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特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够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相符合,也能与学生的接受能力

9、及心理发展特点相符合。 这需要教师: (1)认真把握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正在发生的事件、学生关注的事件来作为教学辅助材料; (2)赋予生活中的平凡事件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3赋予学生已有经验以意义。进入初中以前,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学术生活经验以及交友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学生的经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土壤。对学生而言,这些经验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从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学生的已有经验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教师的作用是要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得以明晰并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建构、形成及发展思想品德的过

10、程。,4教师要正确理解自身在思想品德教学及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做到帮助学生形成思想品德,而不是试图通过灌输和说教来代替学生自己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第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做主”的形式。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也涉及学习方法。 在思想品德

11、课中,自主学习的方法,主要有调查、讨论、访谈等等,并要求学生之间合作、互助。 关于小组的组成,可以有几种方式: 一种是由教师来组织,一种是由学生自愿组合而成。 小组成员间的相似程度,可以是异质的,也可以是同质的。,第三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要完成几个转换:一是要将普遍的道德规范及道德情感体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容,引发学生个体化的道德情感体验,实现个体层面的道德实践和体验;一是通过个体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体会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一是道德实践与道德体验的相互转换。,第四、教学评价建议,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应树立新的理念:1、教学评价是为了是教师

12、认识,反省自己的工作,对以往的教学优势、缺点有明确认识,并能究其原因,并力图在后来的工作中改进;2、改变教师的被评价地位,树立教师自身作为评价主体的观念,从而使教师自觉反思和改进工作,达到不断完善的效果;在评价中还应该重视个体的差异,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一粗线条的,容许不同个性的教师存在,在工作、教学中可以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事、学生、家长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从而多角度地为教师改进工作提供信息;如学生从被教育者的角度可以发现教师外在的特征,可以认识教师有意传达的信息也可以识教师无意传达的信息,并且可以从学习者的角度去衡量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内容以及教师的一些个人特征是否是

13、利于教学的。教师教学评价应建立在学校的教学评价制度基础上,并且以促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第三:如何进行备课,(一)解决认识问题 1怎样理解教材? 教材是工具? 教材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教材是教学资源? 2教材要做到什么? 反映课改的精神 解释课标 为教学改革提供空间 为教和学提供必要的引导 便于教、学和评价 3矛盾和问题: 教材与课标的差异(不同的人对教材的理解不同,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差异很大) 教材的功能与作用的矛盾(教材仍然承担着它不该承担的功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教材与课标和评价的关系(对老师的要求太高,度如何掌握?) 技能方法与知识的关系,传统

14、的教材观,把教材视为“蓝本”,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教教科书”,学生“学教科书”。这种“蓝本化”的学习过程,在德育课上较之其它课程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德育课的教材除了体现确定性知识外,在泛政治化的影响下,更赋予了它的政治性。 新课程要求转变这种陈旧的教材观,把教材视为“文本”,教材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法定文化”,教材是实施课程的手段和工具,是教学资源中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这种对教材的定位,给教材的编写带来了挑战,使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使教材本身焕发出了从未有过的活力。,从“知识性”教材向“资源性”教材的转变。 旧教材是以知识点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它所

15、注意的只是不同知识的逻辑联系和与之相关知识点的处理。 新课程改革视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且不是惟一的资源。“教材不是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 新教材淡化了学科的知识体系,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资源,注重教材内容的广泛性与丰富性、生活性与生成性。,(二)要做的工作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研读课程标准要深刻理解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要基本掌握“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块的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以及这三大块内容的构建体系。在标准中,要特别注意其中提到的一些动词。这些动词指向学

16、生学习的不同水平,并且内在地包含了课程标准的知识内容维度。例如:“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这一条中有“理解、学会、调节、控制、保持”等几个动词,都是指向学生的活动,但又包含有教学的内容及教师的行为。这一条标准,要求教师要讲清楚情绪为什么是多样的,表现为哪些多样性,还更要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情绪的多样性,最终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标准中的动词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动词,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高层级的动词自然包含低层次的动词,并且要求在教学中得以体现。动词的层级从低到高可做这样的排列:知道、了解、懂得、分辨、认识、理解、感受、体会、体验、关心、尊重、养成等等。“知道、了解、懂得、分辨、认识、理解”等动词,提示了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程度标准,显然,“理解”比“知道”的层次要高。“感受、体会、体验”是包含着学生个体情感和态度在内的道德体验,从普遍的道德规范的认知进入到个体道德体验,是将普遍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而“关心、尊重、养成”等动词则落实到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层次和最终品质养成,内在包含了对前两个层次的要求。 对于这些动词所表示的“课程标准”意义以及这些动词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师要有准确的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