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震荡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52672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窦性心律震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窦性心律震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窦性心律震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窦性心律震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窦性心律震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窦性心律震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性心律震荡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窦性心律震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郭继鸿,一种检测心梗及严重心衰猝死 高危患者的新方法,引 言,心肌梗死 扩心病心衰(心功能级)均为猝死的高发人群,努力寻找检出这些猝死高危患者的方法和指标,并进行猝死的危险分层,进而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引 言,目前应用的检测方法及指标:1. LVEF值(30%)2. 心室晚电位(阳性)3. 心率变异性(SDNN50ms等)4. EP(诱发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5. Holter (检出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而室早后窦性心律震荡检测是一种新方法,新指标。,引 言,应当指出:国内引用和应用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时都有扩大及滥用的现象。例如: 心率变异性

2、,国外资料局限在心梗后病人,而国内则不。例如: 室早的Lown氏分级,原来的分级定义范围仅 对冠心病心梗患者,而国内则将这一指标用于所有人群的室早分级。 无疑这种没有根据的应用范围的扩大,葬送了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和生命力,并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混乱。 希望窦性心律震荡(简称HRT)检测这项技术在国内的应用避免以往的“不正之风”,定 义,正常人一次室早后常有窦性心律先加速,后减速的双相式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burlence,HRT)。 而心梗后猝死高危患者常存在室早后窦律震荡现象较弱或消失。,室早,A先快,B后慢,应用历史,早在1909年,Erlange

3、r J和Blackman JR在受试的动物体发现一次室性搏动可以引起其后的窦性心律频率的短暂加速,称之为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ventriculophasic sinus arrhythmia)这是最早的“心率震荡”的雏形,应用历史,1999年,德国慕尼黑研究者在著名Lancet杂志上发表论文,首次提出心率震荡这一概念,并创用为一种检测技术,随后这一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增多。 HRT临床应用已历时5年。,方 法,方 法,一、检测原理:,A先快,B后慢,室早,无反应,室早,正常,异常,室早后窦律的不同反应类型,二、常用指标 1.震荡初始( turbulence onset, TO )目的: 检出

4、室早后是否有A相(先快) 计算:结果: 一次PVC可有相应的TO值,多次PVC可有相应的TO均值判定: TO 0 异常 (表示PVC后无先快现象),方 法,PVC后间期,PVC前间期,-,=,0 异常,方 法,2.震荡斜率( turbulence slope, TS )目的: 检出室早后是否有B相(后慢) 计算: 室早后的20个窦性节律间期中任何5个RR间期在回归线上的最大正斜率(单位:ms/RR间期)。 结果: 2.5 ms/RR间期 正常2.5 ms/RR间期 正常(表示PVC后有后慢现象)TO 0 先快减弱或消失 后慢 TS 2.5 ms/RR间期 存在 2.5 ms/RR间期 后慢减弱

5、或消失(室早后窦性心律的先快后慢现象见于正常人或心梗后低危人群, 室早后窦性心律无先快后慢现象见于心梗后高危人群),机 制,机 制,一、窦性心律的勾拢现象 一般的干扰现象:心内存在2个节律点时,2个节律点之间相互则会有干扰现象,常表现为抑制:例如起搏抑制,干扰PR延长等。(及负性频率负性传导的干扰现象) 少见的干扰现象:少见的情况下,一个节律点对一个节律点的干扰现象表现为正性频率作用,称为勾拢现象,机 制,临床常见的勾拢现象 A、室早后 窦律加快 B、室速后 窦律加快 C、III度AVB 窦律加快 D、交界区过速后 窦律加快,室早,A先快,B后慢,机 制,室速,钩拢现象,钩拢现象,机 制:神经

6、介导性晕厥的发生,交感刺激,干预刺激,心率骤降幅度 设置为20bpm,2跳低于下限频率,检测窗口,A相:先快 B相:后慢,减压反射,1、减压反射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感 受 器: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左室下壁的C纤维传入神经:窦神经等,2、减压反射的中枢主要位于延脑的加压区(A、T)及减压区(C、N)。也是心血管活动调节的神经中枢。,减压反射,3、减压反射的传出神经1)交感缩血管神经(普遍存在各种血管), 经、受体起作用2)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减压反射,心交感神经,减压反射的过程交感刺激:动脉血压升高(如注射肾上腺素)刺激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刺激兴奋迷走中枢的活动,同时抑制交感中枢的活动。经传

7、出神经作用在心脏及血管,引起心率下降(0、 TS2.5 5ms/RR 异常2 TO0、TS2.5ms/RR 明显异常,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 于2003年8月,在Circulation 发表了“急性心肌梗死后危险性评价”一文1998年后,入选692例AMI患者,TO、TS 均正常,TO或TS 一项异常,TO、TS 均异常,一年存活率,TO与TS均正常,TO与TS均异常,TO或TS异常,多变量分析结果: 只有EF值与TO、 TS两项异常对死亡有重要预测价值,MPIP (心肌梗死后计划研究),715例、70岁的AMI患者,577例有室性早搏,死亡75例,两年随访死亡率: 9(均正常) 15(一项异常)

8、 32(两项异常),EMIAT(欧洲心肌梗死胺碘酮试验),743例AMI、年龄75岁、614例有室性早搏、EF40,死亡87例 四个对死亡有独立预测价值的指标: EF值、TO与TS均异常、病史、平均心率 两年死亡率9(均正常)18(一项异常)34(两项异常),ATRAMI实验,1212例AMI患者,随访20.3个月 TS是死亡的最强的单变量指标 与HRV、EF值相比,预测精确度更高,结 论,TO和TS是两个独立的预测死亡危险性的指标(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之前有心肌梗死病史,室性早搏的数量,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 两者结合起来,预测能力更强,其 他,1、室性早搏的HRT现象,A相加速相约为13个周期, B相减速相约为37个周期,最长的RR间期多在第10个周期 2、HRT检测中不受心功能、B受体阻滞剂和室性早搏数量的影响 3、慢性心力衰竭和AMI患者都存在交感神经激活,如存在早搏时,可用TO、TS指标估计预后及猝死预报 4、在HRT检测中,早搏伴否室房逆传以及室早后计算多少次RR间期值为佳尚待研究 5、重复性无文献资料,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