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式制冷技术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145106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附式制冷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吸附式制冷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吸附式制冷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吸附式制冷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吸附式制冷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附式制冷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附式制冷技术(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 章、固体吸附/吸收式 制冷技术研究进展,4-1 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 4-2 吸收式制冷技术,09:15,2,4-1 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研究进展,一、吸附现象 当气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或内部发生容纳气体的现象吸附,气体从固体表面或内部脱离的过程脱附 固体吸附剂 气体吸附质,09:15,3,一、吸附现象,吸附过程中放出热量(吸附热),脱附过程中吸收热量(脱附热) p 、T ,吸附量, 通过降低压力或提高温度达到脱附目的 吸附剂对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09:15,4,吸附过程,物理吸附:吸附剂和吸附质表面的作用力为分子间引力 (Van Der Waals) 吸附作用比

2、较弱,吸附量比较小 对吸附质气体一般无选择性 吸附和解吸速度快 化学吸附: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产生电子交换而形成离子键、共价键等化学键 吸附作用强,吸附量大 吸附有选择性 吸附、解吸速度慢 一般在室温下,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存在,09:15,5,二、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发展历程,1920s:硅胶SO2火车货物冷藏系统,-12。无法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竞争 1970s:全球性能源危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用低品质热源驱动),COP可达0.43,采用两床循环回收吸热COP可达1.2,09:15,6,二、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发展历程,1990s:保护环境与CFCs替代为吸附式制冷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3、废热热泵、太阳能冰箱、太阳能空调 船舶制冷、汽车空调、宇航低温制冷,09:15,7,三、吸附式制冷原理及循环过程,基本的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 吸附床(发生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演示,09:15,8,基本吸附式制冷循环P-T图,12 等容脱附吸附床吸收热量 Qh 23 等压脱附(冷凝) 吸附床吸收热量 Qg 34 等容吸附制冷剂放出热量 Qce 41 等压吸附(蒸发) 制冷剂吸收热量 Qref,09:15,9,两床基本循环连续制冷系统,基本系统 间歇制冷 两床系统 连续制冷 吸附床温度波动过大 解吸周期吸附周期,09:15,10,四、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吸附剂制冷剂工质对的性能 系统内的传

4、热、传质 各种循环的热力性质 三个方面的研究有机地结合,09:15,11,1、吸附工质对,对吸附剂的要求 吸附量大 吸附容量对温度变化敏感 吸附剂与吸附质相容 对吸附质(制冷剂)的要求 单位体积蒸发潜热大 合适的冰点 适当的饱和蒸汽压 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良好的热稳定性,09:15,12,常用的吸附工质对,物理吸附工质对: 活性炭甲醇/氨 沸石水 硅胶水 化学吸附工质对: 氯化钙氨 氯化锶氨 氯化钙甲醇,09:15,13,常用的吸附工质对,活性炭甲醇 吸附量大、对温度变化敏感、汽化潜热大、解吸温度不高(100左右)、吸附热较低 太阳能吸附制冷中应用最广的工质对 65 解吸温度 180 渔船柴油机尾气、车辆尾气(抗震性好) 锅炉烟气余热,09:15,33,六、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寻找和开发具有优良性能的吸附式制冷工质对 先进的热力循环 吸附床的传热、传质能力强化 系统的性能预测及优化设计和控制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常规制冷方式复合空调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