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74109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1 1 1 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般规律1 2 2 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现状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现状.2 2.1 山东省工业化水平.2 2.2 山东省城市化水平.4 2.3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偏差.4 3 3 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分析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分析.5 3.1 东西部差距大,发展不平衡5 3.2 认识不充分5 3.3 户籍制度的束缚6 3.4 国家政策的限制6 4 4 城市化滞后的危害城市化滞后的危害.7 4.1 阻碍农业的现代化进程7 4.2 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7 4.3 导致产

2、业结构调整困难7 4.4 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8 5 5 山东省协调发展的对策山东省协调发展的对策8 5.1 改革和完善户籍管理制度.8 5.2 明确现阶段城市化重点8 5.3 发挥政府职能.9 结结 语语.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0 致致 谢谢11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摘 要要 根据山东省历年数据,分析和判断山东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偏差。城市 化进程缓慢,落后于工业化发展,并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原因,找到 合理方法,解决目前城市化滞后问题,促进山东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 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山东省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ata for the calendar year in Shandong province, analysis and judgement the deviation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Shandong.Urbanization develops slowly than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at brings a series of negative impact. By analyzing the ph

4、enomenon, finding the reasonable methods of resolving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lagging problem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 Key words: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handong province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 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省工业化与城

5、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前前 言言 工业化与城市化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只有两者协调 发展、水平统一,才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对历年来的数据分析,观察山 东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了解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山东省目前存在 的城市化滞后问题提出对策。 1 1 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现代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持续增长,现代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工业数量的大 幅增加,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大幅提高,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非农产业就业 比重的极大增长,这是工业化的数量过程;二是工业部门内

6、部结构的变化,包括 生产结构的优化,耗能降低前提下效率、产能的提高,这是工业化的质量过程。 它不仅指工业产值的迅速增加,而且意味着经济结构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转变, 因而经济体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同时是其经济结构调整发生飞跃性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或城镇化。从表面观察,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实际上,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现 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非农业经济活动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 的过程。其内涵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变 为城市地域,也就是城市化的数量过程;二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城市文明在

7、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即使城市化的质量过程。另外,城市化也包括 城市自身的结构完善,即城市内涵化。 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推动的,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促进工业化的 发展,带来产业结构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提升。可以说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 辅相成的统一关系。发展之初的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推动的,工业化通过调整生产 的供给结构来满足并适应由城市化引起的各种需求,如非食品类消费需求、精神 消费需求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城市居民对服务的需求也相应 扩大,单凭工业结构的内部调整已无法适应这一趋势,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开始滞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 后于城市进程

8、。因此,世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为:在初期,工业化快 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然后城市化就会加速,超过 工业化的速度并逐渐拉开两者之间的距离。根据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在人均 收入处于较低水平时,城市化率就已经高于工业化率。 2 2 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现状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现状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是经济、农业、人口大省。2009 年,地区生产 总值达到 33896.65 亿元,农业生产总值为 6003.09 亿元,总人口达到 9470 万人, 均居全国前列。山东省虽然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缓慢。2009 年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 55

9、.76%,但城镇人口仅占全省总人口的 37.5%, ,可见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水平,从而造成发展不协调,城市化率低 下甚至对工业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2.12.1 山东省工业化水平山东省工业化水平 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省份之一,经过改革开放后的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经济水平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 质量不断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逐步加强。对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此处借 鉴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依据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劳动力在各次产业中 的分布、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将工业化划分为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工业化的实 现阶段和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三个阶段,在每一

10、时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城市化都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如表 1、2) 。 表 1 库兹涅茨工业化阶段标准对照表 经济发展阶段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城市人口比重 49.822.827.422.9 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 32.728.638.732.0 33.729.037.336.0 15.139.445.549.9 工业化的实现阶段 14.050.935.065.8 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 68.2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 表 2 库兹涅茨就业结构标准对照表 经济发展阶段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80.59.69.9 工业

11、化前的准备阶段 63.317.019.7 46.126.827.1 工业化的实现阶段 31.436.632.6 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 1745.637.4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库兹涅茨对工业化进程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总量 指标和结构性指标两大标准,现在我们利用以上标准对山东省工业化所处阶段进 行分析。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 ,可以得出近十年来山东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产业结构、劳动力分布等数据(如表 3) 。 表 3 山东省经济概况(%)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第一产业 产值比重 15.214.813.512.311.810.79.89.7

12、9.79.5 第二产业 产值比重 50.049.550.553.756.557.057.456.856.855.8 第三产业 产值比重 34.835.7363431.732.332.833.533.534.7 人均 GDP 元 9326101951134013268164131993423603276043293635894 第一产业 就业比重 53.152.350.146.944.440.239.137.337.436.5 第二产业 就业比重 23.623.924.926.227.630.531.432.731.632.0 第三产业 就业比重 23.323.825.026.828.029.3

13、29.530.031.031.5 2000 年我省的人均 GDP 为 9326 元,约合 1126 美元,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 期阶段;到 2009 年我省的人均 GDP 为 35894 元,约合 5531 美元,已发展到工业 化的后期,速度是非常快的。山东省的三次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中,第 一产业所占份额逐年下降,但二、三产业发展趋势不稳定。第二产业总体处于发 展态势,第三产业的发展起伏较大。2000 年时,第三产业所占份额达到了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4 34.8%,已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到 2009 年,第三产业所占份额为 34.7%,与 此同时

14、第一产业份额降到 10%以下,第二产业占到全省生产总值的 55.8%,属于 典型的工业化后期阶段。然后分析就业结构的组成,劳动力的分布符合产业转移 的规律,由初级的生产活动向高级的服务行业转移,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 2000 年的 23.3%增长到 2009 年的 31.5%,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由 2000 年的 53.1%下降 到 2009 年的 36.5%,可以说山东的就业结构已符合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发展特点。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能够发现,根据人均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这三种 数据指标,山东省的工业发展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工业化正处于后期阶 段。 2.22.2 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山东省

15、城市化水平 一般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所采用的标准为城市化率(城镇化 率) ,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过程, 一般将城市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如图: 表 4 城市化阶段划分 阶段城市化率特点 初期30%以下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城市化水平发展缓慢 中期 30%-70% 人口向城市集聚、资本向城市集聚, 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后期70%以上城乡差别近乎消灭,人口城市化趋缓,逆城市化出现 山东省经过多年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山 东城镇人口比重稳步提高,但发展速度与工业化相比较慢,无法适应工业化的发 展速度。2000

16、 年,城镇人口占比为 26.8%,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2003 年就达 到了中期阶段,然而直到 2009 年城市化率依然维持在 40%以下的水平,处于中 期阶段的初始位置,速度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可以说,当前山东省的城市化水平 基本处于由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表 5 山东省城市化率 年 份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城市化率(%) 26.827.929.031.132.234.234.836.837.637.5 2.32.3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偏差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偏差 依据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山东省的工业化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并不断 优化着自身结构,与此阶段相适应的城市化水平应达到 60%以上。而 2009 年的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5 山东省非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 37.5%,远远小于 60%。城市化进程刚刚迈入中 期阶段的门槛,尚处于过渡时期,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业发展,甚至起到了阻碍 作用。根据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在低收入区内,城市化率已超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