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护理演示文稿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56634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8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中隔偏曲护理演示文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鼻中隔偏曲护理演示文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鼻中隔偏曲护理演示文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鼻中隔偏曲护理演示文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鼻中隔偏曲护理演示文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鼻中隔偏曲护理演示文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中隔偏曲护理演示文稿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护理,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且引起临床症状的一种鼻内畸型 , 临床常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的鼻塞、流脓鼻涕、头晕、头痛、流鼻血等。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鼻中隔都有程度不同的偏曲,如果偏曲程度轻微,未引起以上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只有当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时,方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偏曲一般呈C形或S形,如呈尖锥样突起,则称骨棘或矩状突;如呈由前向后的条形山嵴样突起,则称骨嵴。,该CT片鼻中隔明显左偏曲,压迫左中鼻甲。,鼻中隔矫正术手术方式于鼻中隔左侧皮肤粘膜交界处作一切口,钝性分离左侧年软骨膜及粘骨膜,切开软骨,分离对侧年软骨膜及年骨

2、膜,去除偏曲的骨性支架,整复粘膜,切口缝合。双鼻腔凡士林砂条填塞压迫止血,术毕。,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本病的一般常识,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意义,术前的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术中如何配合手术医生,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解除其恐惧心理2 一般准备,按医嘱做好相关术前检查,如鼻部CT或X光片,心电图、胸片、出凝血试验、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等,并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病等全身疾病,有无手术禁忌症,女性患者月经期间暂缓手术。3 鼻部准备,术前1天剪去双侧鼻毛,男性患者应剃净胡须,术晨清洗鼻孔。4 局麻患者术前可进食半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全麻患者术前8小时禁饮食。5 术前一日晚保证充足睡眠

3、,必要时要给予镇静剂。6 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立止血1单位。,术后护理 1 局麻患者术后即予半卧位,全麻患者平卧6小时后改半卧位,半卧位有利于鼻腔分泌物、渗出物的流出,同时减轻头部的充血。2 按医嘱使用抗炎、止血等对症处理,以防感染,减少出血,对疼痛剧烈者可予颅痛定口服或肌注,予曲马多0.1肌注,同时注意保暖防感冒。3 注意观察鼻腔出血情况,如有血液流入咽部时应轻吐出,勿咽下,以便观察失血情况,并可避免因血液咽入胃部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24小时内予冰敷鼻额部,收缩鼻部血管减少出血,如出血量较多,可冰敷双侧颈部血管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床边常规备吸痰机。4

4、术后鼻腔常规予油纱或止血海棉填塞鼻腔,2448小时内拔除,填塞期间尽量避免打喷嚏,如欲打喷嚏时,可张口作深呼吸或予舌尖顶住硬腭以抑制之。实在抑制不住时应张口打出,以免鼻腔内填塞物松动或脱出。填塞期间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予低流量口腔吸氧,36小时后可有所缓解。,5 局麻术后3小时,全麻术后6小时可根据病情进食温涼的流质、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牛奶、汤面等)。可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拔除鼻腔填塞物后改普通饮食,但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煎、炸、辛、辣食物)。鼻腔填塞期间易口干,宜少量多次饮水。6 做好口腔护理,可多次饮水,勤漱口或予朵贝氏漱口水漱口并按医嘱雾化吸氧,预防口腔感染。7 术后第二天开始滴

5、石蜡油,以便填塞物的取出。对鼻腔干燥结痂者,每天予鼻腔冲洗器冲洗12次,冲毕用鼻通滴鼻剂或内舒拿喷鼻,以保持鼻腔通气暢顺,注意保护鼻部,避免受外力碰撞,勿擤鼻。,8 出院指导,继续每天一次冲洗鼻腔,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劳逸结合,避免吸入刺激性气味或刺激性物品接触鼻腔,少到空气污浊的地方,过敏体质者避免接触过敏源,感冒时勿用力擤鼻及挤压鼻部疖痈,预防引起逆行感染,及时清理鼻腔异物及痂块,改善鼻腔通气,近期随访6个月,远期随访1年,前期间隔1周,后期视鼻腔回复情况而定。并嘱其忌烟酒,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合理安排膳食。,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凡士林油纱填塞引起并发症之简答1.鼻部及鼻咽部渗血、鼻部胀痛:不言而喻,鼻腔填塞所致,及切口渗血。 2.流泪:因填塞堵塞鼻泪管出口之缘由,3.气促、呼吸困难:一时难于适应口腔呼吸,及术后精神紧张、药物作用等,给予及时对症处理。4.少数出现耳闷胀感:填塞压迫咽鼓管口所致。,THE END!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