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的评审注意事项姚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135412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5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位论文的评审注意事项姚强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学位论文的评审注意事项姚强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学位论文的评审注意事项姚强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学位论文的评审注意事项姚强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学位论文的评审注意事项姚强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位论文的评审注意事项姚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位论文的评审注意事项姚强(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学位论文的评审说起:谈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姚 强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2008.9.4,1,目前的状态,手头拥有一批相关的文献与资料 完成的相关的试验,拥有一批实验数据 完成相关的计算,拥有一批相关的结果端坐在电脑前,不知如何按键盘:我真的适合于走学术之路吗?毕恒达著,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论文写作枕边书,法律出版社,2007.5,2,评审人是普通读者,然后才是专家,前言、清晰的目录、简明的摘要、明确的段落划分、概括的总结、富有逻辑的结构、准确的语言和注释、正确的引文 评审过程中存在着主观的因素,且不可避免 评审人对这一角色缺乏必要的准备 评审人都是大忙人 评审人总是以批判的角度

2、来读你的论文,3,评审人如何读你们的论文(30分钟),了解作者与导师:判断其学术地位 看主题词、关键词、摘要 看参考文献的引述:时限、范围、取向 看目录 看一段最熟悉的内容 看结论 看每章的小结 看试验方法 看图表质量朱青生,十九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4,某杂志对审稿人的提醒,论文讲述的主题值得研究。 论文中的假说是表述清楚的。 我所知道的最重要的文献研究均已被引用。 提供的信息是新的。 研究设计是合理的。 方法的专项交代足以用以评估。 讨论述及系统和随机误差的缘由。 结论能够被提供的数据支持。 总结能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5,博士论文评审的主要内容及近期评估的结果(某年),论

3、文选题的意义 论文的创造性 论文所体现的作者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论文写作与总结84.5优良,14.9中等,0.6差(共161篇) 一致的90。 一个以上异议的10:80得到论文作者与指导教师认可;20申辩,6,一个MIT电子系教授的观点,(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是新的(Almost) Nothing is New. 依赖于可信指数(Rely on the Believability Index). 当心不要使用投机性词汇( Watch for Gambling Words.) 不要学朗费罗 ( Dont Be a Longfellow.) 不要把兔子从帽子里拿出来 (Dont Pull Rabb

4、its Out of Hats.) 彻底挖掘所有的金矿(Mine All the Gold.) 记住:审稿人都是不善辞令的,作者(某种程度上)是偏执的 ( Remember: Reviewers are Inarticulate and Authors are(somewhat) Paranoid)Stephen D. Senturia,Guest Editorial:How to Avoid the Reviewers Axe:One Editors View,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VOL. 12, NO. 3, JUNE 20

5、03,7,论文被评阅人打为差的原因,-研究并未关注重要的科学专题; -研究并非原创-也就是他人已有相同或相似的报道; -研究并未真正验证作者自己提出的假说(目的); -应进行的是相同目的但不同类型的研究; -实际操作的困难使得作者偏离原初合理的研究方案; -样本数太少或严重不足; -实验条件控制不好或控制不充分; -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对或不够妥当; -作者未能公正客观地从其实验结果中去得结论; -存在值得注意的利益冲突(例如,某位作者或资助者可能会从论文发表中获得经济利益而使文中出现显而易见的不受防范的偏见); -论文语言写作和表述太差,使读者难以理解. (Trisha Greenhalgh。

6、How to read a paper: The basics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London : BMJ Publishing Group,1997 ),8,千万要正确对待评审意见,案例一:公开发表的论文,评审人认为需要修改与讨论,评审人花了大量的时间,提出了12个问题,可是这位学生上来不与导师商量,不认真回答问题,就批评审意见有偏见云云。当然后果可以想象,导师一起跟着赔不是,同时论文当然枪毙。 案例二:一审后评阅人提出了意见,论文作者觉得不可接受,但又怕评阅人,就作了一些未实质性修改,评阅人很生气,结果,从文字上承认有改进,结果却从C干脆打到D,9,一

7、、导师,你是否对导师:你论文的第一个阅读者有压力?请记住一点:你是这个方面的真正的专家。没有另外的人比你更了解你所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换位思考,10,导师应为论文的最终质量负责,论文是否被过早地或未经充分修改和检查就提交审查? “很显然,作者应为这篇论文的现状负责,但我想知道如果导师给予更多的关心,是否将会克服某些问题。当然我无法知道指导教师所提供的指导水平,也无法知道导师的指导是否被忽视”,11,指导教师投入与完成论文的关系,经常得到导师指导的博士生:3.4年 3个月一次指导的博士生:4.4年 而一年也难受一次指导的博士生:5.8年杨同毅,来自博士论文审查报告的启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

8、.5,12,案例一、二,在一个小组的工作中,有一位年轻的教授协助指导一个硕士生,一直没有确定如何开展工作,后在资深教授的指导下,半年多一点时间就做出了高水平的论文,并获得优秀硕士论文。 一位硕士生:在一个小组三年,他一直坚持参加组里的seminar,工作中自己的研究工作未发挥作用,但组里其他学生的工作对他的帮助很大。,13,二、学术价值,你的第二个问题是学术价值问题:论文选题时好象解决了,现在又出来了。 最难的,也是最严厉的看法:如何判定是否有学术价值与成就? 有无新的知识贡献? 简单性、复杂性?,14,问题的价值,可以在一般的工具书或教材中找到答案的问题无价值 不能由现有的研究基础加以处理的

9、问题不是科学问题(要能有意思,但在科学研究的范畴无价值) 经过反思的问题(自我问难,反复思考过的),对个人有价值,同时也反映你的学术基础和理论能力。 经过反思,而且因为此间而对问题清除(一问而使许多局部问题被超越)或升级(一问而使问题中他人在另一个层次上思考)朱青生,十九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案例,某同学的选题,与师兄的论文的选题很接近,他自己认为自己用了新的方法,但计算结果表明,其方法改进带来的结果的改进很小,评审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有的评审专家认为方法是新的,虽然结果未有改进还是可以答辩。但有些评审专家认为他的目标是改进结果,而方法不是其独创,创新性太小,不能答辩,

10、通过改进已通过答辩。,16,案例,某工学的博士生提交的论文,做的是某种金属的资源回收利用的研究,分析了其回收周期、资源状况,消费结构等,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与所申请学位的学科的知识体系完全不同,也未使用这方面的知识体系,难于判断其在本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是否足够,未能通过评审。,17,手段导向还是对象导向?,是学习一套先进的研究手段?还是对某一科学对象有兴趣,试图获得新的知识体系?是加强自己的学科基础?还是要对服务的对象(领域)有所贡献?,18,案例,某博士生,花了三年时间建立实验系统与台架。但对要研究的对象没有深入了解,后来做了许多试验工作,但由于对科学问题不深入,评审未能一次通过。某博士生,在

11、试验过程中一直未能解决进样问题,直到最后才解决,而解决方案他写入了博士论文,引起争议,不过论文最终顺利通过答辩。,19,了解一点科学研究的本质,这是最难的一个话题,什么才是真正的学术与科学研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为政篇 学问是目的,论文是载体,20,典型案例,有许多的所谓创新:先思想后科学,这不是科学研究的问题,而是一个科学态度的问题。太多的所谓创新,在科学层面上首先是无思想创新的。 科学必须有证据。(每年的诺贝尔奖公布),21,三、文献综述,研究者要利用文献,而不是让文献利用 Use文献,不是show 文献 不必事事都从开天辟地说起 不要在前面描述了许多伟大、正流行的理论

12、,可是研究一开始就不见了。 文献的引用,能改写就改写。毕恒达著,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论文写作枕边书,法律出版社,2007.5,22,文献综述中常见问题,大量罗列堆砌文章;(例) 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例) 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另辟蹊径;(例) 选择性地探讨文献(例:再燃),23,选择并深入研读比广泛更重要,不要试图读所有的文献;(例:1000多篇文献的太阳能研究) 对于重要的时代文献和最新的发展的文献,一定要精读,物理模型一定要反复推敲,认真,公式要推导 文献中有太多的垃圾(你只读国内重要杂志的论文) 鼓励多读外文期刊,24,一个案例,论文后面列了138篇参考文献,但文中直接引述的只有4篇

13、“通过相关文献整理” 图、表,显然是其他地方引来的,没有标注 还有其他问题 被否定,25,四、方法、试验与模型的描述,科学方法的目的:是促使科学观察可以得到独立验证,可重复性,减少个体偏见: 显著的统计检验; 双盲测试(double-blind trials) 实验数据记录与调查题目设置恰当的措词 20世纪80年代的冷核聚变:不能证实与不能否证,后来可验证后:OK 在自己也没把握的时候,选择数据的方法同时也要告诉别人(对于通用的方法可以不这样做)On being a Sientist,Committee on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Public Policy,19

14、95.1,26,方法要有特异性,“采用了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法” “通过现场采集数据” “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分析,整理,并提炼出相关的科学问题并进行研究;” “在实验室建立了相应的试验台架并进行相关的试验研究;”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以图表方式进行表示;” “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27,研究设计的严密性,某论文:做随机过程的分析,如做小波,混沌分析等,必须有一定的数据量,在研究设计时没有可靠地了解这一要求,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试验做完后发现试验的设计有问题,每个点的数据量不够,就无法获得应有的结果,论文达不到要求,博士学位未获得。,28,实验设计,某论文:进行再燃研究,实验

15、设计是还原未燃尽风,所谓的脱硝率根本不正确;某论文:做煤粉燃烧,煤粉的特性分析数据没有提供,就无法给出可靠的结论,29,方法的可错性,方法不是一贯正确的: 旋涡星云的本性,这种星云呈现出漫射的旋转光环:是类似银河系的旋涡星系,还是我们星系内部的气体云?Adriaan van Maanen认为是内部的,后Edwin Hubble新望远镜,遥远的星系 观察者效应:observer effectsOn being a Sientist,Committee on Science , Engineering, and Public Policy,1995.1,30,模 型,物理构图,确定问题 假设:一切

16、概括都是假设 构造理论或模型,确定解题方案 封闭问题 检验结果:Benchmark,31,五、结果的表示与分析,只有结果、没有分析 案例:结果一章中列出了近30张图表,但其文字大概都“从图n看来,x增加时,y减少(增加了,不变,变化不大)等等一大堆的堆砌 例:有一个煤与垃圾混合燃烧研究,对于O2对燃烧的影响理解不深入,反正有试验,就得到了其他的结论,用燃料量变化,比例变化。论文的基本点出了问题,32,结果与分析,没有证据支撑的结论与分析 例:某学位论文(后还被评为优秀论文)说是NO的形成与燃料的关系,没有自己任何实验与理论的依据,不能成立。 又如某学位论文:说了 一段相关的分析与结论,发现与自己的论文的核心内容并不相关,33,数据的选择-讨论1,On being a Sientist,Committee on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Public Policy,1995.1,34,彭加勒:实验与概括,科学是用事实建立起来的 房子是用石块建筑起来的收集一堆事实并不是科学 堆一堆石头不是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