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备课】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55143609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秋备课】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年秋备课】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年秋备课】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秋备课】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秋备课】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3.21.3.2 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3.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及和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左运动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 5m,记作 5m,向左运动 5m,记作 5 m.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 (一)先向右走 5 米,再向右走 3 米,物体

2、从起点向 运动了 米; (二)先向左走 5 米,再向左走 3 米,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米; 这两种情况运动结果用算式表示就是: 结论结论: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 ,绝对值,绝对值 (三)先向左走 3 米,再向右走 5 米,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米。 (四)先向右走 3 米,再向左走 5 米,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米; 这两种情况运动结果用算式表示就是: 结论结论:符号相反的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与符号相反的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与 的符号相同,并用的符号相同,并用 减去减去 (五)先向右走 5 米,再向左走 5 米,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米; 运动结

3、果的算式如下: (+5)+(5)= 2; (六)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 5 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或向西) 运动了 5 米。写成算式就是5+0=5 或(5)+0= 5。 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呢?按照前面的方法让学生回答总结:总结: 有理数加法法则:有理数加法法则: (1 1) 、同号的两数相加,取、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的符号,并把 相加相加. (2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 .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

4、相加得 . . (3 3) 、一个数同、一个数同 0 0 相加,仍得相加,仍得 二、巩固新知,灵活应用 例 1 计算 (1) (3)(9) ; (2) (47)39.注意法则的应用,尤 其是和的符号的确定!2例 2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1)(+5)+(+8); (2)(-5)+(-8); (3)(+4)+(-7); (4)(+9)+(-4);(5)(+4)+(-4); (6)(+9)+(-2); (7)(-9)+(+2); (8)(-9)+0; (9)0+(+2); (10)0+0三、课堂练习 巩固新知 1填空: (1) (3)+(8)= ; (2)9(5)= ; (3)5+(

5、3)= ; (4)7(7)= ; (5)8(1)= ; (6) (8)1 = ; (7) (6)+0 = ; (8)0+(2) = ;2. P18 第 1、2 题四、小结: 本节课的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当堂清 一、填空题:1._+15=23 2. 18+_=12 3.(-9)+_=-204._+(-9)=-4 5._+19=0 6.(-2)+_=12 二、计算题:(1) ()() (2)121+(1.5) ; (3)21+(32).(4) (31)+(32) (5) ()() (6)(2)()三、解答题 1已知a= 8,b= 2. 计算(1)当a、b同号时,求a+b的值;(2)当a、b异号时,求a+b的值.32求下面两个数的和:一个加数是绝对值等于81的负有理数,另一个加数是-21的相反数。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8, 2.(-6), 3.(-11) 4. 5, 5.(-19), 6. 14二、计算题:(1) ()0 (3)61 (4)-1 (5)-11.3 (6)-4三、解答题1 (1)10; (2)6. 283六、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