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内容解析(精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125384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内容解析(精简)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内容解析(精简)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内容解析(精简)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内容解析(精简)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内容解析(精简)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内容解析(精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内容解析(精简)(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内容解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二支队三大队,清扫、检测等,移动,灌缝、坑槽修补,定点,预防性养护等,定点,大范围大中修,定点,0-0.5h,0.5-4h,4-24h,24h,根据国内外调研及论证,提出以作业时间为标准的养护安全作业分类方法。,养护安全作业分类标准:,内容解析术语与符号,内容解析基本规定,原规程1.0.3条(基本要求)主要对养护作业安全做了基本的规定。本规程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以下内容: 明确提出了交通组织设计要求。,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 同步进行交通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制定养护作业路段的安全和通畅保障方案,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交通组织管

2、理与安全作业管理,公路管理机构或 经营管理单位审查,有关部门审批,公路管理机构或经营管理单位应对养护安全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内容解析基本规定,信息发布要求 利用可变信息板、电子显示屏、交通广播、网络媒体等沿线设施与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养护作业信息。 完善了养护作业安全要求 夜间养护作业控制区应布设照明设施、施工警示频闪灯和语音提示设施;制定养护安全作业应急预案,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103省道施工,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警告区 上游过渡区 工作区 下游过渡区 终止区,警告区 工作区,长期、短期,临时作业,机械移动,人工移动,警告区 上游过渡区(LS或Lj) 缓冲区(含横

3、向缓冲区) 工作区 下游过渡区 终止区,本规程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方法,警告区 工作区,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有保护车时可不设,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策略:,原规程采用单一限速的方式。 本规程根据研究成果提出: 逐级限速或重复提示限速的策略。重复提示限速主要应用于限速值较小的路段、隧道等。 基于道路等级与设计速度的限速最大值。,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最大值,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作业控制区长度 - 警告区:,高速公路警告区最小长度,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控制区长度 - 缓冲区:,原规程规定缓冲区最小长度宜取5

4、0 m。 本规程补充了横向缓冲区的规定,并根据纵坡坡度修正了纵向缓冲区的长度。 横向缓冲区:如果作业区采取硬隔离,一般取0.5m;采取锥形交通路标隔离时,横向缓冲区的宽带应该在硬隔离基础上增加2030cm;布置横向缓冲区时,应优先保证行车道的宽度,在两者冲突的情况下,则不设横向缓冲区。,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控制区长度 工作区:,本规程利用仿真技术与理论方法,研究不同工作区长度下的交通延误,根据驾驶员的心理等因素,并在考虑作业区长度与养护管理关系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工作区长度。 工作区的最大长度不宜超过4km。 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作业,工作区的最大长度不宜超过6km,

5、当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大于3km时,工作区的最大长度应为一个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内容解析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控制区长度 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本规程同原规程没有变化: 下游过渡区的长度不宜小于30m。 终止区的长度不宜小于30m。,原规程在附录四中给出了18种公路养护路段交通标志的设置图,较全面地指导了公路养护作业的交通标志布置。但安全设施种类不全、设置方法阐述不明确,并缺少有效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 本规程阐述了39种标志、16种其他安全设施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内容解析公路养护安全设施,本规程将各种安全设施定位到控制区各区段中,明确其布置位置及方法。例如: 1)锥形交通路标布设在上游过渡区、缓

6、冲区、工作区及下游过渡区,布设间距不宜大于10m,其中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布设间距不宜大于4m。间距的减少可以防止车辆进入到工作区及上游过渡区,减少事故的概率。,加密区域,内容解析公路养护安全设施,2)夜间照明设施和语音提示设施用于跨夜和隧道内养护作业,照明设施主要布设在工作区,照明方向应背对非封闭车道。语音提示设施布设在远离居民的上游过渡区或警告区。,3)临时交通控制信号设施用于临时控制作业控制区的车辆交替通行,布设在上游过渡区起点。,4)附设施工警示灯的护栏应由二至三根黄、黑相间斑纹的横杆组成,布设在缓冲区末端。,内容解析公路养护安全设施,5)闪光设施分为闪光箭头、施工警示频闪灯和车辆闪光灯

7、,闪光箭头布设在上游过渡区,施工警示频闪灯布设在警告区,车辆闪光灯用于作业车辆或移动式标志车,应为360旋转黄闪灯。,车辆闪光灯,6)移动式标志车的颜色应为醒目黄色,并装有黄色施工警示灯,其后部应有醒目的标志牌,用于临时养护作业或移动养护作业,布设在工作区上游。,内容解析公路养护安全设施,7)移动式护栏应具有防撞的功能,布设在工作区端部或工作区。 8)车载式防撞垫应具有消解碰撞能量的功能,安装在作业车辆或移动式标志车的尾部。,内容解析公路养护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方法是根据公路养护作业分类方法、控制区划分方法及长度、逐级限速及重复限速策略、养护安全设施等成果优化确定的。 按照长期养护作业、短期养

8、护作业、临时养护作业、移动养护作业的分类方法,首先绘制出长期和短期养护作业的控制区布置典型图例,后对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的控制区适当简化处理,得到简化后的控制区布置典型图例。,内容解析高速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对于高速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本规程与原规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作业控制区应遵循差异化布置原则,在靠近车道或路肩封 闭一侧布设主要标志和安全设施,另一侧布设辅助性标志。 2.采用逐级限速和限速重复提示策略。 3.对跨夜养护作业布置图中增加照明及语音提示等安全措施。 4.修订了原规程中相邻两个工作区之间的间距最小值。 5.增加了人工移动养护作业规定。,内容解析高速养护作业

9、控制区布置,主要标志,辅助标志,控制区差异化布置:,通过差异化布置,驾驶人员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进行封闭施工的车道(即设置主要标志一侧的车道),从而提前变换车道,提高安全性。,左道施工,我还是早换道。,内容解析高速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内容解析高速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逐级限速和重复限速:,按每100m速度降低10km/h的标准逐级设置限速标志。 当第一级限速既是最终限速值时,因采取重复限速。 采取限速重复提示策略时,两个限速标志间隔为200m。,夜间安全设施,内容解析高速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夜间安全设施:,夜间行车时,容易因疲劳而引起交通事故。 在工作区设置照明设施,一则方便作业人员施工,二则保证

10、行驶车辆清楚看到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的位置,提早闪避。 语音提示及频闪灯也可以在夜间有效的提示驾驶人员。,封闭两个工作区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连续工作区间距:,车辆在通过不同断面时,行驶轨迹变成了“S”型很容易发生车祸,因此控制区的间距要足够大。 本、规程对间距做了如下规定: 同一行车方向不同断面同时养护作业时,相邻两个工作区净距不宜小于5km。 养护作业控制区与被借用车道上的养护作业控制区净距不宜小于10km。,高速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二次过渡,车辆在此处容易产生冲突,造成安全隐患。,原规程,内容解析高速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二次过度:,200 m,上游过渡区,内容解析高速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上游

11、过渡区间距:,两个过渡区间距过大会带来布置时间和成本的增加,不利于控制养护管理成本及规程的落实。 如果间距过小,车辆从左车道并到中间车道后来不及调整行车状态,容易产生事故。 本规程规定最小间距为200m。,人工移动养护作业,移动养护:,高速公路移动养护以机械移动养护为主,目前高速公路的日常养护,尤其是路肩的日常养护通常还是采用人工养护。原规程并没有相应的规定。 本规程规定: 机械移动养护作业,宜布设移动式标志车,作业机械配备闪光箭头和车辆闪光灯时,可不布设移动式标志车。,人工移动养护作业,内容解析高速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内容解析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如何提高安全性?,隧道内可视性比较差,容易

12、发生交通事故,并且发生事故后难以疏散(长、特长隧道尤其突出),因此有必要加强控制提高安全性。 隧道日常养护作业应集中进行,宜在交通量较小时段进行。 隧道内养护作业路段应加密锥形交通路标、水马等车道渠化设施,并提高缓冲区和工作区的照明度。 隧道内养护作业入口前应布设施工警告标志及限速、限高、限宽标志 限速最大值可降低10km/h或20km/h,但限速值不宜小于20km/h。,如何提高安全性?,隧道内养护作业人员应提高穿戴服装和安全帽的反光性,养护机械上应配备反光标志,台架周围应布设防眩灯。 增加交通引导人员。长、特长隧道养护作业应全时段配备交通引导人员,每4小时轮换一次,同时宜配备路政人员协助养护作业现场管理。 长、特长隧道养护作业应利用隧道两侧检查站间歇放行大型载重汽车,超限车辆和危险品运输车辆不得通行,必须通行时,应集中引导通过。 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宜布设移动式标志车,并在隧道两端配备交通引导人员,移动养护作业宜采用机械移动养护作业。,内容解析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封闭整条作业车道,中、短隧道养护作业,内容解析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中、短隧道养护作业应封闭隧道内整条作业车道,下游过渡区宜布置在隧道出口外。封闭隧道内整条车道使车辆在隧道外完成过渡,并且在隧道内不能变换车道,减少冲突。,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