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5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共27张ppt)( 2013高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34631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5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共27张ppt)(  2013高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5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共27张ppt)(  2013高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5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共27张ppt)(  2013高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5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共27张ppt)(  2013高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5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共27张ppt)(  2013高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5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共27张ppt)( 2013高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第5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件(共27张ppt)( 2013高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加尔文在大学期间受过文艺复兴时期 的影响。 (2)加尔文发表了 等论著,提出了自己的宗 教改革主张。 (3)1541年,支持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了日内瓦政权,邀请主持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基督教原理,加尔文,2.内容: (1)宗教仪式:主张简化 。 (2)宗教思想:思想核心是“ ”。 (3)宗教精神:认为 是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 精神取得事业成功。 (4)教会组织:建立 式的长老制。 3.影响: (1)讲道和阅读 成为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赌 博、歌舞等现象遭到取缔。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 成

2、了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宗教仪式,先定论,财富,共和,圣经,日内瓦,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经济: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 和 要求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政治: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控制。 (3)思想:随着 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 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4)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新贵族,文艺复兴,2.内容: (1)1534年,颁布“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 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 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 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3)保留天主教

3、的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 所有。 3.影响: (1)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 。 (2)英国国教会成为 的工具。,至尊法案,国王,王室,英国国教,封建专制统治,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宗教改革: (1)派别: 、 、英国国教。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 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路德派,加尔文派,2.社会变革: (1)对欧洲的影响: 政治上: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欧洲_ 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上:打击了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上: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 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意识,西欧

4、封建势力,(2)对英国的影响: 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 手中、 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重要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王权,形成 ,随后开始了 资产阶级革命。,新兴资产阶级,清教运动,一、判断正误 1.对加尔文宗教改革影响较大的是启蒙思想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 提示:启蒙思想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比加尔文宗教改革稍晚,故加尔文宗教改革不可能受其影响。 2.“世俗王权应当高于教权”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思想。 ( ) 提示: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新的教会组织,确立了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实行政教合一。因此“世俗王权应当高于教权”的说法与加尔文宗教改革不符。,3.导致了法国的宗教战争是加尔文在瑞士的

5、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 ) 提示:加尔文宗教改革使日内瓦成为宗教改革的中心之一,导致了法国胡格诺宗教战争的爆发,并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 4.英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主观上主要是为了解决王权与封建割据势力的矛盾。( ) 提示:以亨利八世为代表的英国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建立本民族的教会,以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封建专制统治。,5.“至尊法案”规定教会召开宗教会议,事后必须向国王汇 报。( ) 提示:教会召开宗教会议,事先必须经过国王的同意。 6.宗教改革极大地冲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 ) 提示:宗教改革中,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联合打击罗马天主教神权统治,因而改革后,各国封建统

6、治者的权力得到加强,推动了中央集权制民族国家的发展。,二、问题思考 1.加尔文教的哪些主张特别符合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 提示:(1)他认为发财致富的人是上帝的选民,获得上帝的 恩赐等。 (2)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 (3)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获得事业的成功,并具有节制、 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美德。,2.应怎样理解加尔文的“先定论”? 提示:“先定论”是加尔文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3.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7、什么? 提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动机是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4.与德意志和瑞士的改革相比,英国的改革有何特点? 提示:(1)方式:由国王领导,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 (2)内容:改革相对保守,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3)影响: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进行了清教徒运动。,主题一 加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 【探究讨论】 材料一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

8、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仅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材料二 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请分析: 1.据材料一、二,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提示:(1)共同点: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 (2)原因: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主张的不同之处。 提

9、示: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加尔文教主张“先定论”。,【要点归纳】 加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1.相同: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2.不同:(1)路德的神学思想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中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学说(他认为人的“得救”与否,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事情,主张人出生之前,上帝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两种,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

10、这是人一生无法改变的),认为上帝预先的挑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3)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4)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主题二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探究讨论】 材料一 比较一般的历史的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起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

11、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的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据恩格斯的评论,材料二 加尔文提出上帝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对他们在世上的行为漠不关心,谁是“选民”,谁是“弃民”,可以通过上帝的呼召体现出来。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材料三 日内瓦的教会和政府组织都是按照加尔文的设想组织起来的。教会设立四种职务:长老、牧师、教师、执事。长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由世俗信徒选出

12、。执事是由信徒选举产生的不脱产的协助长老和教师的教会管理人员教会的权威机构是长老会,或称宗教法庭,由长老12人和牧师5人组成每星期四举行一次例会。政府的最高机构是大议会和小议会,由市民选举产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编,请分析: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采取何种形式?为什么? 提示:(1)形式: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形式。 (2)原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是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有力工具。,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恩格斯为什么称“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的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提示:进一步否定了教会的权威,体现了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激烈竞争中的胜利者的

13、要求,鼓舞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要求。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 提示: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成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要点归纳】 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宗教改革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2)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建立起适应本民族的宗教。,2.影响:(1)政治: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力量。(2)经济: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3)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4)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