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基础知识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50211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狂犬病基础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狂犬病基础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狂犬病基础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狂犬病基础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狂犬病基础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狂犬病基础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犬病基础知识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狂犬病基础知识,1 基本知识,1.1 疾病定义 1.1.1 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可以感染,因临床表现以恐水为特征,又称恐水病。人狂犬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动物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经咬伤处的伤口侵入人体而感染人,伤人动物以犬多见,我国民间也称“疯犬病”。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病程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几乎为100%死亡。,1.1.2 狂犬病的潜伏期是多长? 一个人从遭到某种病原体的感染开始到表现出该种病原体所引起疾病的症状,这段时间叫作该种疾病的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在三个月以内,多数病例的潜

2、伏期集中在2060天,个别病例的潜伏期仅有9天,也有报道病例的潜伏期长达10年以上,但比较罕见。潜伏期的长短与诸多因素有关,但与被咬伤的部位、伤口的数量和深度关系最为密切。经动物和大量临床观察,发现咬伤头面部要比四肢等远端部位的潜伏期短,儿童的潜伏期要比成人短。此外,感染病毒的量也是影响潜伏期长短的重要因素。,1.1.3 什么是狂犬病暴露?狂犬病暴露者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皮肤或粘膜破损处的人员。,1.2病因 1.2.1 狂犬病的病原体是什么?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毒,狂犬病毒外形似子弹状,狂犬病毒广泛存在于犬、猫、狐狸、狼和蝙蝠等多种野生动物体内(如唾液、脑等组织

3、),并在它们之间传播。,1.2.2 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狂犬病毒对温度敏感,60 30秒或1002秒即可被灭活;在2022 12周和4 56周,病毒丧失感染性。但是50%甘油PBS(磷酸盐缓冲液)保存的感染组织在-20下可保存45年;病毒经冷冻干燥后,于4下保存数年,仍具有感染性。病毒对紫外线和日光较为敏感。甲醛、酚、丙内酯、磷酸三丁酯、乙醇、碘酒、汞、肥皂、10%氯仿、20%乙醚以及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均可灭活狂犬病毒。,1.3疾病发生和发展 1.3.1病毒怎样从咬伤部位侵入? 狂犬病毒通过咬伤的伤口或破损粘膜的表面直接接触而进入体内,但病毒不能直接进入没有损伤的皮肤。,1.3.2病毒怎样

4、侵入神经系统? 狂犬病毒通过咬伤处神经肌结合处的运动神经元或神经束的感觉神经进入神经组织内复制(病毒的繁殖叫复制),然后从一个神经元进入下一个神经元,沿着脊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根据动物的种类,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都可能受累。根据侵入的病毒量和侵入部位,潜伏期2周到6年不等(平均12 个月)。狂犬病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病毒从外周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病毒侵入部位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可能越短。病毒在神经通路的移动速度估计为每天15-100mm。,1.3.3病毒怎样在全身扩散?狂犬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复制后,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顺向轴浆流动进入周围神经,通过周围神经进入神经分布的组

5、织器官,导致非神经组织(如唾液腺的分泌组织)的感染。到临床发病时,病毒已广泛分布于身体内。,1.3.4病毒引发临床症状的原因?人被犬咬伤或抓伤后,如能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接受暴露后预防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狂犬病的发生率。一旦错过了有效的预防控制时机,狂犬病毒通过伤口或与粘膜表面直接接触而进入体内。然后,病毒或是在非神经组织内复制,或是直接进入周围神经,并通过逆向轴浆流动到达中枢神经系统(CNS)。人狂犬病临床首发症状通常是被动物咬伤的伤口部位有异常感觉,如痒、蚁走感或疼痛等;这都与病毒在背根神经节复制和神经节炎有关。之后可以观察到两种类型的临床表现:狂躁型和麻痹型;两型都直接和间接与病毒在CNS内

6、复制影响神经细胞正常功能有关。麻痹型狂犬病的虚弱无力是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在狂躁型狂犬病,电生理学研究显示,即使临床上未出现虚弱表现时,前角细胞障碍就已经发生。如果没有重症监护,病人会在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后数天内(15 天)死亡。狂犬病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死亡。,1.4传染源 1.4.1 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狂犬病的自然宿主包括:狼、狐、豹、野犬、猴、猫、臭鼬、浣熊和蝙蝠等。犬也是敏感动物,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养犬密度很高,所以犬已经成为狂犬病毒的长期宿主和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狂犬病的传染源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如非洲85%以上的国家和亚洲地区国家(除以色列和孟加拉以外)以犬狂犬

7、病为主,而南非、北美和欧洲地区主要是野生动物狂犬病。我国绝大多数人的狂犬病为犬伤所致,偶有猫、牛等家畜和其他动物所伤的报道。,1.4.2 人与人接触能传播狂犬病吗?人与人的一般接触不会传染狂犬病,理论上只有发了病的狂犬病人咬了健康人并将病毒传给对方,才有传播狂犬病的可能;直接接触狂犬病人或病人发病前几天的排泄物,如唾液、尿液等也有传播的危险;间接接触狂犬病人污染的用具,受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狂犬病人的器官、组织(如角膜、肾)移植给健康人则有极高的传播狂犬病的危险性。,1.4.3 疯动物以及被疯动物咬伤的家畜肉能食用吗?确认为狂犬病的动物的肉不能吃,而应当焚烧或深埋,因为该动物的体内已经广泛存在

8、有狂犬病毒,有可能在被宰杀、加工过程中病毒通过手上的微小伤口、粘膜而感染。被患狂犬病的疯动物咬伤的小动物最好不要食用。对于大的家畜,如在7天内未发病,把咬伤处的肉剔除之后(范围应尽量大一些),其余的肉还是可以吃的。但手上有伤口的人不要操刀加工,剔下的肉要烧毁或深埋。,1.5传播途径(哪些方式传播、哪些不传播) 1.5.1 狂犬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狂犬病毒主要是通过咬或抓伤皮肤,或者污染粘膜的伤口而感染。在感染动物的唾液腺内和唾液中病毒含量极高,病毒通过动物咬或抓和舔进入机体,有些情况下,即使未发现皮肤或粘膜有细微伤口亦有可能感染。,1.5.2 狂犬病可能的其它传播途径?狂犬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

9、染或通过气溶胶传播。曾经有报道,在蝙蝠群居的山洞中进行探险的科学家以及在狂犬病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通过气溶胶途径感染了狂犬病毒。还有吃了未熟透的疯动物肉而感染狂犬病的报道。 1.5.3 狂犬病在动物之间如何传播?狂犬病毒对不同的酸碱度和唾液中的酶有一定的抵抗力。在感染动物的血、尿和乳液中亦带有病毒,因此,动物间的互相撕咬、残食以及哺乳均可成为动物间狂犬病的传播途径。,1.6易感人群(家人等密切接触者如何处理) 1.6.1 哪些人容易得狂犬病?人类对狂犬病一般都没有免疫力,由于不同的人群暴露于狂犬病的机会不同,因此感染和发病有所相同。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居民患病者远远高于城市居民,农民为最高发病职业人

10、群。这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农村养犬密度高、犬的免疫率低、暴露(感染)后得不到及时治疗等;男性比女性多,一般认为男性好动,外出的机会多、被咬伤的机会也多,尤其是514岁的儿童,表现好动、爱玩犬、逗犬、也爱寻衅,因此易被咬伤。 据亚洲狂犬病统计报告,亚洲地区15岁以下儿童占狂犬病发病数的40以上。除了儿童暴露率高以外,还与这一年龄段儿童自身特点有关,如:身体尚未长高,一旦受到攻击极易被咬伤头面部、颈部及上肢,患病危险大;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后,自身意识不到存在感染的危险,未及时告诉监护人,未能得到及时处置,所以丧失了预防治疗的时机。,1.6.2 哪些季节容易发生狂犬病?从季节分布来看,狂犬病全年均可

11、发生,无明显的季节高峰,但一般以温暖季节发病较多。在南方地区,常以春夏秋多发,冬季较少。春夏秋季节发病多可能与犬的发情季节、人们衣服单薄和室外活动相对多、容易受伤或受伤较重有关。,1.7危害(个人、家庭、社会;预后、并发症) 1.7.1 狂犬病的危害到底有多么严重?国际专家Fleming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从其痛苦与病死率能与狂犬病比拟”。虽然人类狂犬病是散发的,但它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全球有几百万人被疯狂动物咬伤,患狂犬病的病人将经历一个残酷的致命过程。每年报告给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狂犬病死亡数为55000人,死亡病例中绝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至今几乎所有确诊

12、的狂犬病人都毫无例外的死亡。上世纪70年代国外报道治愈过3例,后来被各国的狂犬病专家否定。国内也有过类似治愈狂犬病的报道,但既未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未被任何人(包括其本人)加以重复证明。2004年美国曾报告一例治愈由蝙蝠感染的狂犬病人,但此后采取类似的治疗方法无再成功的病例。,1.7.2 狂犬病有哪些并发症?以狂躁型狂犬病症状复杂多样,病变累及多系统和器官组织,除狂犬病本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外,还可能发生在某些脏器、组织器官病理损害为主的并发症状。 1.7.2.1 狂犬病引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有脑水肿,产生颅内高压;视前区下丘脑前部(视下丘部)功能障碍可能引起抗利尿激素过多和/或尿

13、崩症、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高血压或低血压,心率紊乱或心脏停搏,此时体温一般不升高等。,1.7.2.2 狂犬病引发呼吸系统并发症? 呼吸系统并发症非常常见:包括过度换气;缺氧(但不能被过度换气纠正),常发生在前驱期和兴奋期的早期。病人可有呼吸性碱中毒。至兴奋期或麻痹期病人多因窒息、呼吸暂停而低换气,常出现肺顺应性降低和低血氧症。狂犬病毒可引发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支气管肺炎,呼吸肌痉挛时偶尔可并发肺不张、肺纵隔气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吸入性肺炎。,1.7.2.2 狂犬病引发循环系统并发症?心脏损害可能是无症状的(尸检显示25%有心肌炎和内基氏小体),但常表现为心动过速,严重的心律紊乱,包括室上

14、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性心脏骤停等均与病毒直接损害心肌有关。另外尚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动脉或静脉栓塞症,上腔静脉阻塞症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与消化道反应有较密切的关系,如呕吐、腹泻、体液平衡失调,应急性溃疡而导致消化道出血。致命性的医源性并发症更可能发生于昏迷的最初之时,而狂犬病的并发症常是狂犬病的死亡原因。,1.8早期发现(临床症状、及早就诊) 1.8.1 早期临床表现?狂犬病早期通常表现出非特异性症状,如:不适、乏力、头痛和发热等。早期具有狂犬病警示性的症状为:原受伤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如蚁走感。 1.8.2 如何防治狂犬病发病?虽然狂犬病的病死率几乎

15、为100%,但是狂犬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即被咬伤后及时正确伤口处理、注射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毒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血免疫球蛋白)是防止发病的关键措施。 检索词:狂犬病;狂犬病暴露;气溶胶;免疫应答;抵抗力;发病机制;传染源;传播途径;并发症;临床表现;防治,2.诊断,2.1 早期发现(临床症状,及早就诊)人狂犬病发病早期通常没有特异性症状,部分病例出现动物咬伤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或出现蚁走感,为狂犬病警示性主诉。 2.2疾病表现 2.2.1 人狂犬病有哪些症状?人狂犬病的症状可分为:前驱期、狂躁期、麻痹期三个阶段。 2.2.1.1 前驱期发病初,头痛、不安,有恐惧感等神经性症状,也可

16、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高达37.5-38。患儿的性格或行为可发生改变,如情绪低落,抑郁和不安,有的烦躁易怒。被咬伤的部位发红,伤口周围有刺痛或麻木,有肿胀,伴随有蚁走感和强烈搔痒。原伤口的这些变化是狂大病的重要表现,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之后可出现喉部紧迫感,厌食,并有吞咽困难症状出现。此时一般为1-3天。,2.2.1.2 狂躁期又称为兴奋期,出现狂犬病的独特症状,如恐水、阵发性的狂躁伴流涎。病人想饮水时,便引起咽部的剧烈痉挛,吞咽困难,十分痛苦。以后每当看到水或听到水声,甚至想到水,都可引起发上述症状,所以又称“恐水病“。咽部痉挛亦可扩散到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现象。发作间歇期间病人意识清楚。有的病例还程度不同地表现为怕风、怕光、怕声音,遇之即发生抽搐,随着阵发性痉挛加剧,病人时时出现狂躁行为。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病人出现大汗及流涎,加上呕吐及进食进水的障碍,很快即出现脱水。体温升高达39-40。此期经过1-3天。少数病例狂躁不明显就进入麻痹期。,2.2.1.3 麻痹期病人渡过狂躁期转为麻痹期,此时痉挛逐渐停止,反应迟钝,还可少量进食,常常误以为病情好转。实际很快出现脑神经与四肢神经麻痹,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期较短,一般为15-20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