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82800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学院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新学院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新学院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新学院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新学院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新学院课程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学院课程设计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 页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千树塔煤矿第一水平机轨合一运输大巷直线段断面设计 原始条件:原始条件: 千树塔煤矿年产设计能力为 1.2Mt,服务年限为 58 年。矿井为无瓦斯矿井。采用 斜井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矿井最大涌水量为 90m/h,通过第一水平运输大 巷的流水量为 60m/h,通过的风量为 25m/h。主运输采用 PVG1400/1 整芯阻燃型带式 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 ZK10-6/550 直流架线电机车牵引 1.0t 固定式矿车。巷道内敷 设一趟 100mm 的压气管和一趟 50mm 的供水管,另设动力,照明,通讯和信号电缆 各一条。

2、大巷穿过的岩层有中,细砂岩和泥岩,以泥岩为主;实测围岩松动圈:砂岩 为 0.4-0.5m,泥岩为 1.0-1.3m。 1 巷道断面设计 1.1 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年产 1.2Mt 矿井的第一水平机轨合一运输大巷,服务年限一般在 20a 以上;采用 600mm 轨距双轨运输的大巷,一般巷道净宽要在 3.0m 以上;巷道所穿过的围岩松动圈: 砂岩 lp=0.40.5m、泥岩 lp=1.01.3m 为一般稳定围岩。故决定选择锚喷支护,直墙半 圆拱断面。 1.2 确定巷道断面尺寸 1)确定巷道净宽度 B 查表 3-2 知,ZK10-6/550 直流架线式电机车宽 1060 mm,高 1550 mm;1

3、.0 t 固定式 矿车宽 800 mm,高1150 mm。故选 A1 =1060mm,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并参照标准设计, 选取巷道人行巷宽度 C=840mm;非人行巷一侧宽 a=400mm,查表 3-3 知,双轨轨道中心线 距 b=1100mm,则两电机车之间距离为: 1100 -(1060/2+800/2)=170mm 。 故巷道净宽度: B=a1+b+c1=(400+1060/2)+1100+(1060/2+840) =930+1100+1370=3400mm。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2 页 2)确定巷道拱高 h0 半圆巷道拱高 : h0=B/2=3400/2=1700mm

4、半圆拱半径 : R= h0=1700 mm 。 3)确定巷道壁高 h3 按人行高度要求确定墙高。距墙壁 100mm 处巷道有效高度不低于 1800mm。 h3=1800+hb- 22 )100( RR 由表 2-6 查得 hb =220mm,则: h3=1800+220-=1445.5 22 )1001700(1700 按架线要求确定 h3 由表 3-7,半圆拱形巷道壁高公式得 h3h4+hc- 22 1()()Rnkb 式中:h4轨面起电机车架线高度,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取 h4=2000mm; hc道床总高度,查表 3-10 选用 22kg/m 钢轨,再查表 3-5 得 hc =380mm,

5、道 砟高度 hb=220mm; n导电弓子距拱壁安全距离,取 n=200mm; k导电弓子宽度之半,k=718/2=359mm,取 k=360mm; b1轨道中线与巷道中心线间距 b1=B/2a1=3400/2930=770mm 故 h32000+3801393.5mm 22 )770360()2001700( 按管道安设要求确定 h3 h3h5+h7+hb-式中: 2 2 2 )2/(bDmKR h5-砟面至管子底高度,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选取 h5=1800mm; h7管子悬吊件总高度,取 h7=900mm; m导电弓子管子的间距,取 m=300mm; D压气管法兰盘直径,对 =100mm

6、 管子,D=325mm; b2轨道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间距 b2=B/2-c1=3400/2-1370=330mm; 故 h31800+900+220-1249.7mm; 22 )3302/325300360(1700 根据 1600mm 高度内人行道宽度不小于 800mm 确定墙高。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3 页 h3=1600+hb- 2 2 2 )8002/(ZAR 代入数据,则: h3=1600+220-=1168mm 22 )708002/1400(1700 综上计算,第一种方法确定的值最大,并考虑一定的富余量,故确定 h3=1800mm.则巷 道净高: H=h3-hb

7、+h0=1800-220+1700=3280mm 4)确定巷道净断面积 S 和净周长 P 由表 3-7 得:S=B(0.39B+h2) 式中 h2道砟面以上巷道壁高 h2=h3hb=1800220=1580mm 故 S=3400(0.393400+1580)=9.88m2 P=2.57B+2h2=2.573.4+21.58=11.90m 5)用风速校核巷道净断面积 查表 3-9 得: 允许最高风速: Vm=8m/s,已知通过巷道风量:Q=25m /s 3 代入公式得:V=Q/S=25/9.88=2.53m/s 则 VVm,因此可以使用。 6)设计支护参数 巷道穿过的岩层松动圈 Lp=1.01.

8、3m,属巷道分类法类一般稳定围岩。为留有足 够的安全系数,取松动圈厚度高限 1.3m 作为设计的依据;并用组合拱理论设计支护参 数如下: 选用快硬水泥锚杆,端头锚固长度 400mm,锚杆直径 16mm,锚杆长度 1500mm,间排 距 0.70.7m 锚杆布置到墙角。喷层厚度 100mm 7)选择道床参数 根据巷道通过的运输设备,已选用 22kg/m 钢轨,其道床参数:hc=380mm hb=220mm 砟面至轨面高度: ha=hchb=380220=160mm 采用钢筋混凝土轨枕 8)确定巷道掘进断面尺寸 由表 1-10 计算公式得: 巷道设计掘进宽度:B1=B+2T=4260+2100=4

9、460mm 巷道计算掘进宽度:B2=B1+2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VII 页 共 40 页 目 录 摘 要IV AbstractV 第 1 章 绪 论1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 1.2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1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1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1 第 2 章 各章题序及标题小 2 号黑体 2 2.1 各节点一级题序及标题小 3 号黑体2 2.1.1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 4 号黑体2 2.2 页眉、页脚说明2 2.3 段落、字体说明2 2.4 公式、插图和插表说明2 结 论5 致 谢6 参考文献7

10、附 录 1 标题8 附 录 2 标题9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 页 共 40 页 第 1 章 绪 论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1。当提及的参考 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 4 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 可知” 1.2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2 页 共 40 页 第 2 章 各章题序及标题小 2 号黑体 2.1 各节点一级题序及标题小 3 号黑体 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 2.1.1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 4

11、号黑体 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 2.1.1.1 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小 4 号黑体 正文另起一段,数字与标题之间空一格 1. 款标题 正文接排。本行缩进 2 字符,标题与正文空一格 (1)项标题 正文接排,本行缩进 1 字符,标题与正文空一格。 (2)项标题 2. 款标题 2.2 页眉、页脚说明 在版心上边线隔一行加粗线,宽 0.8mm(约 2.27 磅),其上居中打印页眉。页 眉内容一律用“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字号用小四号黑体。页码置 于页眉右端,采用形式为:第 M 页,具体设置参考模板。 2.3 段落、字体说明 每段首行缩进 2 字符,行距固定值 20 磅。正文

12、用小 4 号宋体,西文和数字用小 4 号 Times New Roman。按照 GB31003102 及 GB7159-87 的规定使用,即物理量 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如:a(t) , (i-1)ThtiTh , m , n)用斜体,计量单位 (如:tkm)等符号均用正体。(设置字体快捷键 ctrl+D) 2.4 公式、插图和插表说明 (公式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序号按章节编排,如有“假定,解”字样,文字空两格写, 若有对公式变量的说明,以分号结束。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 糊不清,如 1/(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 acosx/b 而不写成(a/

13、b)cosx。具体格式如下)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3 页 共 40 页 假定 (2-1)(2cos()()(ttftRtr c 式中 R幅度; 相位; fc载波频率; (插图图题于图下,小 4 号宋体,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 a)、b)等置于分图之下。插图 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 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a)分图 a b)分图 b 图 2-2 图题 (插表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小 4 号宋体,若有分页,需在另一页第一行添加续表。数字 空缺的格内加“-”(占 2 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或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

14、时,采用通栏处理方 式。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表 2-1 形状变化特征值及相应比例 形状模型变化: 特征值编号特征值比例 1比例 2 10.01064259.62%59.62% 20.00230512.91%72.53% 30.0013477.55%80.08% 40.0006833.83%83.91% 50.0006453.62% 60.0003922.20% 87.52% 70.0003241.82%91.54%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4 页 共 40 页 80.0002381.34%92.87% 续表 特征值编号特征值比例 1比例 2 9- 100

15、.0002051.15%95.30%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5 页 共 40 页 结 论 正文略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6 页 共 40 页 致 谢 正文略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7 页 共 40 页 参考文献 (参考的中文文献排在前面,英文文献排在后面。作者与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写“等,编 著”等字样,如果版次是第一版,则省略。没有引用书籍文字则不写引用起止页,且以“ . ”结 束) (著作图书文献) 1作者,作者. 书名. 版次. 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2作者. 书名. 出版社,出版年. (翻译图书文献) 3作者. 书名. 译者. 版次.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文献) 4作者. 文章名. 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文献) 5作者. 文章名. 编者名. 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 分起止页 6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7研究生名. 学位论文题目. 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 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8 页 共 40 页 附 录 1 标题 (对需要收录于毕业设计(论文)中且又不适合书写正文中的附加数据、资料、详细公式推导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