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与疾病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184750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长发育与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生长发育与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生长发育与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生长发育与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生长发育与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长发育与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长发育与疾病(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孙桂莲,生长发育与疾病,第 一 章 小儿生长发育及评价,(一)概念儿科学是研究儿童时期的生长发育、保健及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综合性医学科学。,儿科学的概念、范围和任务,(二)范围:包括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所有问题。 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预防儿科学发育儿科学临床儿科学 围生医学,新生儿学,青春期医学,(三)任务改善小儿体质,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健康。,第一节 儿科学基础和临床特点,(一) 基础医学方面,1解剖 Anatomy 各组织器官的大小、位置、比例随着生长发育不断的变化;如身高、体重、头围,骨骼的发育,牙齿的萌出与更替等 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以便

2、正确判断病理与生理的界限。,2.生理、生化(机能)Physiology & Biochemistry 胃肠道 肾 中枢神经系统 不同年龄的小儿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范围,3病理 Pathology当小儿机体接受病因刺激时,所出现的病理反应与成人有差别。,4免疫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特点: IgM:是抵抗G-杆菌的主要抗体,分子量大,母体的IgM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IgA:血清型IgA不能通过胎盘;分泌型IgA局部不足,但可从母亲初乳中得到。 IgG: 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血液中的IgG主要来自母体,生后半岁左右消失。,非特异性免疫方面: 皮肤、粘膜易破损; 淋

3、巴结过滤功能低; 血脑屏障功能弱; 补体含量低,吞噬细胞吞噬能力低。,5营养代谢 代谢旺盛,需要营养量大; 易营养缺乏,消化紊乱; 先天代谢性疾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6心理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 段,可塑性非常强,应注意培养和引 导。,(二) 临床方面,1疾病种类 感染性疾病多 遗传或先天性代谢病多 常因护理、喂养不当患病小儿的肿瘤以白血病多见,婴幼儿有热性惊厥,小儿的心血管疾病以先心病多见。,2临床表现 1)起病急、发展快、变化迅速、局限能力弱、易有并发症。 2)年幼体弱儿对疾病的反应差,往往无明显定位症状和体征。,3诊断 Diagnosis 病史特点:多由家长代述,全面准确的体检

4、非常重要 。 与成人比较,需更多地注意年龄、季节、接触史及遗传因素与发病的关系。,4治疗小儿用药剂量、剂型、方法、给药途径常与成人不同;患儿常发生其他并发症,强调综合疗法。,5预后 大多数感染性疾病,发病急、变化快,其预后与治疗、护理妥当与否有很密切的关系。 小儿各脏器组织修复能力强,疾病极期后,能迅速恢复健康,后遗症较成人少。,6、预防 按时进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 做好护理、喂养等,科学育儿,重视保 健,降低四病发病率(肺炎、腹泻、贫 血、佝偻病) 先天、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及时判断视觉、听觉及智力异常,并加以干预和矫治。 成人的某些疾病可追溯到儿童时期。 注意儿童心理卫生,防止

5、成人心理问题的发生。,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 保健原则,(一)胎儿期 Fetal period从受精卵形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至胎儿出生为止,大约280天(40周)。,主要特点:胎儿依赖于母体生存,营养完全由母体供应 保健要点: 1)搞好母孕期保健; 2)定期产前检查; 3)禁用对胎儿不利的药物,指导患慢性疾病的 孕妇合理用药; 4)禁止孕母腹部、盆腔X线照射; 5)做好遗传咨询。,(二)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自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之前。,主要特点: 1)小儿离开母体,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其适应能力差; 2)防御力低,易患感染性疾病,且炎症易扩 散; 3)在胎

6、儿娩出过程中,可能发生损伤; 4)新生儿早期即生后第一周,死亡率最高。,保健要点: 1)注意护理,保温(20或略高),皮 肤清洁、口腔卫生、脐带处理; 2)搞好消毒、隔离,避免与病人接触; 3)提高接生技术,防止产伤和产时感染 4)应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三)婴儿期 Infancy 又称乳儿期,出生后至满一周岁前,主要特点: 1)体格生长发育比任何时期都快,尤其是前 半年; 2)易发生营养、消化紊乱; 3)易患感染性疾病。 保健要点: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及时添加辅食; 2)定期健康检查,指导体育锻炼,户外活动, 感知发育训练等。,3)完成基础计划免疫接种 生后第1天到生后第3天:卡介

7、苗、乙肝疫苗第1次 第1月:乙肝疫苗第2次 第2、3、4月:脊髓灰质炎疫苗3次(间隔1个月)(4 岁加强) 第3、4、5月:白、百、破3次(间隔1个月)(2、7 岁加强) 第6月:乙肝疫苗第3次(12岁时强化)。 第8月:麻疹疫苗(7岁加强) 1岁后:结合季节注射乙脑、流脑疫苗等及上述疫苗 的复种,(四)幼儿期 Toddlers age 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主要特点: 智能发育较迅速; 接触感染机会增多; 易发生中毒或意外伤害; 仍能发生营养及消化功能紊乱。,保健要点: 1)重视早期教育、开发智力 2)注意断奶后营养 3)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4)定期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复种) 5) 防止意外

8、发生,(五)学龄前期 Preschool age 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主要特点: 1)体格发育稳步增长,大脑功能发育更 趋完善。 2)抗病能力增强,炎症易局限,疾病的 经过接近成人。 3)活动范围更大,接触疾病和受伤机会 多。,保健要点:1)加强教育,包括文化启蒙、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等;2)预防疾病及受伤;,(六)学龄期 School age 入小学(67岁)起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相当于小学学龄期。,主要特点: 1)除生殖系统外,其他系统、器官的 发育接近成人水平,特别是脑的形 态已基本与成人相同。 2)是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重要时期。,保健要点: 1)加强德、智、

9、体、美、劳诸方面的 教育,使其全面发展; 2)加强卫生教育:如学习卫生,口腔 卫生; 3)保证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七)青春期 Adolescence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器官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称为青春期。一般年龄范围是10-20岁 。女孩早于男孩12年,可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主要特点: 1)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 2)体格生长明显增快; 3)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内脏器官调节功 能不稳定,可引起心理、行为、精 神方面不稳定。,保健要点: 1)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 2)供给充分营养,保证生长发育;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此期可出现良性甲状腺肿、贫血、女 孩的月经不规则、

10、高血压等,必要时 可予以治疗。,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孙桂莲,生长发育与疾病,第三节 小儿体格生长及评价,生长和发育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 重要特点,也是小儿机体的基本特征。,一、概念 生长是指形态的增长,即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用度量衡测出其量的改变。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过程,是比较复杂的质的演变。,二、生长发育的规律 1)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各年龄 的生长发育并非等速进行。各系统的发育不平衡:各有先后,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 殖系统发育较晚;即使是同一系统,各部位发育速度也 有不同,如骨骼。,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上到下,头部先生长,下肢最晚; 由近到远

11、,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 由粗到细,如大把抓手指捏; 简单到复杂,画直线画图画人; 由低级到高级,从直观看、认识事物,到记忆,思维,分析。 4)生长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 性别 内分泌:甲状腺、脑垂体、性腺 母孕期的情况 营养及生活环境 疾病:急性病体重慢性病体重 同时影响身高。,四、体格生长常用的测量指标体重身高头围 胸围上臂围,1体重(weight)是身体各部重量的总和,反映机体在各方面发育的情况。意义:是判断体格发育,尤其是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是临床计算小儿药量及输液量的依据。,增长规律:,计算公式:6个月: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 712月:6(kg)+月

12、龄0.25 2 12岁:年龄2+7或8(kg),正常变动范围10%( 均值离差法:X2SD;百分位数法:P3P97) 体重增长过快:体重X2SD或第97百分位以上,肥胖症、内分泌疾病。 体重不足:体重X2SD或第3百分位以下,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测量方法:晨起、空腹、排尿、脱衣袜,平时于进食后2小时。,2身材的增长 1)身长/身高 (Height / length)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包括头部、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反映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增长规律:年龄 平均身长(厘米)出生 50 前3个月约长11-12cm,与后9个月增长量相当。1岁 752岁 85 2岁以后 平均每

13、年长5cm-7cm 2-12岁身长公式(cm) 年龄(y)6+77 影响身长因素:遗传、内分泌、宫内发育水平等,2)坐高(顶臀长):是头顶到坐骨结节 的长度。 3)指距:两上指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距 离,代表上肢长骨生长,略小于身 长。,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1.头与身长比例,婴幼儿时头长占身长的 1/4;成人后为1/8。 2.以耻骨联合上缘为界,分为:上部量与下部量 3.身材匀称:坐高/身高,从0.670.53 5.指距与身高:正常略小于身长。,身高意义: 低于/超过同龄正常者平均值 2SD 矮身材: 比例匀称,如垂体性侏儒症、家族性身矮; 下部量特短,如呆小病、软骨发育不全 高身材:家族性高身

14、材 Marfans综合征,测量方法 直立,正视前方,足跟、臀、肩三点接 触立柱; 量板:仰卧位,3岁以下,3头围(circumference of head)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增长规律: - 年龄 平均长度(cm) 出生 34 前3个月与后9个月相当 约长6cm 1岁 46 2岁 48 5岁 50 5至15岁期间 共长4-5cm 15岁 55,接近成人 成人 54-58cm -,意义: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2 岁前测量最有价值。 过小:大脑发育不全,头小畸形 过大:脑积水,4胸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5上臂围 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

15、的中点水平绕上 臂一周的长度,用以评估营养状况。 6. 腹围,第四节 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一)骨骼发育,1.颅骨 skull 前囟:两额骨与两顶骨 形成的菱形间隙。 测量:以对边中点连线为准。后囟:是两顶骨与枕骨形成 的三角形间隙,生后已闭或 很小,6-8周即闭合。颅缝(骨缝):出生时稍分 离,3-4月闭合。,增长规律: 年龄 前囟大小出生 1-2cm 1-1岁半 闭合,意义:囟门和骨缝之闭合情况反映了颅 骨的骨化过程。 早闭:见于头小畸形。 晚闭:见于佝偻病,脑积水,甲低等。,前囟饱满度: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明显凸起有紧张性搏动:颅内压增高疾患,如脑炎、脑膜炎。 凹陷:脱水或极度消瘦小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