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13637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联系上下文,推想“生铁铁锭的色泽” 、 “锻铸”等词语的意思,正确理解“望而生畏” 、 “巍巍然撑立”两个词语的内涵。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5-7 自然段和第 9 自然段。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4、初步领悟文章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5、从神奇的柳树身上感悟到人生也应该不抱怨命运,做一个积极向上、坚强不屈的人。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教学难点: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

2、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2、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进行有感情地表达。教学过程:一、回顾,环境铺垫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作家陈忠实写的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 。先请大家来看两组词,指导读出意境。 然而有一株柳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奇迹般的存活了,生长了,壮大了。 (第二自然段出示)指名读,齐读。这棵神奇之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二、感知柳树外形的神奇出示第五自然段1、先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不过老师要提醒你们:若要读出柳树的神奇之处,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圈点勾画,边读边想。2、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株柳树的神奇呢? A、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

3、阴。 神奇在哪儿呢?紧扣住了一组数字。-演示什么叫“两合抱粗”?理解“百十余平方米” 。我们这儿柳树一般有多粗?用“杨柳细腰”帮助理解。这株柳树长得特别粗,特别大,这就是柳树的第一个神奇之处。 读 B、还有哪儿让你感觉这是一棵神奇之树?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师:这句话是写它的什么呢?主要说它的颜色(暗淡) ,质地呢(坚硬) 。平原上的柳树坚硬吗?可这株柳树,粗实而坚硬,这是它的又一个神奇之处。 读C、你们还能找到它的第三个神奇之处吗?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神奇在哪儿呢?而咱们经常见到的平原上的柳树的叶子呢?可是青海高

4、原上的柳树呢?叶子“绿得苍郁,绿得深沉”就是它的第三“奇” 。独特锻铸:从字形上看, “锻铸”这个词语跟什么有关?通俗地讲,就是炼铁。你知道炼铁的过程吗?锻: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使之变形;铸:将融化的金属倒进模子里冷却。每一块好钢好铁的诞生,非得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锻铸不可!在这里, “锻铸”有2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3、透过这三句话,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子的柳树呢?放大树。板书。过渡:在没有树族的原野上,这株神奇的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呢?它的生长过程充满了怎样神奇的经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猜测和想象。三、感受柳树生长过程的“神奇” 。1、快速

5、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两个自然段是作者在想象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呢?(6、7)2、默读,划出震撼内心的句子。交流:A、这棵柳树在(生长之初、一出生)就遇到了怎样的磨难?B、你们知道高原上的干旱和寒冷有多严重吗?师介绍青海高原。 C、从第七段中你还读出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柳树经受了无数次致命的打击、多么顽强的精神 读。3、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茫茫的高原上,肆虐的狂风横扫过来,铺天盖地的雷电毫不客气地打向柳树的身体。柳树在狂风中使劲摇摆,被雷电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看着它的同伴一个个坚持不住倒下了,它咬紧牙关告诉自己说出示(情景练说)请你展开想象,选择一个场景跟同桌练说。

6、4、正因为有了这样一定要活下去,撑下去的信念,所以,这株柳树才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成为高原上一方独立的风景!从“巍巍然撑立”这个词,你还仅仅读出它的样子高大吗?你还读出了一种怎样的精神?5、再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望而生畏” 。 (看到他,发自内心的敬畏)四、感悟写法,升华。1、然而,题目是青海高原作者在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灞河边的柳树,你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吗?通过对比,衬托出什么呢?2、想象:当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当中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它们此时此刻可能在干什么?小结升华:同样是柳树,生存的境遇却如此不同,可高原上的柳树抱怨了吗?抱怨和诅咒生存之艰难有用吗?是啊,只有树立永不言弃的顽强精神,才能在九十九条死亡之路上,成就一片令人仰慕的绿阴!如果说,中央电视台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感动中国之树”的评比,那么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一定榜上有名,作家陈忠实写作的最后一段作为颁奖词也最合适。齐读五、拓展、总结课文1、站在这样的柳树跟前,你想到了谁?站在这株柳树跟前,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名言激励,齐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