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发展史概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15972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枝词发展史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竹枝词发展史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竹枝词发展史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竹枝词发展史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竹枝词发展史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枝词发展史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枝词发展史概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枝词发展史摘要整理沙月【说明:为竹枝词作史,前所未有。孙杰教授的竹枝词发展史是中华竹界首部史籍,其在竹枝词发展历史上将会开创一个全新的纪元。相关摘要系沙月依一家之浅见所作,并未全面涵盖作者本人卓越的研究成果,仅供竹友参考。】序1、竹枝词取材相当广阔,写作活泼自由,是一种颇接地气、可唱可读、雅俗共赏的同题系列作品。2、从现存文献资料来考察,竹枝词至少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保存下来的作品大约在 7 万首以上。3、现代学术界关于竹枝词的研究,则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4、它是一种由刘禹锡等人奠定、上端接连着屈原九歌、下端连接着民间歌谣与地域风土人情的文学样式。是受民歌影响而撰写的新辞。5、历代

2、竹枝词写作队伍的主体都是文人,甚至不乏名家大家,他们试图从民间引入活水,借以振衰起弊。与各地域文学相辅相成。自元代杨维桢以来,竹枝词就充当了地域文学发展的重要角色。6、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小序:巴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奥之绝。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附于末。后之聆巴歙 ,知变风之自焉。7、据两唐书所述,竹枝词起源于楚歌,时间是刘禹锡任朗州司马(806-815)期间。此时,刘十余篇竹

3、枝词佚失了。前言1、以下是丘良任等四人编撰的中华竹枝词全编漏收的作品荆江渔父竹枝词九首和夔师侍郎韵为荆师范作者:项安世第一歌头缓缓催,且看渔父寿图来。天明转向牙旗外,六千里地绣屏开。二歌渔父寿杯宽,荆江亭下到临安。更将海水都斟却,浅得蓬莱始好看。三曲渔人献寿茶,新翻衢样织茶花。白雨纷纷下江海,翠浪滚滚开龙蛇。四曲渔人寿烛明,明在水云连处生。倚天若木朝朝艳,照海金波夜夜清。五曲渔村寿乐多,随大随小声和和。蜻蜒蛱蝶浅深舞,燕子莺儿长短歌。六歌渔父寿诗声,一声声带竹枝情。大枝千岁不改色,小枝孙子满林生。七歌渔父寿香堆,花雾深深拨不开。水边借得春风送,荷花吹上戟门来。八歌渔父意难忘,愿见寿域通八荒。只

4、开云梦一稊米,何似浑佥开太仓。九歌渔父好思量,愿得寿星朝帝乡。寿十二庙守关尺,演忆万年元蔀章。2、宋代以后,竹枝词渐至传播扩散,产生了各种地方竹枝词,生动记录了各地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风俗、方言等。明清两代是文人竹枝词创作最繁荣的时期,泛咏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成为创作主流。第 1 章 竹枝词概论1、竹枝词起源于楚地。2、旧唐书: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3、新唐书: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

5、,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伫。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4、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九长汀和渔歌:昔元次山有浯溪诗,刘禹锡有湖南竹枝歌。5、顾况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证明刘禹锡到夔州前三十年,楚地(江西)就已经盛行唱竹枝词了。6、楚地自古以来就有哀怨悲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孕育了竹枝词这一文化瑰宝。7、在唐代前后,带有“竹枝”和“女儿”衬字的竹枝词比较多见。但宋以后,以这种面貌出现的竹枝词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衬字、格律较宽的七言四句三平韵体。8、随着竹枝词的发展,明

6、清以后,竹枝词记述风土(包括纪事、纪游等)的功能日益突出。而随着竹枝词的题材日益向风土集中,竹枝词的风格渐趋平实,在情感上日渐波澜不惊。对于竹枝词记述风土的功能,在清代得到了空前强调和运用。9、竹枝词的语言特色,以鄙俚通俗为主,然俗中带雅。“为本色语也。”(王士祯)10、道光年间,袁学澜认为:竹枝词的文体功能在于记述民俗民风,记录下其奢俭、邪正,以备采风修志等用。11、从竹枝词的名称嬗变或衍生上考察竹枝词发生、发展、成熟、传播的那一段历史。12、周作人民俗学论集:百咏之类当初大抵只是简单的诗集,偶尔有点小注或解题,后来注渐增多,不但说明本事,为读诗所必需,而且差不多成为当然必具的一部分,写得好

7、的时候往往如读风土小记,或者比原诗还要觉得有趣味。第 2 章 唐代竹枝词1、唐代竹枝词是竹枝词的开创时代。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体,部分人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竹枝词的创作,优秀的竹枝词作品为后代树立了典范;二是竹枝词已经具有了明确而成熟的主题,这一点对于竹枝词在文体上的独立,显得意义重大;三是竹枝词已经渗入了唐代社会生活在文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2、竹枝词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体彩以记民情、讽时事为主。3、竹枝词的另一大类题材是记述山川地理,与山水田园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竹枝词侧重于记述地形地貌、物产风俗。4、杜甫的漫兴九首与竹枝词的体格近似度很高。5、竹枝词的蓬勃发展,来自诗人对社

8、会环境的现实主义摹写。正式诗人的现实主义态度,对社会生活近距离的关注,催生了竹枝词的纪实功能。翁方纲高度推许刘禹锡的竹枝词作品,并注意到了其俗美品质。6、白居易是第一位记述竹枝词之声的诗人。在竹枝词发展史上,他的地位是仅次于刘禹锡的。唐代中期文坛,是竹枝词开始走上兴盛之路的时代。7、晚唐传奇作家袁郊甘泽谣,让竹枝词第一次出现在了小说中,这可能是竹枝词第一次与其他文体的“结缘”,或者说竹枝词对其他文体的渗透;说明了至迟在晚唐时,竹枝词已经成了市井耳熟能详之物;竹枝词可能已经成为了民歌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体裁。第 3 章 宋代竹枝词1、在宋代创作竹枝词的文学手段日益丰富,如拟声、效体、隐括、改编等。2

9、、曾极金陵百咏出于记述郴州风土为之扬名的创作自觉。3、宋人创作视野比唐人 更为宽广。它的反映社会、融入社会、影响社会等社会功能正在日益扩大。在记述风物中关注民间疾苦,表达强烈的人文关怀,针砭时政,咏史怀古,写行旅,拓展社会交际功能,向唐代记述地方风物的风格回归。4、宋初时,湖北一地歌唱竹枝词已然成风。蜀地竹枝词在地方竹枝词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两广流传。5、竹枝词歌唱时后两句叠句。楚地歌唱一声三叠。苕溪舟人唱。第 4 章 元代竹枝词1、元代是竹枝词发展史承前启后的时代,竹枝词开始传播到全国各地。凤土意识空前强化。2、元代竹枝词的民间传播方式可能保留着唐宋以来夜间歌唱的风习。3、周霆震城西放歌的“

10、诗史”风格与写法,是对竹枝词记述历史功能的重大发展,直接启迪了后代作者以竹枝词记述历史事件。4、唐圭璋:宋元以降,作者寝多,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抒写。非仅诗境得以开拓,且保存丰富之社会史料。5、元代竹枝词具有感情浓厚,清词丽句而又“气骨超迈”有力度的重大时代特征。6、“地名+歌”为标题,已然成为竹枝词的一种重要形式。立足本土创作竹枝词,为本土风物张目。如写纪游风光为命景之作。超越男女悲情,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提高了竹枝词的文学品格。7、元代文人的群体性创作,使得竹枝词成为元代文学发展的里程碑。其中,杨

11、维桢首推头功。第 5 章 明代竹枝词1、明代竹枝词在时局动荡中艰难地走出了一条独具个性的道路。2、竹枝词下加笺注的增多。主要用于叙风俗、述地理、记历史。到了清代,成为竹枝词的一个重要特征。3、竹枝词使用正格的绝句体。4、出现了农事竹枝词,专写耕织稼穑民生。还有节气、月令竹枝词增多。出现了少数民族竹枝词。语言方言化。5、竹枝词作品开始出现在百姓日用之物中,如筷子。6、地方竹枝词继元代之后达到又一个高峰。方志化被加强,竹枝词文学的本质要求被弱化。第 6 章 清代竹枝词 彬彬称盛1、不仅是民间艺术,实则开始成为宫廷雅玩。2、地方教育官员以竹枝词考试生员。3、官员以地方竹枝词命题,牵头组织竹枝词长河活

12、动。第一个重大事件是“燕九雅集”,孔尚任牵头,集会唱和竹枝词,发展为清代士人的一种生活方式。4、第二个重大事件是孙燕昌创作、出版魏塘竹枝词,随书印有作者小像,作者个体意识空前高涨;题辞者众多。5、开始演变为一个地域或者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的群体性文学行为。6、出现了文人命题征选竹枝词现象。光绪年间广州马溪吟社为始作俑者。7、民国四年,湖北的江汉采风社以汉口竹枝词为题征集竹枝词。晦堂居士作序云:乙卯二月,江汉采风社以汉口竹枝词发题征咏。时屏风庄旧主宦君应清,以消闲社旧人为之倡,黄冈王君凤、文华轩方主筦中西报馆,为之值课。凡题一百七十有九,为门十七,分作、全作者听。其征诗启云:江汉采风,周召有二南

13、之什;岁时作记,荆楚成一代之书。自昔歌谣,胥关文献,从来民俗,即系盛衰。倘纪之无随手之笔墨,将化去等过眼之云烟。凡我同人,夙钦藻采,爰开社课,共倡竹枝。短引恭疏,拟例附叙,题刊报纸,吟者受简。越月佳作如林,以番禺罗君四峰全作,又复能工,推为第一。今以其可补丛谈之缺,故亟录之,备异日觇风会考旧闻者鉴焉。8、竹枝词理论研究标志着竹枝词历经唐以来上千年的发展,至清代而终于从丰富的创作实践走向了理论上的自觉和成熟。9、竹枝词记述风土之外的纪事功能得到空前强调和重视,表明社会性的文艺思想演变正在悄然进行。10、第三个重大事件是同治申报征集竹枝词,竹枝词与报刊结为奇缘。11、竹枝词寄寓劝惩教化的美学品质成

14、为竹枝词人共识。12、由于叶调元等关于抒情性的言论发表,竹枝词文艺性被削弱的现象得到了反拨。但是到了光绪年间,竹枝词日益方志化,竹枝词人“立言”的创作态度偏离文学轨道。13、清代湖北竹枝词以吟咏汉口为最多,代表人物叶调元。汉口城市的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直接决定了社会生活的繁华程度,这也是竹枝词赖以生存、发展、繁荣的土壤。汉口竹枝词是湖北竹枝词中的翘楚。其次是襄阳。14、光绪年间到民国,有四次大的竹枝词征集活动。三次是在广东。第 7 章 近现代竹枝词1、新的变化最为鲜明的一点,是竹枝词在题材内容上的转型,出现了域外竹枝词、商业竹枝词、青楼竹枝词、官场竹枝词等新种类。2、而近现代竹枝词的文学性、可读性

15、的大幅降低,标志着文学意义上的竹枝词已日薄西山。第 8 章 余论1、竹枝词传播渠道从传统纸媒向网媒拓展。期刊报纸设置竹枝词专栏,1980年龙门阵、1984 年长阳诗词、本世纪北京诗苑、长江日报城周刊、湖北诗词等。其中尤以长阳诗词值得注意。坚持时间长、收录竹枝词多、影响较大,形成了一支以田昌令等为代表的竹枝词作家队伍。2、地域特征明显的作者群体不断涌现、成熟,竹枝词合集和个人专集迭相出版,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江西、湖北等地,都出现了成规模、有影响的竹枝词作者群体,且其中不乏领军人物。北京段天顺、洪学仁、白纲;上海陈南轩;扬州夏友兰;浙江宁波诗社;山东徐北、刘玉民;广东岭海

16、诗社;江西曾建开、孔祥云;湖北田昌令、徐明庭、管用和、白雉山、万文武。沙月引人瞩目。沙月对清人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有所研究,出版有清叶氏汉口竹枝词解读,又有个人专集沙月竹枝词出版,共计竹枝词289 首,写武汉城市生活及民俗,如除夕、跑新香、过小年、团年饭、迎财神、年饱、拜年、备红包、闹元宵等,风格清新雅致,颇为人喜。3、中华诗词论坛诗昆论坛东湖社区巢网论坛清江论坛长阳诗苑等,都开设过竹枝词专版。萍乡竹枝词作家曾建开创作时间跨度从 1995 年到 2010 年,生动记录了十余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轨迹。写景状物,记叙民俗,直抒胸臆、针砭时弊,更以朴实清新的笔触细细描绘了社会生活场景,是难得一见的优秀作品。4、地方政府对竹枝词的整理特别是创作越来越重视,大型出版和征稿活动时有继续。2006 年 8 月,武汉长江日报 城周刊开展“新汉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