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设计要点(仅供参考) 2015年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165061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35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暖设计要点(仅供参考) 2015年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供暖设计要点(仅供参考) 2015年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供暖设计要点(仅供参考) 2015年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供暖设计要点(仅供参考) 2015年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供暖设计要点(仅供参考) 2015年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暖设计要点(仅供参考) 2015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暖设计要点(仅供参考) 2015年(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12-24供暖供暖设计设计要点要点七院房永2015-12-24一一、热源条件热源条件 通常严寒及寒冷地区均有市政热源,设计前期需要向甲方 了解市政热源条件:供回水温度?或蒸汽压力及温度?是 否需要设置小区换热站以及换热站的设置位置要求?换热 站设置在地上或地下及面积等要求。 夏热冬冷地区无市政热源的:设置集中锅炉还是户用燃气 热水炉?集中热水锅炉供回水温度?锅炉类型:承压、常 压、真空、电蓄热?燃料:燃气、燃油?一般燃煤不被允 许。 外部条件需要业主咨询当地热力公司,给设计院以文字单 位回复,宜有甲方或热力公司公章。 蒸汽供暖在民用建筑中已经不被允许,故不介绍。2015-12-24二

2、二、设计范围设计范围通常在严寒及寒冷地区有一次市政热网、二次网及换 热站,一般由业主委托当地热力设计公司设计,但现在我 院的设计合同里设计界面比较笼统(除燃气外线均含), 故业主也经常要求我们负责设计,针对这些设计内容应该 在设计前期,向甲方和当地热力公司提出予以明确,避免 后期因为职责不清引起误解。2015-12-24三、供暖热负荷三、供暖热负荷 热负荷必须进行逐项计算,不允许采用指标估算。热负荷 是计算管径及散热器片数的依据,考虑热源供回水温度、 供暖时间、及住宅户间传热、地面遮挡等因素对供暖负荷 的影响,计算负荷必须附加2050%,绝不能直接采用算 出来的数值。四、供暖系统四、供暖系统2

3、015-12-244.1 系统分区系统分区技术措施规定技术措施规定 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分区还要考虑地形标高对不同单 体的相对标高的影响。尤其是小区不是自建换热站的情况,分区一般 要与其热源处其它建筑分区保持一致。32层住宅有可能只分成高低区 ,或者低区不能超过六层,满足其所负担的多层建筑不超压,竖向分 区需结合地形高差、当地习惯和换热站位置等因素来定。 4.2 住宅供暖系统形式住宅供暖系统形式 4.2.1 住宅现在均需分户计量,故住宅均采用共用立管下供下回异程 系统,立管和计量装置设于管井。也有个别地方热力公司要求采用下 供下回同程(不合理,加剧重力失调)。在此以32层住宅为例

4、: 1 10层为低区,1121层为中区,2232层为高区。也可以116层为 低区,1732层为高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低区一般有裙楼小商铺或 会所等多层建筑,同一小区系统分区要统一。2015-12-24下供下回系统(散热器)2015-12-24 4.2.2 共用立管连接用户数不应过多,一般不宜超过40 户,每层连接的户数不宜超过3户。多余三户时,增加立 管或管井内分层设置分集水器,使入户管通过分集水器转 换。 4.2.3 供暖系统立管应进行严格水力平衡计算:室内共 用立管比摩阻保持3060Pa/m,户内系统的计算压力损失( 包括调节阀、用户热量表)不大于30kPa。立管水力计算 阻力应考虑自然作

5、用压头影响。自然作用压头 P=gH(h-g)。 4.2.4 户内供暖方式:地面辐射、水平双管同程、水平 单管跨越、水平单管串联等。2015-12-244.3商铺供暖系统形式商铺供暖系统形式 4.3.1 户内供暖方式:常用地热供暖、水平双管同程、水 平单管跨越、上供下回单管、上供下回双管、下供下回双 管等。 4.3.2 对于层数3层以内,每层面积小于200m2的情况,一 把可以采用共用立管,每层成环设计:地热或双管同程。 对于单层面积大于200m2的商铺只能设置上供下回单管或 双管、下供下回方式单管或双管。回水管宜设置地沟,一 般不宜设置在一层顶板。 4.3.3 入口装置:一般需要在室外独立设置

6、,便于热力公 司管理,但每个地方要求不一致,通常都可以将计量表箱 设置在地库、商铺内,总干管共用,如上图系统所示。2015-12-24上供下回商铺2015-12-24上供中回商铺2015-12-244.4 办公、酒店等公建供暖系统形式办公、酒店等公建供暖系统形式 4.4.1 上供下回单管跨越(不宜超过6层)、上供下回双管( 双管系统不超过4层)、下供下回双管(不超过五层)、 单双管式(8层以上)等多种形式。一般优先选用上供下 回方式,利于系统集中排气,大量散热器上设放气阀,不 放气会影响部分散热器不热。 4.4.2 每环立管数一般控制在25根,每个总立管可分二环 。对于面积较大的情况可以设置多

7、组立管(多个入户管) 。不可以类似空调设置很大水系统。 4.4.3 供回水管管径:每环一般不大于DN100,立管管径一般 DN20、DN25、DN32三个规格,DN15不允许采用,不宜 采用DN32。单管管径不变,单管的跨越管管径一般DN20, 双管支管管径一般DN20。2015-12-24上供下回单管顺序(带旁通管)2015-12-24五、供暖方式五、供暖方式 5.1 地面辐射供暖地面辐射供暖 5.1.1 地面辐射供暖时供回水温度不高于:6050温水 (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4045,供回水温差不宜大 于10,不宜小于5)。最终根据当地市政热网供回水 温度来确定。 5.1.2 连接同一分水器

8、、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的各环路, 其加热管的长度宜接近,并不宜超过120m。且每个分水 器、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 5.1.3 温控:分总控和分环路控制, 目前开发商为降低成 本,环路温度自控多不采用,只在入户干管设一个集中温 控(也满足规范要求),据此一般设计回路管长都要求控 制在6080m,各房间宜独立设置回路,卫生间等较短的 可以其它合并。2015-12-242015-12-24 5.1.4 严寒地区,因卫生间面积较小,地热管较短不能满 足供热需求,卫生间一般宜设置毛巾架式散热器,从分集 水器独立设回路。固定设备和卫生洁具下不应设置地热管 (淋浴间下一般可以设置地热管)。 5.1.5

9、 伸缩缝:一般地面面积大于30m2,或长度大于6m时 ,每隔5m应设宽度8mm的伸缩缝,伸缩缝材料为高发泡 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弹性膨胀膏。 5.1.6 分集水器规格DN25、DN32两个规格,根据回路多 少选取。分集水器上需设旁通管,并配置阀门。若供回水 立管顶端设有带阀旁通管,则在分集水上旁通管可不设。2015-12-24立管顶端旁通管2015-12-245.1.7 地热供暖管间距:一般不应小于150mm,也不宜 大于300mm 卫生间、厨房150mm 卧室200mm、250mm 起居室、餐厅200mm、250mm、300mm 商铺、办公250mm(外区布置) 一层、顶层及外墙1m范围内地热管

10、间距加密一档。 加热管与墙体表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室内加热管 的布置一般采用旋转形、往复形,不宜采用直列形布置, 并宜将高温管道布置在室内热损失大的区域。 5.1.8绝热层 通常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发泡水泥,厚度 根据不同位置不同。与土壤接触的地板、卫生间、厨房等 还需设置防潮层。2015-12-242015-12-24 5.1.9 管材 地热管材通常采用交联聚乙烯PE-X,聚丁烯PB,耐热聚乙烯 PE-RT,聚丙烯PP-R等,由立管接计量装置段通常采用钢 管(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 标注:钢管DN*,塑料管材De*。钢管标注是公称直径,塑 料管标注外径。 塑料管材:工

11、作温度、压力、使用条件级别、S系列等应 交代清楚,塑料管材管径管径小于15的管材,壁厚不应小 于1.8mm,大于等于15的管材,壁厚不小于2.0mm。需要 进行热熔焊接的管材壁厚不得小于1.9mm。 5.1.10 地暖降板:地热供暖区域楼板降板70mm(最小厚 度),入户干管由管井到户门区域地面可不降板,走在建 筑面层内。户内分集水器尽优先布置在厨房橱柜内。2015-12-245.2 散热器供暖散热器供暖 5.2.1供水温度不宜大于85,供回水温差不宜小于20 。散热器供暖时一般供回水温度取8060热水,严寒地 区一般取25温差,还要看当地市政热网供回水温度。 5.2.2 散热器选择:一般考虑

12、其承压、耐腐、内腔无沙、 造价和美观等因素来选择,注意供回水温度、室温的不同 与散热器样本散热量是不同的,散热量应进行修正。 5.2.3 散热器供暖系统方式:水平双管式(管径不应大于 De32)、水平单管跨越式(散热器组数不宜大于6组)、 水平分集水器分环式、下供下回单管跨越、上供下回单管 跨越(不宜超过6层)、下供下回双管、上供下回双管(双管 系统不超过4层)、单双管式(8层以上)等多种形式。2015-12-242015-12-24水平双管式2015-12-24上供下回单管跨越2015-12-24下供下回双管2015-12-24 5.2.4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及回水调节(锁闭)阀 垂直双管系统中

13、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应设置两通恒 温控制阀,且宜采用有预设阻力功能的恒温控制阀(高阻 性恒温控制阀);回水支管上应设置铜质回水调节(锁闭 )阀。 跨越式垂直单管系统,应设置两通或三通恒温控制阀,一 般宜优先采用两通恒温控制阀。 水平单管上串联系统中的每组散热器上,应设置带恒温控 制器的单管配水阀(单管H型阀或带柱塞管的单管阀)。 水平双管系统中的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应设置恒温 控制阀。 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 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立管上设调 节阀。2015-12-24 5.2.5 散热器承压要满足系统静工作压力。铸铁散热器一 般承压0.5

14、、0.6、0.7、0.8、1.0MPa;钢制一般承压0.8 、1.0MPa。 5.2.6 散热器布置 宜优先布置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 也可靠内墙布置,注意不要影响家具布置和人行通道。 两道外门之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楼梯间散热器,应尽量布置在底层。 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粗柱型不宜超过20片,细柱型不 宜超过25片,注意校核散热器总长,满足安装空间要求。 5.2.7 幼儿园、老年人和特殊供能要求的建筑的散热器必 须暗装或加防护罩。2015-12-24 5.2.8 其它:对应设置地暖的建筑,除住宅楼梯间,水泵 房、配电间、屋顶水箱间、空调机房等都应设供暖(采用 散热器

15、)。严寒地区高标准地下车库、住宅楼梯间及大堂 也有考虑供暖的。六、计量小室的设置六、计量小室的设置6.1 每个供热单元进出户管接出户1.5m即可(入户管右侧布置供水管 ),标识出系统编号及热负荷,入户到计量表间,出户后由二次热网 统一考虑。无地下室的住宅需要设置局部半通行地沟,由户外到管井 下部,地沟尺寸宽x深=1000x1200mm,避免穿越卫生间及配电间下 部。注意室内外高差,考虑外线入户标高对结构地梁的影响,故需要 与结构配合,要求结构地梁避开我们入户管。 6.2 专用热表计量小室的设置要求: 有地下室的建筑,宜设置在地下室的专用空间内,空间净高不应低于 2.0m,前操作净距离不应小于0

16、.8m。 无地下的建筑,宜于楼梯间下部设置小室,操作面净高不应低于1.4m ,前操作面净距离不应小于1m。 6.3 对于商铺,可把计量表箱装置设于商铺内,设计之前需要征得当 地热力公司同意,否则还是按照6.2要求设置。2015-12-24七、地沟的设置七、地沟的设置7.1 供暖设置半通行地沟:宽x深=1000x1200mm,安装管道后净宽 宜大于等于800mm,局部净高宜大于500mm。局部支沟宽x深 =600x600mm。 7.2 管沟应设置检修人口,人口宽度600mm,间距不宜大于30m,地 沟大于20m,人口数不少于2个。人口不应设置与浴厕、主要出入口 、有防盗要求的房间、住宅户内。地沟尽端宜设置人口。 7.3 管沟设置一般不得穿过卫生间、浴室、变配电间、楼梯间等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