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上)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华师版) 苏州园区

上传人:luoxia****01810 文档编号:55160141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2006学年(上)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华师版) 苏州园区 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5~2006学年(上)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华师版) 苏州园区 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5~2006学年(上)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华师版) 苏州园区 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5~2006学年(上)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华师版) 苏州园区 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5~2006学年(上)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华师版) 苏州园区 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2006学年(上)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华师版) 苏州园区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2006学年(上)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华师版) 苏州园区 (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5200620052006 学年学年( (上上) )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九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华师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1010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共共 3030 分分).). 1.计算 2-(-1)2等于( )A.1 B.0 3.-1 D.3 2.化简 x-y-(x+y)的最后结果是( )A.0 B.2x C.-2y D.2x-2y 3小明的妈妈为了奖励小明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给小明新买了一个文具盆,你估计 这个文具盒的厚度为 3(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Amm; Bcm; Cdm; Dkm 4. 方程 x(x+3)=x+3 的解是

2、 ( ) A. x=1B. x1=0, x2=3 C. x1=1, x2=3D. x1=1, x2=3 5. 下列图中能过说明12 的是 ( )A. B. C. D.6. 使一元二次方程28xx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一个常数项是( )A 16; B 64; C 1; D 20 7.某市社会调查队对城区内一个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该社区 共有 500 户,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分别有 125 户、280 户和 95 户.已知该市有 100 万户家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市高收入家庭约 25 万户 B.该市中等收入家庭约 56 万户 C.该市低收入家庭约

3、19 万户 D.因为城市社区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所以不能据此估计全市所有家庭经济状况 8.如图,O 的半径 OA=3,以点 A 为圆心,OA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 于 B、C,则 BC=( )A. B. C. D.2333223 2339. 方程组的一个解是( ) 127 xyyxA B 52 yx 26 yxC D 34 yx 43 yx10.用一块等边三角形的硬纸片(如图 1)做一个底面为等边三角形且高相等的无盖的盒子 (边缝忽略不计,如图 2) ,在ABC 的每个顶点处各剪掉一个四边形,其中四边形 AMDN 中,MDN 的度数为( )A. 100B. 110 C. 120D. 130A B

4、C D 图 1 图 2 M N 2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 ,共共 2020 分分) )11.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m,n 满足 m2-6m=4,n2-6n=4,则 mn 的值为 12. 一根蜡烛在凸透镜下成一实像,物距u,像距v和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 . 若f6 厘米,v8 厘米,则物距u 厘米. 1 u1 v1 f1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三个点 O(0,0) 、A(1,1) 、B(1,0) ,将ABO 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35,则点 A、B 的对应点 A1、B1的坐标分别是 A1( , ) ,B1( , )

5、 . 14. 如图,正方形 ABCD 内接于O,E 为 DC 的中点,直线 BE 交O 于点 F,如果O 的半径为,则 O 点到 BE2的距离 OM=_.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观察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测由里向外第 10 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个数共有_个 三、解答题16. 计算:(1) 2 30120.125200512 17. 解方程:。212312 xx xx18.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2112()2y xyxyxxyy12x 12y ABCDEOFM(第 14 题图)319. 如图 8,ABC 和A

6、BC关于直线 MN 对称,ABC和ABC关于直线 EF 对称。 (1)画出直线 EF; (2)直线 MN 与 EF 相交于点 O,BOB与直线 MN、EF 所夹锐角 的数量关系是20. 如图,ABO 中,OA=OB,以 O 为圆心的圆经过 AB 的中点 C,且分别交 OA、OB 于点 E、F. (1) 求证:AB 是O 的切线; (2) 若ABO 腰上的高等于底边的一半,且,求的长.34AB21.质检员为控制盒装饮料产品质量,需每天不定时的 30 次去检测生产线上的产品若把 从 0 时到 24 时的每十分钟作为一个时间段(共计 144 个时间段),请你设计一种随机抽取 30 个时间段的方法:使

7、得任意一个时间段被抽取的机会均等,且同一时间段可以多次被抽 取. (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22、如图,用三个全等的菱形 ABGH、BCFG、CDEF 拼成平行四边形 ADEH,连接 AE 与 BG、CF 分别交于 P、Q, (1)若 AB=6,求线段 BP 的长;(6 分) (2)观察图形,是否有三角形与 ACQ 全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4 分) 解:图 8ANMBCAA B B CC O A B C E F 423.已知:如图 7,P 是正方形 ABCD 内一点,在正方形 ABCD 外有一点 E, 满足ABECBP,BEBP, (1) 求证:CPBAEB; (2) 求证:PBBE; (3

8、) 若 PAPB12,APB135, 求cosPAE 的值.24. 如图,已知直线 L 与相切于点 A,直径 AB=6,点 P 在 L 上移动,连接 OP 交 于点 C,连接 BC 并延长 BC 交直线 L 于点 D, (1)若 AP=4, 求线段 PC 的长(4 分) (2)若 PAO 与 BAD 相似,求APO 的度数和四边形 OADC 的面积(答 案要求保留根号) (6 分) 解:25. 我国年人均用纸量约为 28 公斤,每个初中毕业生离校时大约有 10 公斤废纸;用 1 吨 废纸造出的再生好纸,所能节约的造纸木材相当于 18 棵大树,而平均每亩森林只有 50 至 80 棵这样的大树.

9、(1) 若我市 2005 年初中毕业生中环保意识较强的 5 万人,能把自己离校时的全部废纸送 到回收站使之制造为再生好纸,那么最少可使多少亩森林免遭砍伐. (2) 宜昌市从 2001 年初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到 2003 年初成效显著,森林面积大约 由 1374.094 万亩增加到 1500.545 万亩.假设我市年用纸量的 15可以作为废纸回 收、森林面积年均增长率保持不变,请你按宜昌市总人口约为 415 万计算:在从 2005 年初到 2006 年初这一年度内,我市新增加的森林面积与因回收废纸所能保护 的森林面积之和最多可能达到多少亩.(精确到 1 亩)图 7PEDCBA5参考答案:参

10、考答案:一、一、1 11010:A A C C B B D D B B C C D D B B C C C C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1. 4;12. 24 厘米;13. A1 (,0), B1(,);14.14. ;15.15. 4025 5三、解答题三、解答题16.(1)3;(2);17. x=1; x=1/3; 18.; 1 2a219. 解:(1)如图 2,连结 BB。 1 分作线段 BB的垂直平分线 EF。2 分则直线 EF 是ABC和ABC的对称轴。3 分 (1)结 BO。ABC 和ABC关于 MN 对称, BOM=BOM 又ABC和ABC关于 EF 对称,BOEBOE。 BOB=

11、BOM+BOM+BOE+BOE=2(BOMBOE)2。 即BOB2 20. 解:(1)证明:连结 OC. 1 分OA=OB,AC=BC, OCAB. AB 是O 的切线. 2 分 (2)过 B 点作 BDAO,交 AO 的延长线于 D 点.由题意有 AB=2BD,由题目条件,有.34AB在 RtABD 中,根据正弦定义21sinABBDAA=30. 3 分在 RtACO 中,A=30,则 AO=2OC.3221ABAC由勾股定理,求得 OC=2. 4 分OA=OB,且A=30,AOB=120.由弧长公式可求得的长为. 5 分3421解:(方法一)(1).用从 1 到 144 个数,将从 0 时

12、到 24 时的每十分钟按时间顺序编号,共有 144 个O A B C E F D 6编号.(2) 在 144 个小物品(大小相同的小纸片或小球等)上标出 1 到 144 个数.(3)把这 144 个小物品用袋(箱)装好,并均匀混合.(4)每次从袋(箱)中摸出一个小物品,记下上面的数字后,将小物品返回袋中并均匀混合.(5)将上述步骤 4 重复 30 次,共得到 30 个数.(6)对得到的每一个数除以 60 转换成具体的时间.(不答此点不扣分)(方法二)(1)用从 1 到 144 个数,将从 0 时到 24 时的每十分钟按时间顺序编号,共有 144 个编号.(2)使计算器进入产生随机数的状态.(3

13、) 将 1 到 144 作为产生随机数的范围.(4)进行 30 次按键,记录下每次按键产生的随机数,共得到 30 个数.(5)对得到的每一个数除以 60 转换成具体的时间.(不答此点不扣分)注意:本题可以设计多种方法,学生的答案中(法一)只要体现出随机性即可评 2 分;体现出按时间段顺序编号即可评 2 分;体现出有放回的抽签(小物品)即可评 1 分;体现出 30 次性重复抽签即可评 1 分;叙述大体完整、基本清楚即可评 1 分,共 7 分.(法二)只要体现出按时间段顺序编号即可评 2 分;体现出 30 次重复按键即可评 1 分;其他只要叙述大体完整、基本清楚即可.22. 解:186336BCFG ABADABDECDBCCDEFABGH是全等菱形,、菱形1 分2 分AEDAPBDABGDEBG,/ADE3 分ABP5 分ADAB DEBP6 分26186DEADABBP(2)图中的 EGP 与 ACQ 全等7 分证明:ABGH、BCFG、CDEF 是全等的菱形菱形FGEFBCABFGEFBCAB既 AC=EG8 分7AD/HE21CFBG/9 分43EGPACQ10 分 23. (1) 证明: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BCAB 1 分 CBPABE BPB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