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的急救护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158029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溺水的急救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溺水的急救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溺水的急救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溺水的急救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溺水的急救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溺水的急救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溺水的急救护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溺水的急救与护理,陶笑笑,儿童伤害以溺水、交通伤害为前两位死因,占总死亡的66%; 溺水是1至14岁儿童第一位死因,约占同年龄人群伤害死因的一半。,中国儿童死因调查,主要内容,概念,是由于人体淹没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呼吸道被大量的水、泥沙、杂物堵塞或因惊恐、寒冷、异物等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喉痉挛,引起的窒息和缺氧。 淹溺的进程很快,若抢救不及时一般46 min即可呼吸心跳停止死亡。研究指出,溺水者溺水69 min死亡率达65%,超过25 min,就可100%合并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但是,若在12 min内得到正确救护,挽救成功率可以达到100%,因此,溺水急救必须分秒必争。,溺水的原因,一、不熟

2、悉水性意外落水 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人落水后,水、泥沙等杂物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溺水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人,以误落水中为多,偶有投水自杀者,意外事故如遇有洪水、船只沉翻等也是重要原因。,溺水的原因,二、熟悉水性而遇到意外的情况 1.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 2.有时因潜入到浅水而造成头部损伤而发生溺水。 3.有时候(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会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意识丧失,而发生

3、溺水。 4.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本身会水,在游泳过程中因为不小心吸入少量水进入气管而引发咳嗽,由于没有恰当处理,反而坚持继续游泳,在头沉入水下的过程中呛咳,引起的大量水引入肺部,造成溺水。,发病机制,(1)海水淹溺 海水渗透压高,含35氯化钠、大量钙盐和镁盐。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海水损伤后,大量蛋白质及水分向肺泡腔和肺泡间质渗出,引起肺水肿。高钙血症可引起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高镁血症可抑制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功能,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2)淡水淹溺 因为淡水渗透压低,可迅速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肺泡壁上皮细胞受到损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泡塌陷,进一步阻碍气体交

4、换,造成全身严重缺氧。淡水进入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引起低钠、低氯及低蛋白血症。红细胞在低渗血浆中可被破坏而发生血管内溶血,引起高钾血症甚至心搏骤停。,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它检查,急救护理,现场救护,转运途中救护,院内救护,现场救护,1、拨打120,现场救护,清理呼吸道 溺水者被救起后应立即清理呼吸道,清除口鼻中泥沙污物,呕吐物,取下假牙,松解衣领、腰带、通畅气道,现场救护,心肺复苏,心肺复苏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和胸外心脏按压,如口对口呼吸、气管插管、吸氧等,保暖 四肢做向心性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清醒者给热饮料,转 运 途 中 救 护,1.心肺复苏有效者,高流量氧气吸入

5、2.未恢复者,边转运边抢救 3.静脉通道,及时用药 4.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5.注意保温,院内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对症治疗,健康指导,严密观察病情,保 温,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时,可进行气管内插管。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尽早除颤。心肺复苏同时可给肾上腺素和呼吸中枢兴奋药。,给氧,心跳呼吸停止时,人体内氧储备在数分钟内耗尽,机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因此在配合医师人工心肺复苏时,尽早给氧以利于心跳的恢复和循环的维持。可采取给纯氧、用面罩加压呼吸、气管插管等措施,以加强通气,改善换气,提高氧分压,纠正低氧血症。,对呼吸心跳恢复者,应注意身体保温,四肢可做向心性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清醒者给热饮料。 对意识未恢复者,应设法头部降温。因为人体缺氧,受损害最大的是大脑,长时间缺氧可能造成大脑严重损伤、脑细胞死亡。严重的可能失忆、反应愚钝、甚至成为植物人。降温可有效的降低脑细胞需氧量,从而维护脑细胞。,预防淹溺的措施,不要私自外出游泳,尤其是单独外出游泳 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游泳训练时,要严密组织,科学施训 游泳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不要在不明水情的情况下跳水和潜水 不要在身体状况不佳和自然条件不好时游泳 学会游泳,掌握基本的溺水自救互救的技能,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