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预防与急救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165055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暑的预防与急救(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夏邑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黄德举:13781579017,中暑,西安持续高温2人中暑死亡,运动员中暑,重度中暑者死亡率达20%-70%,一 定义,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高湿)环境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功能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导致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散热的方式,人体适宜的外界温度是20-25c,相对湿度为40%-60%,通过以下方式散热: 1. 辐射 是散热最好途径。气温15-25c时,辐射散热约占60%,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及足部。温度33c时,辐射散热降至零。 2. 传导与对流 通

2、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质分子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水传导较空气快28倍。 3. 蒸发 每蒸发1g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热量。,中暑的原因,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在公共场所、家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

3、暑发生。,发病机制,中暑高热: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过量热蓄积。 日射病:烈日曝晒或长时间热辐射引起脑组织水肿。 中暑痉挛:高温环境,大量出汗,仅补充水而补盐不足造成低钠、低氯血症,导致肌肉痉挛,并可引起疼痛。 中暑衰竭: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严重,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休克症状。,高热环境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中暑损伤主要是由于体温过高(42度)对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此时,发生酶变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膜稳定性丧失和有氧代谢途径中断,导致多器官衰竭。 1.中枢神经系统 高热能使大脑和脊髓细胞死亡,发生脑水肿、局部出血、颅内压升高和昏迷。小脑Purkinje细胞对高

4、热毒性作用极为敏感,常发生构语障碍、共济失调和辨距不良。脑脊液黄变、蛋白含量增加和淋巴细胞增多。 2.心血管系统 中暑早期,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和血管扩张引起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常发生低血压。机体代谢增加时,心排血量增多。直肠温度每升高l,心排血量每分钟增加3L.高热能引起心肌缺血、坏死,促发心律失常、心功能减退或衰竭,进一步影响散热。,高热环境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3.呼吸系统 肺血管内皮因热损伤发生ARDS.非劳力性热射病(nonexertional heat stroke)病人因需氧量增加和代谢性酸中毒,又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者常发生严

5、重代谢性酸中毒。 4.水和电解质代谢正常人出汗最大速率为l.5Lh,热适应后个体出汗速率是正常人的2倍。大量出汗导致体钠丢失,使人体失水和失钠。20“80非劳力性热射病病人血磷降低。劳力性热射病病人,由于肌肉细胞严重损伤或溶解,血钾、血磷常增高。高热引起细胞损伤使血钙降低,23周后血钙又复升高,可能与甲状旁腺激素活性有关。,高热环境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肾脏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时,急性肾衰竭发病率分别为35和5。其发病率随中暑者存活时间延长而增加。急性肾小管坏死是由于脱水、横纹肌溶解、低灌注、溶血产物过多和尿酸盐肾病所致。 6.消化系统 中暑对肠道直接热毒性作用和血液灌注相对减少引起缺血性肠

6、溃疡,发生大出血。中暑后23天几乎每例病人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和胆汁淤积。 7.血液系统 中暑时血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和血液浓缩,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24病例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发生血栓形成。严重者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DIC,是高热直接灭活血小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和坏死细胞激活凝血连锁反应所致。DIC常使中枢神经、心、肺、肾脏和胃肠道并发症加重。,高热环境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8.内分泌系统劳力性热射病病人代谢消耗增加常出现低血糖。90非劳力性轻度热射病病人表现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和高血糖,严重病例血生长激素和醛固酮水平急剧升高。 9.肌肉 劳力性热射病时,肌肉局部温度增加、缺氧和

7、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严重肌肉组织损伤、溶解、血清CK明显升高。非劳力性热射病时,肌肉组织损伤罕见。,中暑的分类,一.热痉挛 人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会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引起肌肉痉挛. 二. 热衰竭 由于水盐的大量丢失,使得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发生低血容量休克.集体为了散热,心输出量大大增加,使得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加重,导致心血管功能不全或周围循环衰竭. 三.热射病 如果人们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只有头部温度增加,但体温不一定升高.,中暑的

8、表现,先兆中暑: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中暑的表现,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重度中暑,中暑高热:多见于老年人。持续高温数天后大量出冷汗、高热,肛温4143,继而皮肤干燥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数140次/min,血压正常或降低,烦躁不安,神志模糊、谵亡,逐渐昏迷或抽搐。严重者肺水肿、心功不全、DIC、肝肾功能损害。 中暑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者。因高温环境出汗较多,大量饮水未补钠盐,使血钠、血氯降低,引起四肢阵发性

9、肌肉痉挛,多见于腓肠肌,可引起急腹痛,一般体温正常。,重度中暑,中暑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及未能适应高温者,因大量出汗,外周血管扩张,使血容量不足,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临床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昏厥甚至昏迷。 日射病:因烈日或强烈辐射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脑组织充血或水肿,出现剧烈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剧烈呕吐、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昏迷、惊厥。体温正常或稍高。,病情评估,先兆中署: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出汗、口渴、头晕、眼花、耳鸣、 四肢无力、胸闷、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升高38,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

10、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除轻度中暑外常伴有高热、痉挛、昏厥、昏迷。一般分四种类型,常混合出现。,容易中暑的8种人,老年人 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容易中暑的8种人,孕产妇 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容易中暑的8种人,婴幼儿 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容易中暑的8种人,心血管病患者 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11、容易中暑的8种人,糖尿病患者 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引起中暑。,容易中暑的8种人,感染性疾病 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容易中暑的8种人,营养不良的人 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容易中暑的8种人,正在服药的人 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预防中暑的招法,多吃各种瓜

12、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预防中暑的招法,多洗澡:帮汗水离开人体。,预防中暑的招法,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预防中暑的招法,入了伏,要避暑,心中要有四个“数”;天气预报常常听,科学数据记心中。,预防中暑的招法,气温指数:研究表明,盛夏的气温每升高1,都可能对体弱者或老年人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气温的高低本身就有

13、警示作用。比如33时,人就会有热的感觉,这是防暑降温的起始温度。35时,人体赖以散热的辐射、对流、传导形式逐渐减弱或停止,蒸发(出汗)便是最重要乃至惟一的散热方式。因此,此时应及时补足水分及钾、钠、镁等电解质。,预防中暑的招法,37,一级警报!此温度下人可能因大量出汗而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3839,二至三级警报!一些人,特别是体质较弱者的心肺会不堪重负,可能出现意外,这时应该进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防护。医学专家认为,当气温升高到38,或虽然气温是35,但湿度过大时,更是可能发生中暑、心脑血管意外的天气。这种天气状况下,人的皮肤血流量会增加3倍以上,心输出量增加50%70%,因而可以使心衰的发生率

14、增加1倍,使心脏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预防中暑的招法,中暑指数:有的电台、电视台在进行气象预报时,同时报告中暑指数。中暑指数分5级,到了第4或第5级,即“易中暑”或“极易中暑”时,人们就该采取相应措施以防中暑了。,预防中暑的招法,疾病风险指数:有的电台、电视台在进行气象预报时,常报告疾病风险指数。疾病风险也分为5级:少、偏少、一般、偏多、多。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哮喘、脑溢血、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八种常见病。当听到这些疾病的风险指数是“偏多”或“多”时,应倍加防范。,预防中暑的招法,室内调节最佳温度:根据日本医学专家的研究,最适宜的室内空调温度是:穿西装打领带,最适宜的平均温度

15、为24.4;上着短袖衬衣,下着薄面料裙、裤的女子,适宜温度为27.8,男女平均有23的差别。总的来说,最适宜的空调温度为2728,不应低于24。此外,室内温度还应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室内外温差小于5为宜。,中暑的急救,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中暑的急救,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中暑的急救,三、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注意年老体弱者,心脏病患者,中暑的急救,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

16、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中暑的急救,五、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急救护理脱离高热环境,迅速降低体温,先兆与轻度中暑 1.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将病人安置在阴凉通风电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脱去外衣,平卧体位。 1.冷敷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直至肛温38以下。 3.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可服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等。 4.体温持续38.5以上可口服解热药,必要时镇静。 5.早期呼吸、循环衰竭可静滴5%葡萄糖盐水5001000ml,必要时使用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重症中暑的处理,救护原则: 抓紧时间、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防治循环衰竭、休克及肾功衰。 降温是关键 物理降温: 环境降温(阴凉通风、电风扇、空调) 体表降温(冰水乙醇敷擦、冰水浸浴15-16) 体内降温(4105%-10%GNS1000ml注入股动脉、胃内或灌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