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过来看看 节日宝宝取名“一则五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513947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爸爸妈妈过来看看 节日宝宝取名“一则五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爸爸妈妈过来看看 节日宝宝取名“一则五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爸爸妈妈过来看看 节日宝宝取名“一则五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爸爸妈妈过来看看 节日宝宝取名“一则五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爸爸妈妈过来看看 节日宝宝取名“一则五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爸爸妈妈过来看看 节日宝宝取名“一则五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爸爸妈妈过来看看 节日宝宝取名“一则五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想多多了解有关取名的知识可以加我 QQ 咨询:1092189578如果您想多多了解有关取名的知识可以加我 QQ 咨询:1092189578中秋又接国庆至,亚运盛世喜事多。宝宝在这些时节出世,父母往往也十分欢喜,在为孩子取名时希望能够寓意其中,一来能借节日之吉祥祝福,二来也有双重纪念意义。关于亚运宝宝的取名建议,前面我已经专文撰写过,有兴趣的家长朋友可参考亚运宝宝取名“二忌六宜” 邓博士谈亚运宝宝取名,在此不再详细叙述。重大节日不仅包括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还包括国庆节、建军节、教师节等公众节日。而广义上的节日还应包括立春、谷雨、立夏、小满等 24 个节气及其它一些地方性

2、、宗教性的庆典及纪念日,比如广州一带的妈祖诞、六祖圣诞、湖南民间举行庙会纪念唐代将帅张瑾、郭荣诞日等等。因此,我国民间以节日取名是常见的命名方法之一。但也因常见,则易滥用,易流俗,好名反而难求。左传穂/size桓公六年里记载,鲁国大夫申繻曾总结周代取名的“五则”,即为取名的五项基本原则方法。本人虽不才,内心亦颇慕古人之遗风,故斗胆将多年来为众多“节日宝宝”取名的经验心得归纳为“一则五法”,献丑於诸位之前,权作抛砖引玉,以求雅正于大家。一、根本原则:以“雅”为目标,避免用字直接浅陋。说文解字云:“命,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解释了名字最初的起源和最基本的功能,即是识别

3、身份的需要。通志?氏族略指出上古时期的名字:“以实不以文,故命名无义。”如春秋时期的晋成公屁股有块黑斑,故而随口命名为“黑臀”一样。自周代礼制始备,名字开始逐渐受到古人的高度重视,是以“始尚文焉”,追求庄重典雅。清末民国著名思想启蒙家严复在天演论提出的翻译原则:“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其中最高深的境界,则是做到“雅”字。我认为节日宝宝想要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也应该是同样孜孜不怠的追求过程。节日宝宝传统的命名方式,有些只勉强表达节日的纪念意义,我把它称为“信”。例如:以日期命名和以节日名称命名。前者如王九九、周十一、何七一等,后者如梁国庆、钟

4、建军、李新年、张建国、王端午等。这种方式十分简便,虽然有一定纪念意义,但是用字太过直接,原始痕迹过重,显得浅陋粗俗,毫无美。今人多不喜欢,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宝宝已较为少见。另有一种命名方式做到了“达”。以中秋宝宝取名为例,则多为出现“团圆”、“嫦娥”、“秋桂”、“秋菊”、“婵娟”、“庆秋”、“金秋”、“拜月”、“月辉”等。如果您想多多了解有关取名的知识可以加我 QQ 咨询:1092189578如果您想多多了解有关取名的知识可以加我 QQ 咨询:1092189578命名基本“达”到父母的期望意义,是最为常见的命名。但由于过于普遍,这大大降低了名字的新颖度,并且与节日相关的美好字眼也有限,过于集中使

5、用,自然增加了重字率、重名率,名字意义也会局限于节日本身意义,只能算具备了节日特色,难以追求更多的内涵,也无法体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经不起推敲和细细回味,难以满足对起名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那么命名如何达到“雅”的要求呢?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同音字、近义字多不胜数,使用有许多其他含义相关但涵义更丰富、寓意更美好的可替代用字,就显得别出心裁。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取得“雅名”的根本标准所在。二、随“姓”生义法。中国常用姓氏是较少的,并且是个人生来即有的,并无太多的特殊内涵。2006 年中国科学院调查公布的新“百家姓”,排名前 129 个姓氏已占到全国人口的 87%。全国 13 亿人口中,重姓者极多

6、。因此,一般起名重点都会放在构思名字上,对姓氏的关注度较小,甚至不加以考虑。(某些从事算命起名的命名者虽然会对此加以留心,大多也不过一味地从其五行数里角度推测讲究。)姓氏作为一个“字”,其本身是具备文化内涵“潜力”的。取名时如果能够注意到这点,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著名诗人郑愁予之名即取於辛弃疾名句“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诗人生活在国家动乱的民国时代,与这首词感伤悲戚之意和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产生激烈的共鸣,“郑”谐音“正”,可谓妙名天成。节日宝宝的取名,若对姓氏偏而废之,也甚为可惜。上一年农历八月十六凌晨,有一位在中秋夜喜获千金的舒姓家长便迫不及待与我通电话,恳切请求我为宝宝取个名字,欢悦

7、之情洋溢于表。道喜过后,在与他的亲切交谈中得知此女乃家族里众多孙儿中唯一一个女孙,爷爷奶奶长辈们皆大喜过望。笔者曾随手翻过楚词?离骚,里面曾有记载:“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望舒,即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女神。恰好此女姓舒,据此,我便为其取名“望”字。晋?葛洪抱朴子穂/size任命云:“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馀耀”,望舒又可代指月亮。后来则演变为中秋佳节的代名词之一。“望”字小篆字体又加“月”字,表示望的对象。并且,农历每月十五也称望日。“舒望”倒过来念便为“望舒”,含蓄地包涵了其中秋月圆之夜出世的纪念意义。并因此而获得意外贴切之意:望,本义为远远地观看也。“天上一轮才

8、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著一“望”字,中秋佳节活动情景便描摹殆尽,极其生动形象。“望”又谐音“旺”,寓意家庭吉祥兴旺,正是团圆中秋之意。寄托舒家上上下下盼“望”此女诞生已久的期待,凝聚着长辈们对宝宝的拳拳爱意,寄托了父母“望女成凤”的心愿。这位舒姓家长朋友听如果您想多多了解有关取名的知识可以加我 QQ 咨询:1092189578如果您想多多了解有关取名的知识可以加我 QQ 咨询:1092189578完不禁喜上眉梢,连连称谢。姓氏与名字能够连成整体意义不可分割,实在是既有别具匠心、珠联璧合之妙,又有柳暗花明、锦上添花之效。三、借物兴义法。自诗经之后,但凡古人作诗填词,大概都离不开“赋、比、兴”。

9、其中“兴” 是指引发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是诗歌创作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以“雅”为追求境界,起名便是从事艺术创作,大可以对此进行借鉴。诗?小雅?鹤鸣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节日宝宝的命名,大可不必拘泥於节日本身,可以从旁侧击。从与其相关的象征物体入手进行联想,汲取其广泛博大的衍生意义。“犹抱琵琶半遮面”,可谓一箭双雕,既可含蓄蕴涵纪念意义,又可寄托个人独特的品格气质和价值追求。伸出的“枝芽”带来无限独特的新意,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便是取名“慧眼”。以中秋宝宝的起名为例。一轮圆月是中秋节之魂,团圆的象征。佳节未必定要以“月”字入名方可,只需借“月”兴义。早在诗经穂/size陈风穂/size

10、月出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之句。唐代诗歌压卷之作春江花月夜曾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形容秋月颜色之美。辛弃疾著名中秋诗明月何皎皎亦有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之句,因而在为女宝宝命名时为避免过于直观,则可考虑使用“皎”字来代替。说文解字云:“皎,月之白也。”直道出了月之清澈明亮、高洁光辉本质,并充满浓浓的书香气。并可根据父母个人偏爱,叠音“皎皎”两字更显得女儿娇俏本色,作为大名或小名均可。至于“嫦娥”、“广寒宫”、“玉兔”、“玉桂树”等各种中秋特色物体,无一不可借用,无一不可兴义。由“嫦娥奔月”之典故便可翻得“翱”、“翔”等字,“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翻得“晧”、 “

11、澄”等字,亚运宝宝取名一文对“翔”字也有专文论及,成语“蟾宫折桂”亦有金榜题名、功成名就之意等等,又能与今年生肖特色结合,实为中秋男宝宝据此起名最佳。由于篇幅所限及前文已述,故在此只介绍起名方法和思路,不再加以详细展开。四、换字代义法。汉字的结构和性质特征,许慎在说文解字? 叙曾归纳为“六书”理论,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清朝戴震将其归纳为“四体二用”说,大意即是前四种为造字之法,后两种为用字之法。如果您想多多了解有关取名的知识可以加我 QQ 咨询:1092189578如果您想多多了解有关取名的知识可以加我 QQ 咨询:1092189578我们特别要注意后面

12、两种用字法。许慎对转注的解释是:“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即是由一个已造的字,通过加注不同音符的办法,派生出另一个(组)意义相同字形相近的新字。通俗点来说,由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往往会各异其名,造成同物异名现象,转注即是为记录这类同义词而派生出同义字的办法。例如,对父亲的称呼,上古称父,中古称爷,当今或称爹,或称爸。这是汉语由于古今南北语言差别而派生出同义字的一种方法。而命名者在取名的时候,为了避免“撞车”,就可以考虑意义相同的其它形近字代替,换“字”代义法的基础便植根于此。为了更好地作出说明,我还是以 “月”为例。宋苏轼有一传诵千古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13、娟”。婵娟即指月亮。婵娟之名极美,意义也极其美好,自此词以后,各个时代以“婵娟”为名的女孩子应该为数不少。但第一个据此词而取名的是新巧别致,第二个就变成勉强凑趣,第三个、第四个则是拾人牙慧,味道寡淡无味至极了。虽然使用的人极多,但是否就只能“忍痛割爱”呢?往上追溯,则可发现“婵娟”在此前用法多称为“婵媛”。大概因为苏东坡这首词太过于盛名远播、脍炙人口,后世便渐渐地以“婵娟”代指明月了。新华字典对“婵媛”一词的解释:1.花,月,女子,美好姿态;2.牵连,相连。“婵娟”一词只有第一条解释。“婵媛”不仅与“婵娟”的意义相通,并且义项比之更多。如果以“婵媛”入名,则要比人人耳熟能详的“婵娟”更新奇精巧

14、,显得别出心裁,也增加了名字的内涵意趣。“婵媛”又谐音“长圆”,不正是中秋佳节最美好的祝福和祈愿吗?每个节日特殊的代表事物是有限的,并且极大多数都是妇孺皆知,一般用来起名作为纪念也都是常用的字眼。又因为人人皆知人人常用,一而再,再而三,就会变得平淡无味,不再新鲜。若要做到雅致又新巧,必须另辟蹊径。借“物”兴义法要求命名者在取名时思路要深化挖掘、寻根问底,那么换“字”生义法则要求命名者眼光要开阔广大、包罗万象。一字谓之,前者可归为“纵”,后者则是“横”也。五、借音翻义法。关于用字法,上文已经谈到“转注”,还有一种便是“假借”。许慎说文解字穂/size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5、即是借用一个现成的同音字来记录新词的方法。我们祖先在使用文字时,假如口语上有这个字,但书面上尚未有代表它的字,要么就造出新字,要么就会借用一个现成的同音字,通过声音去寄托它的意思。由于使用简单方便,加上部分虚词意义较为抽象,不好造字,就借用同音字去代替使用,如果您想多多了解有关取名的知识可以加我 QQ 咨询:1092189578如果您想多多了解有关取名的知识可以加我 QQ 咨询:1092189578假借便渐渐流行开了。假借的出现,使文字的构成由单纯的表意发展到部分的表音,对形声字的出现是有重要意义的。这对我们命名的方法也有启示作用。以中秋佳节为例,关键词都离不开“中秋”、“明月”、“团圆”等。

16、但若是直接以之为名,则过于直接普遍,毫无特色。假如以“月”取名,则可以考虑读音与这些字眼相同或相近、涵义美好的字眼来代替。比如“玥”字,“玥”者,古代传说中的神珠,乃玉之本质。右边的“月”表声,又可承担明“月”佳节的纪念意义,左边的玉字旁又增添了新的内涵。自古以来中国人皆崇玉,常言“金有价而玉无价”,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礼记:“君子比德如玉。”清代龚自珍诗中有云:“美人如玉剑如虹。”亭亭玉立,冰清玉洁,是代表温润大方之美与德也,实是中秋女宝宝取名用字上乘之选。有“月”字作为构词部分的字眼都略显秀气,是否因此不适合男宝宝呢?实际上,这不过是提供一种取名的思路,无论男女都同样可以适用的。根据法则,与“月”(读音 yue,四声)字音近又适合男宝宝的用字,建议可以考虑“晔”(读音 ye,同四声)字。从音韵学的角度来分析,普通话的音节分为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五部分,其中韵腹和声调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月字的读音写作 yue,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