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及端粒酶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作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15935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粒及端粒酶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端粒及端粒酶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端粒及端粒酶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端粒及端粒酶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粒及端粒酶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粒及端粒酶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作用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重要的 DNA-蛋白质复合结构,由 TTAGG 重复序列和大量的端粒结合蛋白组成。主要是由六个端粒结合蛋白TRF1、TRF2、POT1TIN2、TPP1 和 Rap1 组成的复合体起着保护端粒的作用,被称为是遮蔽蛋白。其中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 TRF1 和 TRF2 是两个主要的端粒结合蛋白,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端粒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端粒的功能:1、保护染色体末端:真核生物的端粒 DNA-蛋白复合物,如帽子一般,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被化学修饰或被核酶降解,同时可能还有防止端粒酶对端粒进行进一步延伸的作用。改变端粒酶的模板序列将导致端粒

2、的改变,从而诱导细胞衰老和死亡。2、防止染色体复制时末端丢失:细胞分裂、染色体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存在染色体末端丢失的问题。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DNA 丢失过多,将导致染色体断端彼此发生融合,形成双中心染色体、环状染色体或其他不稳定形式。端粒的存在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染色体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丢失或形成不稳定结构。 3、决定细胞的寿命: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 4、固定染色体位置:染色体的末端位于细胞核边缘,人类端粒 DNA 和核基质中的蛋白相互作用,以TTAGGG结构附着于细胞核基质。 端粒酶的结构及功能:

3、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由端粒逆转录酶(hTERT)、端粒酶 RNA 组分(hTR)以及端粒酶相关蛋白组成。端粒酶利用其自身hTR 所携带的 RNA 为模板,在 hTERT 的逆转录催化下,将端粒重复序列合成到染色体末端,延长或稳定了随着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的端粒,在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总之,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并保持端粒长度的核糖蛋白酶,由 RNA 和蛋白质亚单位组成,每个 RNA 均含有一段短的与端粒互补的序列,能以自身 RNA 模板合成端粒 DNA 添加到染色体末端,避免染色体复制丢失端粒 DNA 以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

4、寿命。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一级结构:指多肽中从 N-端到 C-端的氨基酸序列,包括二硫键的位置。二级结构:多肽链借助氢键排列自己特有的 a 螺旋和 b 折叠片断。三级结构:指一条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者超二级结构甚至结构域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依靠共价键的维系固定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成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指蛋白质的多条多肽链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更为复杂聚合物的一种结构形式,主要描述蛋白质亚基空间排列以及亚基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不涉及亚基内部结构。蛋白质家族及其进化上的特点Edman降解法蛋白质功能分析的方法B型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比较 a b z型螺旋的结构特点核小体的主要

5、结构CpG甲基化及其功能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复制的主要特点DNA复制忠实性的策略简述常见的突变剂及其引起的突变类型重组修复的定义,重要酶系及功能Sos修复的过程及特点简述同源重组的主要过程参与同源重组主要酶系及其功能大肠杆菌 RNA聚合酶的结构及功能原核生物终止的主要类型抗终止和抗终止因子RNA转录后加工的主要类型增强子的特点及功能mRNA加工及修饰密码子的简并性及其特征核糖体结构及功能氨酰 tRNA活化的过程原核 真核生物的终因子蛋白质合成后加工的主要类型信号肽的特点蛋白质前体加工的主要类型简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原理的过程色氨酸操纵子中衰减子的作用原理衰减子的普遍性及生物学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