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代谢病ppt(1)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04397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代谢病ppt(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遗传代谢病ppt(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遗传代谢病ppt(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遗传代谢病ppt(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遗传代谢病ppt(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代谢病ppt(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代谢病ppt(1)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遗传代谢病基因检测,内容,遗传代谢病 检测人群 疾病和易感基因 疾病介绍 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遗传代谢病,什么是遗传代谢病?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又称遗传代谢异常或先天代谢缺陷,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某些由多肽和(或)蛋白组成的酶、受体、载体及膜泵生物合成发生遗传缺陷,即编码这类多肽(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的疾病。 发病原因由基因遗传导致。后天基因突变造成,发病期不仅仅是新生儿,覆盖全年龄阶段。 危害这类疾病可以造成体内任何器官和系统的损害。患儿在新生儿期常没有特别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异常,身体和智力的损害已不可逆转,失去了治

2、疗的机会,死亡率和复发率也很高,是导致儿童夭折或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但通过适当的措施是可治疗、可控制的。,检测人群,疾病和易感基因,疾病易感性由遗传决定的,易于患某种或某类疾病的倾向性。 疾病易感基因具有疾病易感性的人一定具有特定的遗传特征,而与之对应的这种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就叫做疾病易感基因。例如:大家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并不是每个抽烟的人都会得肺癌,有的抽到八、九十岁也没事,而有的老公抽烟,老婆反而患上了肺癌(被动吸烟造成的),因为他老婆生下来就有肺癌易感基因。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部分人群中携带着某些疾病易感基因,当这些易感人群接触某些不良因子和不良环境时,其疾病发生几率比不携带疾

3、病易感基因的人群高几十倍到几千倍。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我们解码身体的内因,有针对性、方向性地改善外因,内外结合,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疾病与易感基因(27种疾病,118种基因),疾病与基因,先天性心脏病,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Cogenical heart disease, CHD)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心脏血液循环示意图 临床表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隔离左右心室(心脏下部的两个腔室)的间隔出现了缺损,这种缺损会导

4、致左心室的富氧血液流入右心室而不是正常流入主动脉。室间隔缺损的危害,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遗留缺损造成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房间隔缺损的危害,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右心房,右心房、右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肺循环血量增多,左心室、主动脉及体循环血量减少,大量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心慌气短、易疲劳),左心房压力大于右心房,右心房压力超过左心房,自右向左分流,持续青紫(艾森曼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与GATA基因突变,与室间隔缺损相关的基因突变与房间隔缺损相关的基因突变,正常人群,C.142GA突变患者,导致缬氨酸变为甲

5、硫氨酸,正常人群,C.124CA突变患者,导致脯氨酸变为苏氨酸,长Q-T综合征,长Q-T综合征(Long Q-Tsyndrome, LQTS)长Q-T间期综合征(longQ-Tsyndrome,LQTS)又称为复极延迟综合征(delayrepolarizationsyndrome)。是指心电图上QT间期增长,伴有T波和(或)u波形态不正常,临床上现象为室性心律变态、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征。 心电图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复极两过程的总时间,任何影响除极和复极的因素,均可使Q-T间期发生改变,由于除极占时极短,复极时长,所以Q-T间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复极时间。 危害快速的心搏可能会引发昏晕或惊

6、厥,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导致猝死。在患有长QT间期综合症的人中,其心脏在每次收缩之后要花比正常心脏更长的时间进行舒张。 这会打乱心搏的精密定时并引发一种危险、异常的心律。,长Q-T综合征与KCNH2基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KCNH2基因编码的产物为KCNH2钾离子通道,KCNH2钾电流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3相中主要的外向电流之一,保证维持复极化直到动作电位结束。 KCNH2基因突变或通道表达突变会使动作电位延长而导致长Q-T综合征。,自闭症,自闭症(autism)一种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在3岁以前起病,具有社会交往、言语沟通和认知功能特定的发育延迟和偏离的特征,表现为严重的社会 交往障碍、

7、语言障碍及刻板重复等异常行为。数据表明,双生子研究显示,孤独症在单卵双生子中的共患病率高达61%90%,而异卵双生子则未见明显的共患病情况。在兄弟姊妹之间的再患病率,估计在4.5%左右。 临床症状社会交流障碍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也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缺乏学习与模仿能力孩子通过模仿学习说话、运用无声的身体语言、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但是自闭症患儿不 懂得模仿。,自闭症,语言障碍突出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者终身不语。即便有的患儿会说话、也宁愿用手势来代替语言,或者只会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并且常常分不清你我。兴趣狭窄、行为刻板,对环境要求严格、不容许有丝毫改变

8、。患儿通常会较长时间地专注于某种或某几种游戏、经常重复一些固定刻板的动作、甚至有自残行为。,自闭症,危害,兴趣狭窄,行为刻板而 重复,逐渐远离现实生活,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状态及身体发育,神经完善功能出现停滞,感觉反应迟钝,而且会有 自伤自残行为,无法掌握音调,字义无法变化,代名词反转,不清楚肯定和否定概念,自闭症与NLGN基因,NLGN3和NLGN4 NLGN3基因和NLGN4基因属于神经连接蛋白家族成员,编码产物为对突触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细胞粘附蛋白,而突触在大脑中的功能是连接各神经元。 NLGN3基因和NLGN4基因的突变可以破坏神经元连接信息并导致神经元功能的紊乱,产生自闭症。,苯丙酮尿

9、症,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体内苯丙氨酸羧化酶降低或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缺乏,不能生成酪氨酸,血液和组织中苯丙氨酸浓度增高,大量苯丙氨酸脱氨后生成苯丙酮酸,引起脑损伤而发病,故称“苯丙酮尿症”。 临床症状PKU患儿出生时大多表现正常,新生儿期无明显特殊的临床症状。未经治疗的患儿34个月后逐渐表现出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头发由黑变黄,皮肤白,全身和尿液有特殊鼠臭味。随着年龄增长,患儿智力低下越来越明显,年长儿约 60% 有严重的智能障碍。 2/3 患儿有轻微的神经系统体征。 疾病危害我国PKU的患病率约为1:10000,美国约为1:14

10、 000,北爱尔兰约为1/4 400,德国约为1:7 000,日本约为1:78 400。,PKU与PAH基因,苯丙氨酸羟化酶 (Phenylalanine hydroxilase, PAH )苯丙氨酸羟化酶负责将苯丙氨酸的代谢,使其转化称酪氨酸。 PAH基因的突变导致肝脏PAH合成缺陷,从而酶活性降低或丧失,引起苯丙氨酸代谢异常,智力障碍。 疾病预后苯丙酮尿症患儿若不治疗或治疗较晚,大部分患儿有智力、运动和语言发育落后。若能够在症状出现之前进行诊断和治疗,即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的PKU患儿,诊断后及时治疗,近90%患儿智力可达到正常,只有少部分患儿由于治疗不够配合或病情较重,血苯丙氨酸浓度控

11、制不理想,仍可导致智力下降。,色素性视网膜炎,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又称“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它是一种影响视网膜、引起视网膜功能退化的一种遗传性眼睛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感光细胞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发生性质的改变,致使患者最终丧失视力功能。视网膜的一些感光细胞(视杆细胞)负责暗光下的视力,若视杆细胞逐渐变性,患者在暗光环境下视力明显减退(夜盲)。随时间发展,可出现进行性周边视野缺失,最终导致失明。 临床表现双眼发病,偶见单眼,男多于女。早期症状为夜盲,视野逐渐缩小,中心视力可长期维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的患者其夜盲发病年龄较迟,可在成人时期,常染色体

12、隐性和X连锁隐性遗传型发病较早,病情较重。 疾病危害起始于儿童和少年早期至青春期症状加重,视野逐渐减小,至中年或老年中心视力下降,以至失明。可并发视神经萎缩、白内障、玻璃体浑浊和近视等眼科疾病。,先天性肌无力,先天性肌无力(Congenital myasthenia ) 正常母亲的新生儿患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类包含数种遗传神经肌肉传导障碍的临床类型。包括乙酰胆碱合成障碍,突触后膜离子通道闭合障碍,乙酰胆碱受体缺乏,胆碱酯酶缺乏等,但均以肌力软弱和病态疲劳为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先天性肌无力是一个混合体,包括从轻型(患者主要是眼睑下垂)到重型(患者需要坐轮椅)的各型患者。起病较早(如在婴幼儿期),但

13、也有青年期或成年起病者。 疾病危害多在出生时或不久出现,主要表现在婴儿期你眼肌麻痹和眼睑下垂,也可以出现轻度面肌麻痹,眼肌麻痹开始表现为不完全性,以后逐步发展为完全性。,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Martin-Bell综合症)脆性X综合症,又称马丁贝尔综合症,是一种遗传疾病。该综合症可以导致一系列的特征性症状,包括生理、智力、情绪、以及行为上的异常。症状的轻重各有不同。该疾病伴随着X染色体上一个简单的三核苷酸基因序列(CGG)的扩增。导致一种称为FMR-1的蛋白质无法在病人体内表达,而该蛋白质是神经的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 临床表现智力障碍、语言发育障碍、特殊面容、人格和行为障碍和

14、癫痫发作。 疾病危害这是一种导致智力低下的遗传疾病,是导致人群中智力低下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21三体综合症。患者大多为男性,女性为携带者,女性携带者的男性子代中,约50%患病。,丙酸血症,丙酸血症是一种代谢类遗传病,因基因缺陷导致丙酰基辅酶A缺陷,使得氨基酸代谢反应中间产物丙酸不能转化成甲基丙二酸。此酶一旦失去作用,会造成丙酸的大量堆积而危害人体。 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出生几星期即产生症状,出现呕吐、癫痫、肌肉张力低下、嗜睡、呆滞及脑部病变症状,可能频繁、反复发作。晚发者以舞蹈症和痴呆为首发症状。 疾病危害若未治疗,患儿会早期死亡;尽管已接受适当治疗,有些患者仍会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学异常,如张力失

15、调、舞蹈症、椎体征候等。,同型胱氨酸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Homocystinuria)又称高胱氨酸尿症,是蛋氨酸由于酶缺陷而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是一种含硫氨基酸的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累及眼、心血管、骨骼、神经系统的综合征。高胱氨酸是甲硫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它与丝氨酸一起在胱硫醚酶催化下可经胱硫醚而形成胱氨酸。 临床症状本病除引起骨骼异常及眼部病变,可引起血管和脑病变。患儿初生时正常,59个月间起病。主要症状是骨骼异常、晶体脱位、血栓形成、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惊厥等。 疾病危害病人可并发弓形足、毛发淡黄、稀少和质脆。高胱氨酸尿症发生脑梗死者可有偏瘫、失语和抽搐。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型病人青春期

16、可死于冠状动脉闭塞。,酪氨酸血症,酪氨酸血症因富马酰乙酰乙酸盐水解酶缺乏引起酪氨酸代谢异常、严重肝损伤及肾小管缺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临床综合征。 临床症状急性患者有肝大、肝细胞脂肪浸润或坏死。慢性患者可有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生肝癌。临床上急、慢性患者可发生在同一家庭。 疾病危害多数为急性发病,预后不良,常在数月内死亡。 慢性型患儿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存活2年以上的患儿约有1/3左右并发肝肿瘤。,甲基丙二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 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是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ethylmalonyl-CoA mutase, MCM)或其辅酶钴胺素代谢缺陷所致。 临床症状 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临床表现各异,往往易于误诊,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嗜睡、生长障碍、反复呕吐、脱水、呼吸困难及肌张力低下。 疾病危害甲基丙二酸血症常导致多脏器损害。患者肝脏常明显肿大,肝功能异常。骨质疏松较为常见,严重时可导致骨折。肾小管酸中毒、间质性肾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肾病、遗尿症等慢性肾损害也屡见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