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5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81822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158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5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5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5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5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5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ppt课件_5(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发展心理学,教师:王浩,2,题型,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单选题,只有1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题,有 2 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3,单项选择题,( )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A. 普莱尔 B. 皮亚杰 C. 华生 D. 高尔顿,4,多项选择题,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绪,正确的说法是( )。 A. 依恋是婴儿情感社会的标志 B. 婴儿依恋由特殊情感连结阶段,经无差别反应阶段,而后发展为有差别反应阶段 C.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反抗型依恋是消极依恋 D. 婴儿在特殊情感连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5,学习要求,精确 熟练共享邮箱: 密码:888888,6,发展心理学内容,第一节

2、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7,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8,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9,(一)心理发展的内涵,1、心理发展:种系发展(动物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种族发展(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发

3、展心理学) 2、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个体心理发展:研究对象: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从出生到衰亡各年龄阶段,10,(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11,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1、中世纪 “小大人”2、文艺复兴以后 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新教育观念(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创始人: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12,中世纪绘画中的儿童,13,14,15,现代儿童,16,(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4、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科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20世纪中期以后,进入演变和增新的时期。 (四)从儿童心理学向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做章的名称。,17,我国的发展心理学,1.我国发展心理学观念和思想历史悠久2500多年前就有了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但这些思想都未形成科学的发展心理学。 2.我国最早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从欧美介绍到中国20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模仿苏联的阶段1978年起至今,长足发展阶段,18,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纵向研究 横断研究 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交叉研究,19,四、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动力 心理发展

5、的历程,20,(一)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指心理发展由什么决定的。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大体分两类: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对遗传和环境问题的认识的转变 1、单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环境决定论 华生 2、二因素论 吴伟士、施太伦 3、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21,(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艾里克森,班杜拉,维果斯基,柯尔伯格,22,1、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1)、皮亚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为依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2)、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

6、5岁,23,24,25,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三阶段理论,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 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8、9岁)道德实在论 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道德相对论,26,3、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他既承认生物因素也承认社会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以人格特征为标准把个体一生划分为8个阶段: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27,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三元(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交互决定论 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习得已有的某些行为反映特征)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学习形式 主体的自

7、我调节作用,28,29,5、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最近发展区,30,6、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1,补充: 胎儿的发育与发展,胎儿期是个体发生的时期,指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的一段时期,大约经历277天。胎儿期为个体心理的发生准备了自然的物质前提,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2,参考文献,美黛安.E.帕普利等,儿童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儿童世界翻译组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33,一、胎儿

8、的生理发育过程,在由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而成一个新个体时,父亲的23个染色体与母亲的23个染色体大约有2024种组合方式,这个数字比地球上全人类现存人口的总数还要大,因此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个体差异。受精过程不但决定了个体的性别,而且也决定了个体行为的遗传基础。,34,胚胎发育的三个阶段,胚种阶段(02周) 胚胎阶段(28周) 胎儿阶段(837周),35,从受孕到出生的发展概况,36,胎儿期内各个月的发展概况,37,二、影响胎儿成长的各种因素,孕妇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的体重、身高、孕史、营养、年龄、身体状况、情绪状态等都对胎儿有影响 其他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药物、酒精、烟草、毒品及不良环境

9、也对胎儿有影响,38,三、 胎儿教育,明代著名医学家万宗斋的胎教学说中指出要:“调养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39,四、胎儿时期常见的心理障碍,(一)假孕 假孕是最早知道的身心症,又叫想象妊娠,医学上叫“转换性癔症”,实际上是心理矛盾转变为了躯体症状。最早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报道的。以后世界各地都展开了研究。,40,一般认为,产生假孕的基础是暗示性高的性格。通常情况下,容易见于盼子心切的妇女,由于盼子心切引起情绪波动,通过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破坏了正常的内分泌,从而,孕激素增高,月经失调,误以为怀孕。这种自我暗示,进一步导致恶心,呕吐,腹部皮下脂肪增加,乳房变大,自觉胎动,体重增加

10、等现象。此外,初期误疹也是导致假孕的重要原因。,41,男性假孕,新近的一些报导表明,男性也会出现假孕,即妻子怀孕后,丈夫也出现恶心,情绪起伏,食量变大等现象,美国科学家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妻子怀孕期间,丈夫精神紧张,焦虑等原因引起体内的雌激素荷尔蒙增加,睾丸激素与皮质醇减少。,42,(二) 焦虑,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可能造成心理冲突的事物反应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常表现为紧张的期待情绪,原因不明的忧虑与不安。不少妇女孕期有过焦虑反应。造成焦虑的原因:,43,生理上孕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旺盛,为体内产生“心理应激”奠定了基础 有些妇女是年龄大,怕难产

11、 有些是自己或家人有重男轻女思想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思想负担 有些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宣传,过于担心胎儿的健康水平及智力水平 孕妇的个性及人际关系 个性开朗乐观朋友多的孕妇相对来说焦虑的机会要小些。,44,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这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感知觉迅速发展,且在许多方面接近成熟水平;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45,一、婴儿动作的发展,(一)婴儿期动作的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2.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3.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4.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12、,46,(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1、从整体向分化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1)头尾原则(2)近远原则(3)大小原则,47,1、婴儿手的抓握动作发展 ;1)重点是五指分化、手眼协调。2)是婴儿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2、独立行走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里程碑。1)使儿童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2)扩大了认知范围3)增加了主动交往的机会,(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48,格赛尔(Gesell) “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Gesell)提出了“成熟势力说”,他进行了一个著名的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他选取了一对双生子T和C,安排T从出生后的第48周起每天进

13、行10分钟的爬楼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C不做爬楼梯训练,从53周起C开始做爬楼梯训练,每天10分钟,结果,C只接受了2周的训练,在爬楼梯的各种动作指标上就达到了T的水平。,49,格赛尔由此认为,儿童尚不成熟时,学习的效用很小,内在条件准备好后,学习才能起作用,儿童心理和动作的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展开的过程,这个模式由机体成熟决定。心理学家们由此进一步展开了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样的成熟程度是学习或训练的最佳或关键时期,什么成熟程度上学习或训练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获取最大效益。,50,二、婴儿期的认知发展,感知觉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言语发展,51,(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感知觉是个体发

14、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感知觉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婴儿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适应周围环境。这一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有选择性的过程 。,52,对婴儿感知觉的认识,人们对新生儿、婴儿感知觉能力的认识是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经历了重大变化。 新生儿和婴儿新能力的发现来自于研究方法上的新的突破。1、习惯化范式(habituation paradigm) 2、优先注视范式(preferential looding paradigm),53,婴儿感知觉的发展,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

15、期。,54,1、婴儿感觉的发展,婴儿视觉的发展婴儿听觉的发展对声音的注意和定位、对语音的辨别 婴儿肤觉的发展触觉、温觉、痛觉 婴儿味觉和嗅觉的发展,55,婴儿嗅觉的发展,1977年麦克范兰(Macfarlane)对出生后2-3天的新生儿进行实验,让他们闻茴香味时,他们的心率与呼吸发生变化,活动增加,持续让他们闻,反应逐渐减少,如果再让他们闻一种新气味,活动又增加,表明他们已具有嗅觉。,56,婴儿味觉的发展,对28名出生115天的新生儿舌头上分别滴上糖、盐、奎宁、水和柠檬酸等液体,他们能以身体活动和面部表情等方式表达对酸甜苦咸的不同感受,如对糖溶液的反应是做吸吮动作,对奎宁作怪相。表明他们已经具

16、有了辨别能力。但是他们的味觉不太敏感,浓度较小时,他们就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Pratt,Sun 1930),57,2、婴儿知觉的发展,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深度知觉3、方位知觉,58,59,(二)、婴儿记忆的发展,6-12个月认生 12个月以后延迟模仿,60,国外记忆研究,1982年Sheingold 和Tenney的研究表明,人在3岁以前留不下长期记忆。研究采用大学生中有弟妹的为被试,以一份包括20个全是关于他们的弟弟或妹妹出生前后的事为题目的问卷为工具,如你弟弟或妹妹出生时,你母亲什么时候去的医院,你去医院看望过你的母亲吗,你的弟弟或 妹妹是什么时候被接回家的等等。 研究表明,过了3岁,分数就直线上升,与弟弟或妹妹相差9岁左右的平均能答对15个。,61,(三)、婴儿思维的主要特点,直觉行动思维 直观性和行动性 间接性和概括性 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思维的狭隘性 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62,(四)、婴儿言语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