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三联症致命性胸痛诊断思维和处理策略》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16223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痛三联症致命性胸痛诊断思维和处理策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胸痛三联症致命性胸痛诊断思维和处理策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胸痛三联症致命性胸痛诊断思维和处理策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胸痛三联症致命性胸痛诊断思维和处理策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胸痛三联症致命性胸痛诊断思维和处理策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痛三联症致命性胸痛诊断思维和处理策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痛三联症致命性胸痛诊断思维和处理策略》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胸痛三联症-致命性胸痛 诊断思维和处理策略,浙江省中医院心内科 陈申杰,胸痛三联症:心血管源性急性胸痛/胸闷(上腹痛),主要包括发病凶险、误诊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三种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和肺栓塞。 往往需应用多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进行筛查:心电图、肌钙蛋白与心肌酶检测、D二聚体、血气分析(床旁SO2)及胸片、超声心动图、后64层CTA 一站式检查(冠脉、主动脉全程、肺动脉)、血管造影等,病人可能会在长时间的检查过程中病情加重。 全程监护、尽可能床旁检查、及时处置。 病因诊断和治疗很重要,生命支持有时比病因诊断更重要!,胸痛的病因-来源于临床统计资料,美国2002年有5,637

2、,000 名因胸痛急诊患者,占急诊总量5%,N= 5,312,STEMI,NSTEMI,Unstable Angina,Other Cardiac,Non-cardiac,24.2%,28.9%,34%,7.7%,5.2%,最终诊断情况 Overall 4627 (87.1%) had a final ACS diagnosis (in-hospital mortality rate 2.4%) 2925 patients had NSTE ACS (in-hospital mortality rate 1.5%),加拿大ACS入院诊断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栓!,ACS概念,ACS通常

3、是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侵蚀、破裂及伴随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亚急性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组严重进展性疾病谱,包括:UAP/UNSTEMI 、STEMI及冠心病猝死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扩展进入管腔,外膜,lipid core,脂核,血栓,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外膜,Acute Coronary Syndrome,Braunwald E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0;36:9701062.,ACS临床表现-恶化性胸痛,诱因-过度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食 症状 胸痛发作较既往频繁、剧烈且不缓解,硝酸甘油无效或者效果差 疼痛的部位及性质与一般

4、心绞痛类似 心梗患者疼痛剧烈,部分患者可有濒死感,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焦虑紧张 糖尿病或老年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 少见症状-突然意识模糊、意识丧失、极度虚弱感、呼吸困难、恶性心律失常、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胸痛必检-心电图动态演变过程,UA-ST段下移增加,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可以在胸痛发作时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 NSTEMI-心电图改变类似于UA,需要心肌坏死标志物协助鉴别 STEMI-动态变化的心电图改变,STEMI时 肌钙蛋白演变,Tn I 只特异心肌表达,不在骨骼肌表达 发病3-4h升高,11-24h达峰,710天降至正常 10天内不用于检测再梗塞 血浆 Tn I 或 Tn T 升高可诊断

5、AMI 肌钙蛋白轻度增高可见:UA,CHF和肾衰,STEMI时 CK-MB演变,4h内升高,16-24 h达峰, 3-4 天恢复正常 CK-MB升高5倍后又恢复正常,诊断 AMI 24-48h CK-MB再次升高诊断再梗塞,STEMI救治强调“总缺血时间”,以尽快开通罪犯血管,总缺血时间,出现症状,急救系统,医院,患者相关延迟,快速启动 EMS人员在初次接触患者后做12导联ECG 直接将患者转运至可行PCI医院,FMC-器械目标时间90分钟 快速将患者从不能行PCI医院转运至可行PCI医院,FMC-器械目标时间120分钟,转运时间,D2B,D2N时间,患者/三基教育 识别胸痛症状 服用阿司匹林

6、、硝酸甘油 联系急救系统/心内科医生,as soon as possible,FMC: 首次医疗接触,OGara PT, et al. Circulation, 2013;127:1-64.,总缺血时间:每一分钟都有意义,总缺血时间每延长30分钟,1年死亡率增加7.5%,De Luca, et al. Circulation. 2004;109:1223-1225.,1994-2001年,共入选1791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入选标准:症状发生6小时内,或6-24小时仍存在持续缺血(持续或再发胸痛、ST段持续抬高或再抬高),ACS诊疗流程及围术期抗凝策略,患者出现胸痛,10分钟内完成心

7、电图检查(致命性胸痛鉴别),NSTEMI/UA,STEMI,开始药物治疗(包括 阿司匹林300mg,波立维600mg,或替格瑞洛1# bid他汀加倍剂量; 硝酸酯类/受体阻滞/ACEI酌情使用),风险评估(Crusade或Hasbled出血评分,Grace/TIMI),策略选择,保守策略或待定,介入策略,开始抗凝治疗 依诺肝素 1mg/kg q12h sc*,PCI: 抗凝治疗 依诺肝素 最后一次给药8h 无须给药 最后一次给药8-12小时或接受不足2次治疗剂量(1mg/kg)静脉追加0.3mg/kg iv 最后一次给药超过12小时,或未接受初始抗凝:0.5mg-0.75mg/kg iv 肝素

8、 比伐卢定,直接PCI,溶栓,补救PCI,抗凝治疗 依诺肝素 术前0.5mg/kg iv 预计手术时间超过2h:0.75mg/kg iv 肝素 比伐卢定 酌情加用欣维宁,抗凝治疗 依诺肝素 30mg iv 继而15min内1mg/kg q12h sc* 肝素,抗凝治疗 依诺肝素 最后一次给药8h 无须给药 最后一次给药8-12小时或接受不足2次治疗剂量(1mg/kg)静脉追加0.3mg/kg iv 肝素,*剂量可根据年龄和肾功能调整,Case1 STEMI,男性,62岁,湖北人, 突发胸痛5小时 于2015年06月01日入院。 心电图: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CKMB、TNI未见异常。 诊断:急性

9、广泛前壁心梗,Killip I级 阿司匹林300mg st、波立维600mg 、立普妥、硝酸甘油。 家属拒绝PCI。 溶栓:普佑克20mg iv 3min+30mg iv-vp 30min, 溶栓后胸痛好转,心电图ST段回落。 既往体健,不吸烟。,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务必CTA-血管造影,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分类,主动脉瘤 真性主动脉瘤-血管局部的病理性瘤样扩张,瘤壁包括了正常动脉的三层结构 假性主动脉瘤-内膜与中层断裂,瘤壁仅为外膜和/或血管周围的血凝块 主动脉夹层:异常中膜结构和异常血流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膜撕裂,在血流冲击下沿主动脉的弹力层撕裂主动脉形成假腔,假腔内压力进行性上升并最终

10、破裂 主动脉壁内血肿 主动脉壁穿透性溃疡,主动脉夹层-分型,DeBakey 型,DeBakey 型,DeBakey 型,Stanford A型,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临床症状,主动脉瘤 侵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胸痛或压迫症状;破裂时可出现剧烈胸痛并迅速致死 主动脉夹层死亡率:猝死3%,2天内37%-50%-72%,一周内内60-70%-91%。 突发、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夹层血肿形成,相关动脉闭塞所致相关症状(神经、循环、消化),邻近组织受压 双侧肢体血压差增大超过30mmHg 夹层发生破裂时迅速出现严重休克继而猝死 主动脉壁内血肿及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胸痛,自限性,发生破

11、裂的机会较少,主动脉夹层-辅助检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指南及流程推荐,2014年ACC/AHA /ACCP胸主动脉疾病(TAD/AoD)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流程 治疗疗程,TAD/AoD诊断流程-认知评估,ECG 认知及评估具有TAD/AoD风险的患者 合并胸痛或腹痛症状 晕厥发作 灌注不足症状(神经系统、肠系膜、心肌、肢体缺血),TAD/AoD诊断流程-床旁风险评估,集中进行床旁检查前风险评估 基础病:Marfan综合征、阳性家族史、结缔组织病、已知主动脉瓣膜疾病、近期主动脉内操作、已知主动脉瘤病史 症状:突发性持续性撕裂样/刀割样锐痛 体征:心包填塞/奇脉、两侧肢体血压差增大、局灶性神经症状

12、、新发主动脉瓣杂音、低血压或休克状态 有任一项 中危,两项或以上 高危,无 低危,TAD/AoD诊断流程-诊断方案评估,低危:根据临床表现给予相应诊断方案,根据诊断制定不同治疗方案;如发现不可解释的低血压状态或胸片纵膈增宽进一步动脉造影影像学检查 中危:根据ECG、胸片(中上纵膈或主动脉影增宽)、既往病史等排除其他特殊疾病,不能排除时尽快进行动脉影像学检查 高危:尽快安排外科会诊及动脉影像学检查(经食道)心脏彩超、CTA、MRA、DSA) 确诊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进入救治流程 不能确诊但无法完全排除,必要时再次复查影像学,TAD/AoD治疗流程-启动,血流动力学监测、卧床 强化内科治疗 非休克状态

13、 控制心率:静脉用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选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目标心率60次/分(60-70次/分) 镇痛:静脉用阿片类药物,目标为胸痛消失 镇痛等处理后收缩压仍120mmHg予静脉血管扩张剂(硝普钠、乌拉地尔),目标为维持组织灌注的最低可耐受收缩压,一般要求120mmHg 休克状态:抗休克,心包穿刺,严密监护下尽快急诊手术 确诊后立即联系血管外科、血管介入科或心胸外科会诊,必要时安排机构间转诊,TAD/AoD治疗流程-手术,外科或介入,Case2 胸痛猝死,男,19y,大一学生 2010年10月20日因“上感样症状伴胸痛数天”就诊, 之前在滨江一卫生院就诊,予抗生素输液治疗无好转, 数天后

14、心脏骤停送武警医院。,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病因,制动过度 骨折或骨科手术 心脏疾病 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 血管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最常见的栓子来源,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1),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及气促,活动后明显 胸膜炎性疼痛或心绞痛样疼痛 晕厥、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不明原因的咯血 不明原因的休克 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仅见于不足15的病例 原发病表现:DVT(下肢单侧肿痛、静脉曲张)、深静脉置管、肿瘤化疗后,肺动脉栓塞-辅助检查,血气分析/床旁SaO2:型呼吸衰竭 D-二聚体:敏感性92-100,但特异性低 心电图:右室急性扩张,L23F动态变化。特征性SQT改变,

15、电轴右偏。 X线检查?肺血分布不均 心脏彩色多普勒:肺动脉高压表现 放射性核素通气/灌注扫描 肺动脉CTA及MRA 肺动脉造影,肺动脉栓塞-ECG (SQT),肺动脉栓塞-CTA,肺动脉栓塞-指南及流程推荐,2015 ESC肺动脉栓塞诊断治疗流程高危表现:低血压/休克、晕厥及心脏停搏、右心负荷 决定风险评估及后续处理流程,可疑非高危肺动脉栓塞诊断流程,症状、血气、DD,可疑高危肺动脉栓塞诊断流程,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溶栓:高危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症状发作48h内进行溶栓获益最大,但症状持续6-14d内溶栓仍有效 rt-PA 50mg-100mg持续静脉滴注2h 尿激酶15-20万u于30min内静脉点滴,随后每小时20万u静脉点滴12-24h;或以20000U/kg剂量持续静脉滴注2h 中危患者在充分考虑出血风险的前提下可选择性使用 低危患者不推荐,肺动脉栓塞-长期抗凝及后续治疗,抗凝:肝素或低分子肝素,7-10天,适用于除禁忌证外的所有PE病人。 一过性因素所致的PE:VKA/NOACs 治疗3个月 特发性PE:VKA/NOACs治疗至少3个月 复发性PE:长期服用VKA/NOACs。 腔静脉滤器植入:不推荐在普通VTE患者中使用,仅在有抗凝治疗禁忌或VTE复发率极高时使用。,Case3“麻醉醒来病人的胸痛”发生在手术室的生死时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