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20005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医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医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医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医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苏贵平,一.概述,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粒系统显著增生发病率12/10万,占白血病15%20%,占第三位平均发病年龄53岁,慢性期至急变期病程34年,外周血三系变化 一系列临床表现,二.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1.Ph染色体1960年 Philadelphia 22号q 1973年 9号q+ t(9;22)(q34;q11)95% 典型易位5% 变异或复合易位 (2、10、13、17、19、21染色体)粒、红、巨核、B淋巴细胞(+)体细胞、骨髓纤维母细胞、T淋巴细胞( ),BCR/ABL基因,急变时Ph双体、8号三体等5%儿童ALL1

2、5%30%成人ALL (+)2%AML2.BCR/ABL融合基因9号 长臂上C-abl原癌基因第二外显子5端断裂易位22号 长臂上bcr基因第二或第三外显子3端,BCR/ABL (酪氨酸激酶活性),二.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Cytogenetic Abnormality of CML: The Ph Chromosome,1,2,3,4,5,6,7,8,10,11,9,12,13,14,15,16,17,18,19,20,21,22,x,Y,Translocation of t(9;22) in CML,bcr第三外显子abl第二外显子bcr第二外显子abl第二外显子,B3a2 b2a2,P21

3、0,二.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血小板,185230kd融合蛋白 CML慢性期210kd Ph(+)ALL 210或190kd 230kd CNL 酪氨酸激酶活性 P190P210 P230,二.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BCR-ABL融合基因的结构,ABL,Ia,Ib,190 210 230, ,BCR,190-kd BCR-ABL,210-kd BCR-ABL,230-kd BCR-ABL,TK,TK,TK,TK,3.信号传导途径BCR/ABL 酪氨酸激酶细胞有丝分裂信号途径细胞增殖细胞基质粘附诱导凋亡信号反应,二.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BCR-ABLRAS STATRAF JUN kinase,二.

4、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磷脂酰肌醇-3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AKT,MYC,乏力、纳差、消瘦 40%无症状 脾大、肝大、胸骨压痛 白细胞、嗜酸、嗜碱,血小板 NAP积分 BM增生 ,粒系为主,原+早10% Ph(+) BCR/ABL(+),三.诊断,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CML - Blood Film,Basophils,Chronic Myeloid Leukemia,1.慢性期 (1)临床表现可有乏力、纳差、消瘦、低热及多汗等 约40%病例无症状。多数可有脾大 (2)血象显示白细胞增高,以中性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为主,原始细胞 5%10%,嗜酸和

5、嗜碱粒细胞增多,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分类同血象,原始细胞10% (5)外周血嗜碱细胞 20% (6)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7)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8)CFU-GM增生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与集落的比值增高 (9)对传统的治疗药物无效,三.诊断,3.急变期 具有下列1项 (1)原始细胞(或原+幼淋,或原+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外周血中原粒+早幼粒30% (3)骨髓中原粒+早幼粒50% (4)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本期临床表现较加速期更恶化,CFU-GM培养呈小簇生长或不生长,三.诊断,CML-Chronic Phase Survi

6、val by Prognostic Group,CML - Allogeneic BMT,CML Probability of LFS,1. aCML和CMMLPh ( + )和/或BCR/ABL ( + ) CGLPh () BCR/ABL ()1) aCML外周血特征嗜碱粒细胞极少或缺如各阶段粒细胞有明显发育异常表现粒细胞分类以中幼粒以下为主,少数病例不成熟粒细胞4%,四.鉴别诊断,aCML CMML,2)CMML外周血特征单核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N/M)比低10%左右的单核细胞浆中有嗜天青颗粒不成熟粒细胞13109/L归属MPD, 13109/L归属MDS,四.鉴别诊断,3)

7、p210 CML和 p190 CMLp210 CMLt(9;22)(q34;q11),BCR-ABL融合基因断裂点在M-bcr分子量210 000包括Ph+bcr+CML,Phbcr+CML,四.鉴别诊断,3)p210 CML和 p190 CML p190 CMLPh+ALL中20%50%表达p21050%80%断裂点不在M-bcr内,而在m-bcr内表达190 000蛋白或185 000的蛋白产物早先认为p190与AL相关Ph+CML 亦表达p190,1%,20余例,四.鉴别诊断,3)p210 CML和 p190 CML p210 CML共表达p190p210CML加速期、急变期出现p190

8、 70%以上p210CML慢性期有p190,四.鉴别诊断,3)p210 CML和 p190 CMLp190CML的临床和血液学特征初发时脾脏不大,对干扰素反应差外周血单核细胞明显增加,不成熟粒细胞比例相对较高,嗜碱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介于典型CML和CMML之间p190可能是CML的特殊类型遇Ph的不典型CML和CMML以灵敏度高的RT-PCR检测m-bcr重排,四.鉴别诊断,MDS-CMML和MPD-CMML的区别 MDS-CMML MPD-CMML体征 肝大 +脾大 +外周血贫血 + +白细胞 正常或 成熟粒细胞 幼稚粒细胞 少见 常见(20% 5% 10年 70%,(二)异基

9、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年龄选择 40岁 55岁 病期选择 慢性期 一年内 供体选择HLA相合相关供体 15%20%HLA相合无关供体 30%50岁,HLA-A、B、DRB1相合,疗效较好 GVL作用移植中去T细胞,GVHD,但复发率近60%移植后复发,输注供体淋巴细胞可达CR,(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 移植前冻存供体T淋巴细胞移植后期输入受体 2. GVHD和GVL从分子水平上分开供体来源T细胞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克隆识别并杀死CML细胞 3.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复发残留瘤细胞移植疗效与GVL相关,(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并发症及病

10、死率与预处理强度相关 非清除预处理 诱导受体对供体的免疫耐受 充分发挥供体T细胞抗瘤效应 移植后回输供体淋巴细胞 根治肿瘤、减少并发症,更适于年老体弱者,CML - Allogeneic BMT,(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Ph()干细胞自体移植 1年后重现Ph(+)细胞 无GVHD,亦无GVL 同卵孪生移植复发率较同胞HLA相合者高23倍 移植后必须接受治疗, -干扰素、IL-2等,小分子蛋白和糖蛋白的复合物 免疫系统的固有组成成分 内源性干扰素三种主要类型白细胞 -干扰素纤维母细胞 -干扰素免疫细胞 -干扰素,(四)-干扰素,1.用法与疗效-2b 干扰素(甘乐能); -2a 罗扰素5106I

11、U/m2d,皮下,23月无效则停血液学CR后至少再用18个月细胞遗传学缓解在治疗2年后出现CR Ph(+) 消失, 5%10%患者PR Ph(+) 34%, 20%30%患者微小反应Ph(+) 67%, 10%患者,(四)-干扰素,-干扰素+小剂量Ara-C 1020mg/ m2d或每月10天 Ara-C CML细胞 -干扰素 正常细胞阻滞于G0/G1期,2.作用机制(1)抗增殖作用细胞增殖周期长度细胞毒溶解肿瘤基因表达 ( 2)免疫调节作用免疫反应细胞效应肿瘤细胞I类HLA抗原表达易受细胞毒作用破坏激活树突状细胞,(四)-干扰素,2.作用机制(续)(3)细胞毒作用NK细胞活性细胞溶解物质(4)抗血管生成作用抑制新生血管(5)抗病毒作用,(四)-干扰素,1.作用机制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P210/P190选择性抑制P210、P190,正常造血细胞影响极小C-kit、PDGFR(+)疾病(AML、MPD、前列腺癌、肉瘤等),(五)STI-5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