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中西医治疗现状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60571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脂肪肝中西医治疗现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脂肪肝中西医治疗现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脂肪肝中西医治疗现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脂肪肝中西医治疗现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脂肪肝中西医治疗现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脂肪肝中西医治疗现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肪肝中西医治疗现状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脂肪肝中西医治疗现状,广东省中医院肝胆病专科 池晓玲,概述基本概念分类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后果治疗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 脂肪肝的治疗 评述,目 录,脂肪肝的概述,脂肪肝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位常见肝病,是二十一世纪肝病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对于脂肪肝的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脂肪肝已成为消化、内分泌、营养、心血管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脂肪肝的基本概念,狭义的定义 肝内甘油三酯储积肝脏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变,称为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 FLD),简称脂肪肝 广义的定义 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病变

2、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广谱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相关综合征包括: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肥胖综合征,多危险因素综合征等,脂肪性肝病的分类,酒精性脂肪肝(AFL)与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统称酒精性肝病(AL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隐源性) 急性脂肪肝(肝细胞小囊泡性脂变) 妊娠急性脂肪肝、四环素中毒、Reye综合征,脂肪肝的流行病学,所调查人群脂肪肝检出率20.8%,男性21.1%,女性20.5% 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7.3%,男性高于女性(19.3%vs15

3、.1%) 总体、男性及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呈增加趋势 50岁:女性脂肪肝患病率高于男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发病机制,食物中脂肪供应过多 血浆游离脂肪酸过多 肝内脂肪酸利用减少 肝内甘油三脂合成能力增强 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及分泌障碍 脂蛋白代谢酶在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甘油三脂在 肝细胞内沉积,肝细胞 脂肪变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临床),凡具备下列第1-4项和第5或第6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 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每周40g 除外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 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腹胀、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肝脾肿大 血清

4、转氨酶可升高,并以ALT增加为主,常伴有GGT/TG等水平增高 肝脏影象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象学诊断标准 肝脏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脂肪肝的后果,15%的患者可以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3的患者可能进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需要进行肝移植治疗,15肝纤维化、肝硬化,3肝功能衰竭,脂肪肝的后果,脂肪肝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且大多伴有明显饮食及行为异常。病者必须树立长期治疗的信心,纠正不良生活及饮食行为。病者的配合是治疗本病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治疗手段方面,综合治疗优于单一疗法,中医疗效胜于西医疗效。,治疗,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中医认为,脂肪肝属于“积证”。正如内经所说:

5、“肝之积,曰肥气”,故也称之肥气病,系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的蓄积于肝脏。由于过食油腻肥甘饮食,食而不运,脂膏留积于肝,从而导致肝脏功能失调,疏泄不利的一系列病症。,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主要病因是: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2.气郁湿阻,七情所伤3.淤血内阻,外伤或久病瘀血内停4.脏腑虚衰本病病位在肝,以脾虚肾虚为本,以气淤、食滞、痰、瘀、湿、热、寒为标,其中尤以痰淤最为关键。临床多呈本虚标实,虚实兼夹,寒热错杂。所以,脂肪肝的中医辨证实质关键是分虚实,辨寒热,别痰瘀,定脏腑。脂肪肝属大积大聚之症,在消脂降肥的基础之上,依据病人体质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脂肪肝的治疗,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辨证治

6、疗,外治疗法,食疗,辨证治疗,1.痰湿阻遏化痰祛湿,理气消积泽泻饮合京三棱丸加味泽泻25,白术15,鹿衔草15,三棱2,枳壳12,苍术12,法 半夏12,莱菔子15,海藻30,甘草3。每日一剂,水煎服.2.气滞血瘀行气舒肝,活血化淤肥气丸和鳖甲丸加减青皮12,当归须10,苍术15,莪术12,三棱10,鳖甲30,枳壳10,大黄9,木香6,桃仁12。每日一剂,水煎服,辨证治疗,3.肝郁湿阻理气化痰,散结消积大柴胡 汤加减柴胡15,黄芩10,芍药10,半夏10,枳实12,大黄12,大枣枚,生姜15,海藻20,每日一剂,水煎服4.肝肾阳虚温补肝肾,散寒消积东垣肥气丸加减人参9,厚朴12,茯苓15,泽泻

7、15,苦楝子10,延胡15,全蝎6,熟附子9,石菖蒲12,独活12,丁香5,日一剂,水煎服,外治疗法针灸,.痰湿壅盛型化痰降脂针刺内关、丰隆,用泻法 .肝肾虚衰夹有胃热型调补肝肾,泻胃降脂针刺天枢、气海、下巨虚、太冲 .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健脾化湿,活血化痰针刺太冲、期门、阳陵泉、丰隆、中封 .脾肾阳虚型温补脾肾 艾灸关元、足三里、肺俞、脾俞、丰隆、肾俞,外治疗法穴位注射,1、苦参素注射液双侧三阴交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2、丹参注射液双侧足三里改善肝功能,降低肝脂肪 3、高丽参注射液双侧三阴交加强脾胃功能,改善肝功能,外治疗法穴位贴药,1、甘遂贴大椎穴疏理三焦,逐湿利水 2、吴茱萸贴涌泉穴温

8、肾健脾,利湿化浊 3、蓖麻贴百会穴通利下焦,化痰利湿 4、白芥子等贴穴法温肾健脾,豁痰利湿,宣通卫气,外治疗法耳穴压贴,1、交感、胃、肺、神门2、脾、饥点、胃、交感3、肺、饥点、交感、内分泌以上三组穴位,交替使用,以王不留行籽压贴耳穴,外治疗法其它,梅花针背俞穴、足三里,能调理脾胃,健运水湿 耳针主穴:脾、胃、口、食管、肾上腺配穴:头晕头痛交感大便秘结大肠食欲亢进饥点、渴点、三焦 外敷:琥珀膏、阿魏膏、三圣膏等涂抹于肝区或腹部,食疗,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它是利用食药两用中药品种,并配合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以寓食于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脂肪肝病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上,忌辛辣刺激、肥甘酒酪食物。最主要是控

9、制高脂食物,提倡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纤维质饮食。,食疗,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筛选能抗脂肪肝的食物,发现:大蒜、大葱、芸豆、鸡肫、洋葱、韭菜、芥末、大料、墨斗鱼、苋菜、白架豆、扁豆、蛤蜊肉、茄子、黄豆、鸭梨、甲鱼及丝瓜等。,食疗,生山楂30g,每天煎水代茶饮 鲜荷叶一张,切细片,加水煎汁,代茶饮 饮茶法,以龙井或乌龙茶为宜 紫菜蛋汤:紫菜10g,鸡蛋1只,按常法煮汤 芹菜连根20g,煎汤代茶饮 大枣1枚,芹菜连根20g,煎汤代茶饮,池晓玲 著,西医疗法,目前认为脂肪肝的防治贵在寻找并去除病因及诱因,积极控制原发疾病。 脂肪肝的西药治疗,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疗法。常用传统祛脂药,临床实践证

10、明其疗效尚不肯定。,治疗原则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治疗原则,早期干预、长期坚持、整体治疗与个体相结合基础治疗药物治疗防治肝病并发症,基础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和行为修正治疗、联用戒酒/减肥药物治疗原发病减肥药物(奥利司他、西布曲明)改善RI/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文迪雅等);戒酒药物(纳曲酮、戒酒硫等),药物治疗,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文迪雅)、瘦素(脂联素,参与调节脂肪代谢、摄食行为及胰岛素敏感性。但NAFLD患者大多高瘦素血症和瘦素抵抗,增加瘦素可能加剧脂肪肝。) 抗氧化剂维生素E、S-腺苷甲硫氨酸、还原型GSH、水飞蓟素、N-乙酰半胱氨酸、-甜菜碱等,药物治疗,降脂药 大部分降脂药物可导致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和肝细胞损害;部分降脂药物能有效降低血清中的血脂水平,但不能很好地清除肝脏中的脂肪沉积。 对不伴有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原则上不用降脂药物;对有肥胖、糖尿病相关脂肪肝伴有高脂血症,经治疗原发病和基础治疗血脂仍未控制,则选择降脂药物。,评述,脂肪肝是一种肝脏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它由于缠绵难愈和严重的并发症,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临床实际中,中医药在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具有来自天然、符合生理、疗效肯定、复发率低等特点。从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脂肪肝具有诱人的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