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148963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2 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2 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2 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2 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2 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2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2 (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二,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成就 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22%的人口。 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 (1)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基数,尤其是低素质的人口过多。 (2)资源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需求量大;生产技术水平低,自然资源利用率低。 (3)环境危机:环境污染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3.解决措施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二,4.战略框架 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一,二,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循

2、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 (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2)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 (3)核心:提高生态效益。 (4)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 (5)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6)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一,二,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 (1)环境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控制污染。 (2)经济效益:改造技术,调整工业结构。 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链接生活现在中国许多农村仍然在作物收割后大量焚烧秸秆,平时耕作中大量施用化肥,这些做法对农业生态环境有何不利影响? 提示:大量燃烧秸秆,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

3、下降,燃烧秸秆也污染大气环境;大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探究一,探究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主题活动 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我国属于次安全度国家,我国许多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人均量却居世界后列。 结合材料探究:(1)就资源方面,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地大物博”,为何资源还相对短缺? 提示:(1)资源相对短缺。 (2)资源需求量大、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和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庞大的人口基数。,探究一,探究二,(2)严重的资源短缺。,探究

4、一,探究二,(3)深刻的环境危机。,探究一,探究二,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工业生产中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 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国家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 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 资源过度利用现象普遍 A. B. C. D. (2)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情况 人

5、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 B. C. D.,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我国技术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过度利用现象普遍。第(2)题,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是由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以及资源利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所决定的。 答案:(1)C (2)B,探究一,探究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主题活动 近几年来,江苏某发电有限公司积极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行绿色清洁生产,既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取得生态效益,成为“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目前,烟气脱硫系统在该公司投入商业化运行,系统脱硫率大于90%,同时,脱硫过程中生成的

6、副产品脱硫石膏也是一种再生原材料,纯度高,可广泛用于石膏板、水泥缓凝剂的生产。电力生产产生的大量粉煤灰,也成为制造砖瓦和水泥的原料。该电厂清洁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该发电有限公司是如何在发电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的? (2)清洁生产和传统工业生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1)该发电企业在生产全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进入到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分利用,排放量减到最小。 (2)清洁生产是从原料生产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对环境影响大。,探究一,探究二,名师

7、精讲 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内涵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2.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如下表所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是指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2)生态农

8、业具有以下特点。 农业资源得到再生: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了农业结构,保护了农业资源,使资源再生、永续利用。 综合效益突出: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五业合理发展,并可调节局部气候,减少灾害。,探究一,探究二,4.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的广西恭城县,农民依靠木柴作为燃料,大量砍伐森林,使得恭城“多山少林”特殊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当地政府果断鼓励发展“猪沼气果”三位

9、一体农业生产模式。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在恭城是绿水青山的生态示范县,目前正逐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探究一,探究二,(1)恭城“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主导产业是 ,其生态模式的核心是 。 (2)简述“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3)影响当地水果种植的主要社会因素有哪些?当地为什么要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解析:第(1)题,广西恭城是“多山少林”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生态,其生态农业模式以果树种植业为主导产业,其生态模式的核心是沼气。第(2)题,该生态农业的优点主要是解决了饲料、肥料、燃料三者之间的矛

10、盾,提高了土壤肥力。第(3)题,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果树种植业 沼气 (2)恭城农业生产模式围绕果树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解决了燃料、饲料、肥料三者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从而实现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面貌,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 (3)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有利于加强科研投入,提高产品品质,树立品牌意识,提升产

11、品的竞争力;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口压力 B.环境污染严重 C.资源短缺 D.经济发展速度快 2.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多发使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B.从全国看,以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食品污染、噪声污染为重点 C.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D.生态破坏的范围、程度在减小,解析:第1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庞大的人口压力、深刻的环境危机和资源短缺。第2

12、题,从全国看,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答案:1.D 2.C,读我国某市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示意图,完成第34题。,3.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a、b、c、d表示的事项依次为 ( ) A.市场、环境、自然资源、环保体系 B.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 C.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 D.自然资源、市场、环境、环保体系 4.关于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拥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

13、 依托海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 A. B. C. 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a、b、c、d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第4题,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中的企业有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资源通过海运、陆运从外地运入,不接近原料产地;生产过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依托海港,运入原料,运出产品。 答案:3.B 4.D,读下图,完成第56题。,5.图中箭头( ) A.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B.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C.表示太阳能产生沼气 D.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6.生态农业建设,使留民营村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具体

14、体现在( ) 发展生物能 规模化经营 清洁化生产 增加化肥的施用量 A. B. C. D.,解析:第5题,图中表示饲料加工的精饲料和下脚料供给养殖业;表示粮、菜、棉等供给农户;表示农作物秸秆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表示肉、蛋、奶等养殖业产品供给市场。第6题,留民营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答案:5.B 6.C,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

15、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1)简要说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2)下列符合生态文明的做法是( ) 新疆退耕还林还草 内蒙古加大放牧密度,促进经济发展 山东为抗旱,春季实行大水漫灌 北京郊区发展旅游农业 A. B. C. D.,解析:第(1)题,循环经济的内涵,重在强调“循环”二字,即实现生产过程的循环、生产物质的循环、环境友好、低排放、低污染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2)题,加大放牧密度,可能会引起草场退化;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答案:(1)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