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96291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0.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常见不良反应 及安全用药,韩水之子 2017-7-10,中药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用?,Really?,2,事件1,上世纪90年,比利时发生妇女服用含广防己的减肥丸后导致严重肾病的事件,约1万名服用该药的妇女中至少110人发生晚期肾衰竭,部分病人还发现了尿道癌症。 英国则发现因服用含关木通的草药治疗湿疹而导致晚期肾衰。 经调查是因广防己、关木通等中药含有“马兜铃酸”,具有损害肾小管的毒性,导致肾衰竭。国际上把此类情况称为“马兜铃事件”。,3,上世纪70年代,日本津村顺天堂将张仲景伤寒论的“小柴胡汤”制成颗粒,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后来经日本的汉方医学教授报告,认为小柴胡颗粒治疗肝炎、肝硬化“安全

2、有效,长期服用也没有问题”。 经过药厂、专家和媒体的宣传,小柴胡颗粒一时滥用成风,到了90年代发现因滥用小柴胡颗粒造成“间质性肺炎”的病倒在5年间达到188例,其中22人死亡。,事件2,4,事件3,5,事件3,6,上世纪70年代,鱼腥草注射液上市; 2003年“非典”期间,鱼腥草注射液治疗SARS效果显著; 2006年6月1日起,CFDA在全国范围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 截止2006年4月份,仅有报道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例多达220例(冰山一角)。,什么是中药不良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 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Questions,7,什么是中药不良反应,中

3、药不良反应中药临床上为治疗目的而发挥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而与治疗无关且不利于病人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 广义的不良反应包括药品的质量或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伤害。,8,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1,药物和使用的原因1、品种混乱,使用不当2、炮制或煎煮方法不当3、用药剂量过大4、疗程过长,毒副作用累积5、辩证不准,用药不当6、配伍不当,9,1、品种混乱,使用不当市售中药材品种来源错误,或民间自采、自用而误食。如将木通误用为关木通,将天仙子误作菟丝子等。,10,新闻事件,2012年7月16日晚上8时左右,梅州市五华县范某家5人共进晚餐,喝了“五指毛桃鸡汤”;然而进餐后约10分钟,一人首先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眩晕

4、,烦躁,四肢乏力等症状,很快其他人也陆续出现相似症状。当晚9时10分,5人被送至当地医院急诊科,医院以疑似食物中毒进行救治。可惜的是,最终2人不治身亡,其余3人经治疗后病情好转,相继出院。(新快报),11,新闻事件,五华县疾控中心从16日晚餐中的“五指毛桃鸡汤”,3名患者的洗胃液,呕吐物中检出生物堿,钩吻堿定性检测阳性。钩吻堿,如其名,来自钩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断肠草。(新快报) 五指毛桃的根与断肠草的根很相似,此事件正是从山上挖五指毛桃根时误采了断肠草的根。,12,2、炮制或煎煮方法不当有毒中药炮制不得法,未能有效降低毒性;有毒中药煎煮时间太短。如苍耳子未炒黄去刺;附子、商陆等未先煎久煮。,

5、13,3、用药剂量过大某些药物服用剂量过大可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如麻黄过量服用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率失常;马钱子、附子、细辛等有毒中药过量易中毒。,14,4、疗程过长,毒副作用累积超疗程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蓄积中毒。如长期服用朱砂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损伤,出现痴呆及血尿、蛋白尿等。,15,HgS,5、辩证不准,用药不当临床辨证不准,寒热错投,攻补倒置。如表虚感冒者误用发汗解表峻药,将使患者感冒症状加剧。6、配伍不当违背了中药配伍原则,或中西药配伍不合理。,16,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2,患者机体的原因1、生理因素:性别、年龄等的差异2、遗传因素:个体差异、种族差异等3、病理因素:肝肾功

6、能的代谢、排泄功能等,17,性别因素 一般女性对药物的敏感性较男性大,故用药剂量宜减小,特别是女性月经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对许多药物的反应与一般情况不同。,18,年龄因素儿童对药物较成人敏感,特别是某些毒麻中药,小剂量便可能引起中毒。老年人因体质较差,对药物的吸收、代谢能力降低,特别对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泻下药、催吐药等较敏感。,19,人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相同剂量可产生不同的反应。,20,病理状态病理状态可影响机体的各种功能,因而也影响药物的作用。在病理状态下,人的体质下降,免疫能力较差,对物质的吸收、代谢功能降低,使用药物时容易产生不良反应。,21,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消

7、化系统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血液系统 ,22,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甚至呕血、便血等胃肠道病变; 对肝脏的损害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肿大、黄疸等肝脏病变。,23,1、消化系统为主的不良反应,引发药物:香加皮、黄药子、苍耳子、蓖麻子、巴豆、斑蝥、商陆、吴茱萸等。 主要成分:强心甙、皂苷、脂肪油、斑蝥素、生物碱等。,24,1、消化系统为主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口唇、肢体或全身麻木,眩晕,头痛,瞳孔缩小或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可见烦躁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惊厥,语言不清或障碍,嗜睡,意识模糊,昏迷等。 有的致幻或导致精神失常,行为障碍等。,2

8、5,2、神经系统为主的不良反应,引发药物:洋金花、马钱子、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雷公藤、细辛等。 主要成分:强心苷、皂苷、生物碱、挥发油等。,26,2、神经系统为主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加快或减慢、心率不齐、血压下降或升高、传导阻滞及心电图异常等。 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病变。,27,3、循环系统为主的不良反应,引发药物:洋金花、川乌、草乌、附子、蟾酥等。 主要成分:强心甙、生物碱、黄酮、皂甙、蟾酥类毒等。,28,3、循环系统为主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血痰、呼吸困难、紫绀,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或麻痹。 严重时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29,4、

9、呼吸系统为主的不良反应,引发药物:罂粟壳、马钱子、白果、苦杏仁、桃仁等。 主要成分:生物碱、氰苷、硫化砷等。,30,4、呼吸系统为主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尿量减少,甚至尿闭或尿频量多,腰痛、肾区叩击痛、浮肿、排尿困难或尿道灼痛,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严重时可致尿毒症而导致死亡。,31,5、泌尿系统为主的不良反应,引发药物:雷公藤、苍耳子、马兜铃、雄黄、朱砂等。 主要成分:生物碱、苷类、黄酮、马兜铃酸、砷、汞等。,32,5、泌尿系统为主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心悸、倦怠乏力、口舌溃疡、皮肤紫斑、紫癜、齿龈出血、血尿、便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33,6、血液系

10、统为主的不良反应,引发药物:斑蝥、蜈蚣、狼毒、雷公藤、虎杖等。 主要成分:斑蝥素、强心苷、黄酮苷、白藜芦醇苷等。,34,6、血液系统为主的不良反应,眼损害、皮肤粘膜损害、生殖毒性、内分泌系统紊乱等。 如:乌头可损伤视神经,引起视力下降;独活、洋金花可引起瞳孔散大;红花、洋金花可引起青光眼;大黄可引起角膜溃疡;石榴皮可引起复视。 雷公藤、雄黄等具有生殖毒性,可引起不孕不育等。,35,7、其他不良反应,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明确中药基源 合理炮制,用法得当 用药剂量、疗程合理 中医辩证,对证治疗 配伍得当 特殊人群用药,36,1、明确中药基源 正规方式购买正品中药。 防止民间误用来源不明的草药。

11、最好选用道地产区药材。,37,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38,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是因气候水土自然对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毒副作用的大小都有密切的关系。 如:橘生淮南之为橘,橘生淮北之为枳。,39,甘肃的当归,江苏的薄荷, 宁夏的枸杞,山西的党参, 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 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 广东的陈皮、砂仁, 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四川的黄连、川芎、川贝母、乌头, 山东的阿胶,云南的三七, 浙江的浙贝母,等 。,2、合理炮制,用法得当 中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可以增强某一作用,消除或降低药物的

12、毒副作用。 对于某些有毒中药,可通过煎煮降低毒性。 服药时间的选择,也可减小药物的不良反应。,40,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常山酒炒后,其涌吐作用减弱;醋炒延胡索镇痛作用加强,但对肝脏的潜在毒性也随之增加,在用时应注意调整其剂量;半夏的毒副作用主要对眼、咽喉、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若用生姜、白矾等辅料炮制后,可降低或消除其毒副作用; 如细辛虽有“不过钱”之说,但临床应用有时超过克,甚至可高达克亦有无碍者,因久煎后其毒性成分挥发油就会挥发掉。但山豆根煎煮过长,则副作用增强。 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41,3、用药剂量、疗程合理 一般来讲,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引起毒副反应的程度有直接

13、关系。 现代药理学已明确提出了“常用量”、“极量”、“最小中毒量”的界限。我们一般是在常用量范围内应用中药,在作君药时可用到量的最大值,也就兼顾到各药的特点。,42,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43,如: 柴胡在小剂量时(4g)可升举清阳,中剂量时(克)可疏理肝气,大剂量(克)可散表透邪。,44,对有毒性中药更应严格控制用量,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需要逐渐增加,中病即止。 如:内服的大戟、芫花、巴豆、牵牛子,关木通、马钱子等;外用的雄黄、砒石、轻粉、铅丹等。,45,对于毒副作用较小的中药不可随意长期或大量服用。 如甘草,用量过大或久服后,可出现脘腹痞满或水肿; 人参在长期或大量服用后,可出现口鼻出血

14、、烦躁不安等。,46,长期用天王补心丹、安宫牛黄丸可引起慢性汞中毒; 长期用番泻叶可导致低钠血症,还能产生依赖性,用量过大的,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47,中药毒副作用是相对的,即使药性平和的中药,在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时也会产生毒副作用。,4、配伍得当 多味功能相近的药配伍既可减少毒副作用,又可增强疗效。 通过佐制配伍减毒。 中西药配伍应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48,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49,中药配伍组成中特设佐制药,其佐制药在方中所起作用是针对方中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时又出现某些偏性、峻性及毒副作用而设的,通过佐制药配伍,从而增强和提高中药治病求本的的科学和可靠性。比如:,50

15、,大黄甘遂汤中伍以阿胶,用之非在补血,而在佐制大黄、甘遂之峻烈性,使峻药攻逐而不伤阴血; 十枣汤中的甘遂、大戟、芫花皆是有毒之品,容易伤正,故佐以大枣益气护胃,来制约诸药峻烈之性; 温脾汤中附子配伍甘草后,可使乌头碱的煎出量大大减少; 关木通配伍甘草可减轻或抑制前者的肾毒性。,5、中医辨证,对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医生遵循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在证候病机性质判断可靠、理法处方吻合病机、用药准确的情况下,可实现中药安全有效。 因地、因时、因人制宜。,51,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6、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用药 妊娠和哺乳期患者用药 婴幼儿用药,52,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老年人脏器功能的退行

16、性改变,影响药物的体内分布、吸收、代谢和排泄过程。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均较成年人减低1/3 1/4。 老年人用药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剂量一般从“最小剂量”开始,并酌情减量。 进补时应辨证后按需行补,不应盲目进补。,53,妊娠患者用药,应严格控制可能致畸、致流产等药物。如有毒中药雷公藤、朱砂等,行气活血中药三棱、莪术、红花等。 妊娠期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用药时间宜短不宜长,剂量宜小不宜大。 哺乳期患者服用某些中药后,药物可能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应此应谨遵医嘱,慎用中药。,54,婴幼儿用药原则 1、用药及时,用量宜轻 2、宜用轻清之品 3、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4、宜佐凉肝定惊之品 5、不宜滥用滋补药,55,56,谢谢聆听,欢迎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