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追根寻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56314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7.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追根寻源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追根寻源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追根寻源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追根寻源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追根寻源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追根寻源(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吃穿住话古今(一),第二单元 追根寻源,人教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一、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 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 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 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 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1.走进远古时代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环境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巨大威胁。面对这样的艰苦条件,我们的祖先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不断的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 可是我们祖先到底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进入远古时代,下一页,讨论: 在远古时期,他们是怎样一步步转化成人类的 先学会了使用工具进行一些比较容易的狩猎,再后来学会了制造工具,这样一来就可以进行一些比较困难但回报丰富的狩猎,再再后来,发现

3、了一些野生谷物可以进行人工种植,人类开始了耕种,从此不用再为食物进行迁徙,开始了定居生活,再再再后来人类掌握了驯化技术,把一些野生动物驯化后进行人工养殖,这样一来就丰富了人类的营养来源,大脑的进化也日趋完善。 最后就形成了人类.,关于猿人的故事,人类是由猿人进化来的.猿人,他们属于哺乳动物,比猴类更大只,其种类很多,没有尾巴,可直立行走。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个:三个研究地理的学者去南美洲西部考察,在探索地形的飞机行驶到安第斯山脉上空时,由于机件故障坠落到森林深处.一死两伤. 饥饿和恐惧紧紧的包围着他们,在空旷漆黑里挨过一夜之后,忽然从森林里传来沙沙的声音,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只猿

4、人,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 他们猜想猿人会攻击他们,大概凶多吉少,然而出乎意料之外,那猿人却把一大捧浆果与蕃薯扔给他们,就跑回森林里。 傍晚的时候,猿人又来扔给他们两条小鱼. 在救护人员到来之前这短短的时间里,共有七次,猿人把浆果与蕃薯扔给他俩充饥.致使他们最终渡过难关,安全脱离险境. 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1、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吃:植物果子、生的动物 穿:草裙、兽皮穿树皮、树叶做的衣服 住:山洞、树洞住在山洞,树洞,不毛之地,地洞。 使用工具:尖尖的石头以及,1.走进远古时代,2、结合书中(p26p27)的图,大家想象一下,他们在生活中

5、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远古时代我们祖先主要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填饱肚子。 危险就比较简单了,因为工具的落后,主要是猛兽、天灾。人祸是不可能出现的,那时的人还没那么聪明。只有象现代人这样,才最终出现了可以出现致使地球毁灭的人祸。,让我们一起看看北京人的生活吧。,返回,北京猿人 简介,北京猿人,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北京猿人大约在60万年前来到周口店,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了近40万年。到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才离此而去。,北京人的资料,体质特征北京人的颧骨较高。脑量平均仅10

6、00多毫升。身材粗短,男性高约156厘米,女性约144厘米。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高突,鼻子宽扁,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思考,最初的人类,还不能把自己的历史记录下来。人们是怎样知道他们当时的生活的?,人们可以通过考察古 遗迹、史书、了解我们祖先的生 产和生活情况。,饮血茹毛的含义: 连毛带血地生食鸟兽。言远古时不知熟食形容不开化,还处于野蛮阶段,2.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熟食的故事,从吃生食-吃熟食的过程,请大家看到书P28的熟食的故事。 了解一下为什么现在我们吃的是熟食。他们是怎样生产活动的? 人类最人类最初制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初制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 然后在讨论讨论你的感

7、想,你认为他们用什么办法取火呢? 钻木取火,为什么现在我们吃的是熟食?在我们人类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不知道什么叫熟食。他们用手中简陋的石器,将猎捕到的食物就地撕开,那些带着淋漓鲜血的生肉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美味。这些美味又转化成身体的养分,滋养着、发育着我们人类祖先尚不怎么精细的身体,从而慢慢完成人的进化。后来,有好事者叫谁人氏者(为了纪念这位先人,后人在饱餐了熟食的美味之后为其取名燧人氏。为尊重起见,我们也从众叫他燧人氏吧,下同),在饱餐了一顿麋鹿的鲜肉后坐在一段枯木上无所事事,就顺手捡起一块尖石,在那枯干的木头上钻着玩。钻着钻着,那木头竟然冒出火星来,将旁边一堆艾绒点燃这就是火的由来吧?燧

8、人氏不知道这红色的精灵到底是什么,于是他将自己长满黑色毛发的手伸进去抓那火焰,不料被撩了一下,痛得他龇牙咧嘴。后来燧人氏被这火吓得哇哇直哭。于是,具有原始探索精神的燧人氏将吃剩丢在脚边的一块麋鹿骨头扔进火里,那骨头在火焰的炙烤中发出一种奇异的香味,让燧人氏猛抽鼻子。这时,那香味像一条蛇,钻进他的心里就不肯出来了。于是,他保留了火种,每当捕获回猎物,他会将他的那一份丢进火里在他的带领下,广大原始人都纷纷投入到饮食革命的热潮当中,从此开始了人类的熟食时代于是,熟食就一直流传到了我们今天,这就是所谓的“薪火相传”吧?,大家知道他吗? 他就是神农(炎帝)。,种植和养殖,神农,神农 远古 神农氏 姓名:

9、伊耆,姜 民族:华夏 职业:部落首领 地区:湖北随县 籍贯:湖北随县 生辰:古历四月二十六日 神农氏,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

10、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 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则又成了与黄帝相争天下的首领。,神农尝百草 炎帝神农,亦称神农氏。在民间传说中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不仅是传授人类播种五谷的农业祖先,也是传授人们尝百草以药治病的医学发明人。神农氏是一位勤劳勇敢、聪明善良的人,他见到人们被疾病和伤痛折磨着,心中很是不安,便下

11、定决心去寻找可以治病救命的药物。他顶烈日、冒酷暑地在山野之间采集各种草木的花、实、根、叶,细心的观察形状,仔细的品尝味道,并体会服食之后的感受。这些药物,有的酸,有的甜,有的苦,有的辣;吃下去以后,有的使人寒冷,有的令人燥热,有的清凉爽口,有的温润滋养;有的能止痛,有的能消肿,有的使人呕吐、腹泻,也有的让人精力倍增,甚至还有的具有强烈的毒性,服食之后,痛苦难当。即使是经常会遇到可怕的毒性草药,甚至威胁生命,神农氏依然抱着为民除病的信念,没有一刻耽搁的采摘、服食、品尝和记录。终于有一天,他掌握了几百种草药的性味和功用,把它们带给了在病痛中挣扎的人。从此,人类的生命得到了更加安全的保护。,在漫长的

12、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禽,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就有了栗的种植,南方也有了稻的种植。我国是最早种栗和稻的国家之一。,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驾牛耕地和耙地。,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 思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提高了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社会的质量,运用自己创造的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条件,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667种主要栽培植物中,起源于我国的有136种,占百分之二十以上,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所作出

13、的最大贡献。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中国有哪些农作物? 大豆:原产于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 水稻:其故乡在中国南方和印度等地。 白菜:源于我国,约有6000年的种植史。 香菇:源于我国,是江史产。 荔枝:原产于我国,约于1000年前传入鳊。 龙眼:亦称桂圆,源于我国,1000年前传入印度。 茶叶:原产于我国,公元806年传入日本。 枣:原产于我国,有数千年的栽培史。 桑:植桑养蚕起源于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思考,火的使用和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火的使用是人最终脱离猿的一个重要标志,距今170万年前的中国元谋猿人遗址中就已经有炭屑的痕迹。火的使用,给原始人

14、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陶器就是伴随着火的使用而诞生的。 种植、养殖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那时是人类从野蛮社会走向文明社会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基本所在,所以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些什么? 课后作业:课后多找一些在远古时代的一些资料,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情景。,谢谢大家!,第二课时 古人的歌谣,农谚一导入 大家都喜欢歌谣吗?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 云向西,下地披衣。你还知道哪些农谚?,古人的歌谣,并思考“这些农谚是谁总结出来的?”

15、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农谚在生产上的作用,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